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民謠相較於詩詞歌賦,雖不及後者字句精妙、意蘊悠長,卻是信得過的粗道理。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經驗,在許多傳承下來的俗語中,更是飽含著一種殷切的期望和祝願。
今天說的是「宅子現四喜,家裡出能人」,「四喜」聽起來玄妙,卻是家中常見事物。在古人看來,四喜的出現竟預示家中會出能人,預測不一定準確,卻是實打實的美好祝福。
一、喜鵲臨門
「喜鵲聲唶唶,俗雲報喜鳴」,喜鵲在傳統文化中代表著吉祥如意,不僅為市井百姓所喜愛,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們也不惜筆墨以喜鵲入詩、入詞,以傳後世。
喜鵲本身長得就很可愛,作為鴉科的一種鳥類,有十多個品種,大多數都在40~50釐米之間,較為常見的喜鵲,在頭部、頸部、背部至尾部均為黑色。腹部是一大片白色,身上羽毛在陽光中呈現出紫綠顏色,顯得賞心悅目。
喜鵲是雜食性的鳥類,在很早之前,便被人類定義為「益鳥」。尤其在中國民間,出於對喜鵲的愛護,基本上沒人會捕殺這種鳥類。
於是,喜鵲便經常出沒於人類活動地區,在其繁殖期會大量捕食昆蟲,這大概是農民朋友最喜聞樂見的一段時期。
喜鵲臨門,並不容易。就像好運和福氣不會輕易來到自己身邊一樣,一旦清晨起來,發現喜鵲蹲在自家窗前嘰嘰喳喳。那麼恭喜你,好運要來了。
在古人看來,這是近期會有好事發生的徵兆,如果你有工作,可能你將會升職加薪得到領導認可,又或者會有貴人來臨。
二、燕子築窩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雖然詩人是在描繪時事,但並不妨礙咱們尋常百姓家,對燕子的歡迎。有人說燕子不會飛入苦寒之門,這倒是有些偏見。從鳥類的習性來說,對於豪宅和貧窮之家,燕子應該沒有什麼概念。
燕子願意接近人類,與喜鵲一樣,人類也很愛護這類鳥類,尤其是每次燕子在遷往南方過冬的時候,循環往復,來回住進尋常百姓家,讓人覺得燕子是一種念舊、懂人情的神鳥,後來也被一些詩人寄託了遊子渴望回家的思念之情。
「離洋舍島伴春歸,織柳銜泥剪雨非。不傍豪門親百姓,呢喃蜜語兩依偎」。燕子體型嬌小,翅膀尖而窄,古代人們又將其稱之為玄鳥。
燕子築窩,說明家宅安寧,家庭成員互幫互助,因此易出能人,似乎也就說得過去了。
三、枯木逢春
從植物學的角度來說,完全枯死的樹木是不會再生的。不過古人所以為的枯木逢春,則是指因為冬季寒冷時節的來臨,而暫時枯萎的樹木。
由此可見,枯木逢春是一年中常見的現象。若是每家每戶都能見到枯木逢春,那麼「出能人」似乎太廉價了些,這當然是一種美好的祝福。
一年到頭,人不能總無精打採,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能這一年來,你還真沒遇見過什麼喜事。
但是若一日走出家門,門口挺過嚴冬的樹木抽發新枝,散發嫩綠,想到這句「枯木逢春,家中喜事」的說法,是不是能讓心情好上些許呢?
四、喜蛛天降
《詩疏》載:「『喜子』一名長腳,荊州河內人謂之喜母,此蟲來著人衣,當有親客至,有喜也。」,喜蛛來源歷史頗久,往上追溯竟與七夕節相關。
南北朝時期,七夕節有「喜蛛應巧」這一習俗(在此之前都是穿針乞巧)。人們會在七月初七晚上去野外捉來喜蛛,將捉來的喜蛛放在首飾盒裡或者其他器皿中,蓋上蓋子。
待第二天清晨時候,打開蓋子看看喜蛛有沒有在器皿之中結網,如果所結之網方圓得體,十分規整,那便說明這位乞巧者心靈手巧,是有福分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乞巧者大多是年輕女子。這一習俗,也是女子通過乞巧,來求得自己的幸福。
結語
四喜之中,喜鵲臨門和燕子築窩難度很大,主要是現在很多人住在城裡,城市的喧囂與繁華並不適合鳥類的生存,尤其是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人與人之間距離尚且如此遙遠,更別說人與自然了。
造成這般現狀,實屬無奈,畢竟文明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必要的犧牲是可以接受的,但這句俗語中所包含的祝福,還望諸君收下:家有喜事,能人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