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小學生11點鐘睡覺,家長心裡已經很崩潰了,沒想到初中生12點睡覺的居然是常態。可以說,小學到初中課程和任務量的急劇增加,讓大多數學生及其家長都沒有準備好。
大致總結了一些初中家長的看法:
語文和英語在小學期間能學多好就學多好,這樣才能在初中佔據先機,因為語文和英語更注重積累和沉澱。
數學成績做到夠考上理想的學校就可以了,因為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沒有太多重疊的地方。初中數學其實是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
小學階段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時間管理能力,這是學習高效率的最基本的保障。
堅持不懈的勇氣十分重要。沒有這種精神,在初中階段巨大的學習壓力以及青春期迷茫的雙重壓力下,孩子一旦考試成績不穩定出現波動,就很容易自暴自棄。
現在,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小學英語學習的三大常見疑惑:
NO.1 小學英語學到多好才叫好?
NO.2 英語學到FCE了,還要繼續學習英語嗎?
NO.3 要參加小升初了,奧數時間都不夠,要不要放棄英語全力保奧?
這些疑惑在小學英語學習階段很有代表性,我們也針對這些問題展開回答。希望家長們可以花10分鐘時間,耐心看完下面的文章,慎重考慮並制定對策。
小學英語到底學到多好才算好呢?這個問題,每個家長心裡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有些家長要求自己孩子有3000詞彙量;有些要求孩子4年級就能做中考的卷子,並能得高分;有些要求出國旅遊時孩子可以用英語問路,可以看菜單點菜;還有家長要求孩子可以讀英文版的哈利波特。
這些其實都是對的,因為每個父母自己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好與不好,就是和自己的標準比。
以上這些標準都是定性的,如果要從定量的角度談孩子英語學的好不好,需要從下面幾點分析一下:
1. 好不好,要看所處的環境,要和周邊同齡的孩子比。比如在一些英語學習積極地區,如果孩子是6年級,那麼KET是才起步,PET算達標,FCE水平就比較好了,CAE算十分優秀,CPE是傑出了。所以家長要隨時打聽周邊的動態,不要只是埋頭雞娃,還要抬頭看路。
2. 引用一些權威的客觀的衡量指標。比如被廣泛認可的國際標準,包括雅思、託福和劍橋英語等級證書(點擊下圖了解劍橋英語校園系列考試)。這樣就讓孩子的英語水平有了一個清晰的定位。
△點擊上圖了解劍橋英語校園系列考試詳情
3. 最後,回歸到英語的學習目的上。如果規劃孩子是要出國留學的,FCE是最低要求。如果規劃是參加國內高考的學生,FCE水平是足夠了。
根據以上3點,家長應該提前做好孩子的學習計劃。琳恩英語在這裡為大家準備了 Lynn老師制定小學生1-6年級英語學習規劃直播課 ,點擊下方小程序可以查看:
比如說孩子的英語達到了FCE後,是不是就不用再學習英語了?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上講,到了FCE的程度,可以說才算真正學好了一門語言。到這個程度,英語的所有基本的要素孩子們都已經掌握了,表面看起來好像沒啥可學的了。
但是,事實上:到了FCE水平後,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才開始體現出來了。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之後,可以真正開始用英語去享受英文小說的華麗篇章;用英語去體會英文詩歌的波瀾壯闊;用英語去學習科學著作的博大精深。
所以,學到了FCE的水平後,不存在要不要繼續學英語的問題,而是要如何繼續學英語的問題。而如果還沒有到FCE的水平,都不能算掌握了英語這麼語言,就更沒有理由不繼續學習。
要參加小升初了,
奧數時間都不夠,
要不要棄英語保奧數?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考慮到孩子時間安排的問題,加上要準備小升初,覺得奧數學習更重要,所以會猶豫要不要放棄英語的學習。
答案是: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不建議為了奧數的學習而放棄英語的學習。應該更加合理管理時間,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鼓勵孩子持之以恆的學習語言。以下有幾點經驗和大家分享:
1. 家長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小學的學習。家長對孩子小學的規劃,很多時候需要用綜合的思維考慮,至少要覆蓋到孩子高中階段的學習。小學階段,孩子學到的哪些東西對中學是真正有幫助的呢?
首先,從知識上講:英語和語文作為語言類科目,學習是累進式的,重在積累,像這樣的所有的語言層面學習到的都可以帶入初中。而就數學而言,小學階段的數學和中學幾乎完全是兩個世界的。小學能帶入初中的數學知識非常少,而數學鍛鍊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真正能帶入中學並且一直讓孩子終身受益的。
其次,從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上講:相對來說,小學時期的孩子還是比較聽話的, 小學階段也比較輕鬆,因此孩子的配合度相對較高,在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上有很強的可塑性。而到了初中階段,孩子的青春期特點決定了孩子比較自我,在這段時間裡家長的要求經常會被無視甚至是被對抗。因此,小學階段沒有改正的一些缺點在這段期間會被放大。小學階段需要培養的習慣包括兩個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個是堅持(韌勁),另一個就是時間管理(兩個方面:1.能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2.有能力計劃多任務情況下的時間安排)。
所以在學習任務的安排上,千萬不要因為時間的問題而輕易放棄一些任務,特別是英語學習這麼重要的任務。這樣會給孩子一種假象,就是如果時間不夠,我們可以通過放棄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更好的時間管理和堅持來解決問題。這种放棄的選擇會培養出一種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的消極的心態,也就是所謂的「玻璃心」。所以,別以為放棄英語這一舉動只是一個小小的妥協,它對心理的影響是深遠的。
一個普遍被認同的觀點是:小學做加法,初中做減法,高中做回加法。小學階段要夯實基礎,不僅是知識上的,還有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需要的是全面發展,所以需要做加法;到了初中,青春期和繁重的學習任務重疊,要給孩子減減負,鼓勵孩子度過這段困難時期;到了高中,孩子基本上又重新回到了軌道,加上高考臨近,讓孩子在高中階段拼搏衝刺是比較事半功倍的。
2. 從語言的學習規律上講:
1. 在英語作為一門外語的情況下,要真正學好它,三五年都是短的。也就是說,光看一學期兩學期,一年兩年,是不足以看到語言學習的成效的。
2.語言是有遺忘規律的。哪怕是自己的母語,長時間不用,恢復起來都需要時間。比如現在的人主要是用電腦打字,然後就發現自己手寫字的時候,好些字寫不出來了。母語都這樣,就不用說外語了。所以,不管孩子學的有多好,只要沒有後續的學習安排,都只是一時之功,很快孩子就會退回原點。
所以,在這裡呼籲大家,千萬不要在小學放棄任何一門學科,包括英語,語文和數學!為了奧數學習放棄英語學習,並沒有對症下藥,反而可能為今後英語的學習埋下隱患。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還可以查看Lynn老師的線上家長會哦~
註:本篇推送參考了公眾號「KET和PET攻略」中的原創文章「小學英語規劃系列之 | 小學英語到底學到多好才算好?」,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