文 | 橙子 · 來源 | 勵志語錄(ID:lizhi743)
在乎你的人,從不會讓你苦苦等待。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一座孤島,身邊總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你在乎的人存在。
正因如此,人際交往才成為了一個人必不可少的技能。
人和人的交往,除了用心外,更要重視溝通的作用。
不僅出現了問題需要溝通,就是平時的生活中,溝通也不可或缺,而這些平時的溝通,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聊天」。
一來一往的聊天,讓雙方的關係更為親近,也會讓你發現這個人究竟值不值得你的真心。
所以,會和你好好聊天的人,才是真的在乎你,而聊天中總是出現這些情況的人,不配你的用心回復。
尊重你的人,會重視你的每一條消息。
而及時回復,也就成了每個成年人之間心照不宣的約定。
其實,回復這件事並不是多麼的重要,但每次發出消息後的等待,不僅是等回復,更是再等一份安全感和牽掛。
等待的時間長了,當時的滿心歡喜,也就慢慢的變成了失望。
現在很多的社交軟體中,都有一個功能叫「已讀」。
而「已讀不回」也被很多人列為了最無法忍受的聊天習慣之一。
之前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50歲的林女士向當地法院起訴要求和丈夫離婚,原因是冷暴力。
有一次林女士因為車禍被送入急診室,她發信息告知丈夫自己住院了,信息顯示丈夫已讀,但是卻沒有回覆。
車禍後數月,丈夫終於回復了林女士信息,但是內容是關於他們家養的狗以及通知她收到一封郵件,對於林女士車禍受傷的事情卻毫無關心。
林女士將丈夫多次對自己的Line(通訊軟體)信息「已讀不回」作為證據提交法院。
林女士說:
「丈夫很少回復妻子信息,顯示雙方互動很少,而丈夫對妻子的信息「已讀不回」,促使了這對夫妻的關係變得無可修復,同意妻子的離婚請求。」
人和人的疏遠,都是從「不回復」開始的。
有來有往的關係,才能稱之為正常,如果一方拼命付出,另一方卻沒有絲毫感觸,這樣的關係,最終只會拖累了雙方。
作家李宮俊說:
「不回復」代表不重視,既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那就沒必要糾纏,好聚好散才是上策。
聊天中的「愛答不理」,其實就是最直白的拒絕。
凡事都應該有分寸,一段冷冰冰的關係,也就沒有了必須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明白了拒絕,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接受,何去何從,都在於你的選擇。
但你無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都一定要明白「強扭的瓜不甜」,強迫之下的感情終得不了善終。
前幾天看了一個視頻,內容是女友拿著男朋友的手機,展示的是男友的微信列表,配文是:很好,我以後不會再打擾你了。
仔細看了才發現,列表第一個就是這個女生的微信,右下角有個很不明顯的小喇叭,被一條橫槓禁止了,那是免打擾的標識。
聊天頁面中,他的回覆也少的可憐,還儘是一些「恩,好,就這樣」的敷衍詞。
哀莫大於心死,如果不是無法忍受,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結束一段付出所有的關係。
你捧出了一顆熱騰騰的真心,但對方卻一次次的潑給了你冷水。
心不是石頭,受傷了會疼,拒絕接受的多了,就會想要退縮,這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自我保護。
你的主動只換來了對方的不以為然,這樣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
而我們也要明確自己對這段關係的期待,盲目的付出是得不到幸福的。
沒有人會不求回報的一直停留在一個地方,如果你的熱情總得不到回應,那就算再愛,也無法支撐著你一次次的失望。
所以,一個真的在乎你的人,從不會敷衍你的真心。
卓別林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非常痴迷於棒球。
有次他去朋友家做客,剛好聊到了棒球,朋友滔滔不絕地和卓別林講述棒球運動。
卓別林完全沒有接觸過棒球,大多數時候都是朋友在講,他則微笑注視著對方並認真地聽著,偶爾說上幾句回應朋友。
回去之後,卓別林特意託關係費盡周折,幫他拿到了那個棒球運動員的籤名。
費那麼大勁去拿籤名,為什麼?
卓別林告訴身邊的人:
「我是對棒球不感興趣,可我的朋友對棒球感興趣,只有尊重他人所尊重的事物,別人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尊敬,這是一切友誼的基礎。」
很多人都說,一段好的關係的基礎,是要有共同語言。
這句話沒有錯,但理解卻是多種多樣的。
能聊到一起固然是好的,但如果興趣不一致,不在乎你的人,可能會敷衍你,但在乎你的人,即使插不上話,也願意認真傾聽。
因為,每一個在乎你的人,都有一顆想要了解你的心,他們從不會讓你的真心在敷衍中錯付。
在乎你的人,從沒有「情商低」一說,反而是那些不在乎你的人,慣會「裝傻充楞」。
「遠了怕生,近了怕煩,少了怕淡,多了怕纏」,這樣的感情太累。
一廂情願,演的再真,也是一場笑話。
這世上,最薄不過感情,最涼不過人心。
總有些人,你越對他好,他越覺得是理所當然,一點都不珍惜你的一顆真心。
凡事有度,情亦如此。
一段錯的感情,無論怎樣付出,都是錯誤,就像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愛人先愛己,願我們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不處處忍讓,不委屈求全,在在乎的人身邊收穫真正的幸福!
作者簡介:橙子。文章來源:勵志語錄(ID:lizhi743),只為讀者傳遞正能量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