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不過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左眼皮跳不一定是要發財,也可能是生病了,您要是不相信,就隨我來看一看王大媽的經歷。
三年前,王大媽忽然出現左眼皮跳動,一天跳十多次,每次跳起來大約2分多鐘,家人朋友都說,王大媽這是要發財了啊!王大媽呵呵一笑,覺得眼皮跳是常事,並沒有在意,可後來眼皮跳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時間也越來越長,嘴角和面部也開始跟著抽動,這下王大媽可真的害怕了,家裡人也跟著緊張起來,帶著王大媽到醫院去檢查,果然,醫生的診斷為面肌痙攣。
那麼什麼是面肌痙攣呢?面肌痙攣就是面神經支配的表情肌反覆發作的不自主抽搐,多為一側面部發作,雙側發作罕見。
面肌痙攣的表現如下:這種原發性面肌痙攣多在中年以後發病,而且女性較多,初期大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地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引人注意,嚴重的甚至會累及同側的頸闊肌,而在情緒緊張、說話時更容易誘發,嚴重者持續痙攣,無間歇期,影響社交、外貌,還可影響病人視力,導致工作、學習、閱讀、駕車等活動實現困難。入眠後多數抽搐停止。雙側面肌痙攣者甚少見。若有,往往是兩側先後起病,多一側抽搐停止後,另一側再發作,雙側同時發病、同時抽搐者罕有報導。少數患者於抽搐時伴有面部輕度疼痛,個別病例可伴有同側頭痛、耳鳴。
患面肌痙攣的病因及病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微血管壓迫與面肌痙攣發病密切相關。多數面肌痙攣患者病因為小腦-橋腦角部血管壓迫所致的觀點,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異常動脈血管壓迫都在面神經根部5mm以內,面神經因反覆受動脈搏動刺激,導致神經纖維受壓,受壓部位的髓鞘發生萎縮變性,傳出、傳入神經纖維的動作電流發生短路現象。跨神經元退變,中樞失去對興奮的整合功能,當電興奮疊加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一種爆發式下傳,引起面肌痙攣。
關於面肌痙攣的治療如下;
(一)藥物治療:各種抗癲癇、鎮靜、安定劑等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安定、地西泮等,對一些患者可減輕症狀。口服上述藥物配合維生素B1、B12肌肉注射。
(二)藥物神經注射療法:經以上藥物治療無效或症狀嚴重者可進行藥物神經注射治療。注射的具體方法有兩種:(1)莖乳孔穿刺面神經幹注射法,分乳突前緣和乳突後緣入路;(2)面神經分支注射法。
(三)手術治療:神經血管減壓術是醫學界公認的根治面肌痙攣的方法,手術技術成熟,操作較簡單,風險較小。手術方法是在手術顯微鏡下將位於面神經根部走行異常、並對面神經造成壓迫的血管推移離開使之固定,使該血管永久接觸不到面神經,從而徹底解除血管對面神經根部的壓迫,恢復面神經的正常功能,使面肌抽搐得到緩解。
手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注意面部的保暖,出門的時候最好帶著口罩,睡覺的時候儘量不要靠著窗戶,不要用涼水洗臉,不要對著空調吹風,天氣變化的時候注意增減衣服,預防感冒。飲食上合理制定膳食,應食含粗纖維及動物蛋白的膳食,如瘦肉、豆類、骨肉湯等,有感覺障礙的患者應注意食物的冷熱度,以防燙傷口腔黏膜。從少量食物開始,將食物放在健側,細嚼慢咽。避免堅硬、生冷刺激的食物。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