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地區、自治州、盟相同,屬地級行政區,是建制與地區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區管轄。我們這裡所稱的地級市,不僅是行政級別,是指不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在內的普通地級市。
都說讀大學首先要選城市,畢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進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不能都去成都、杭州、武漢等新一線城市,甚至也不能全去省會城市,那麼如何選一個高校實力強,有前景的地級城市呢?
高等教育實力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維度,這些地級市裡有高等教育實力一直較強的徐州、保定,也有威海、珠海這樣引進大學而增強了實力的新興高等教育強市。不得不思考:中國的高等教育資源分布均衡嗎?未來的趨勢是更多往核心城市集中,還是會進一步均衡?到底是高等教育以來經濟發展還是應該讓高等教育助推經濟發展?
第一名:蘇州
蘇州是中國排名第一的地級市,GDP高達19000多億,人口突破一千萬。這些大家都不否定,但所高等教育也在地級市中排名第一,或許很多人並不認同。我們就看一下。據初步統計,蘇州共有29所高校,不僅在數量上趕得上一個副省級城市,而且具備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各種形態,很有活力。
先說本土本科高校,蘇州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這在地級市中本身就屬於佼佼者。蘇州科技大學雖然名氣不算很大,但學校是由原建設部直屬高校蘇州城建環保學院與原鐵道部直屬高校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合併組建而成,現在是省部共建重點大學,在城鄉規劃學科領域很有聲譽。
再說引進優勢高校,中國人民大圩蘇州校區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一本招生,東南大學蘇州校區也已經成型,南京大學蘇州校區也於近期落地,明年開始招生,東南大學成賢學院與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的情況有些類似,或許會參照南京大學的模式進行轉設。
還有中外合作辦學,蘇州有最早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西交利物浦大學,以及第一所設在縣級城市裡的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崑山杜克大學。
軍事院校是蘇州相對較弱的,但也有前身為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崑山校區的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崑山教學點。
蘇州的職業高等教育也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代表的就有入圍第三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的是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入圍第四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C檔)的是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第一、第二名都讓散裝江蘇包攬,可能會有人不服氣,可是這就是事實。徐州的高等教育實力強勁,如果不是蘇州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助推而後來居上,甚至可以排到第一。
一個地級市,擁有中國礦業大學這樣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徐州醫科大學和江蘇師範大學這樣的博士點高校,還有徐州工程學院這樣在機械工程等領域聲譽卓著的高校,在職業教育領域也有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這樣的雙高院校。唯一的不足是,作為全國的交通樞紐城市,高校的知名度還是不夠高,建議徐州醫科大學和徐州工程學院合併組建徐州大學,同時,還要繼續加強中外合作辦學,引入社會資本建立更多職業高等院校。
如果作為電力系統黃埔軍校的華北電力大學不搬到北京,保定的實力是強於徐州的,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和河北金融學院實力是強於徐州醫科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和徐州工程學院的,但中國礦業大學對徐州太加分了。同時,職業高等教育領域,保定是遠不及徐州的。綜合而言,保定只能屈居第三。不過隨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華北電力大學可能還得將重心搬回保定,保定更多的機會在雄安新區,未來可期。
除去以上10座城市,還有江蘇無錫、吉林省吉林市、黑龍江大慶、山東泰安和濰坊、河南開封、福建泉州、四川綿陽、河北秦皇島和廊坊等地級城市的高等教育實力還不錯,你認為高等教育實力排名前十的地級城市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