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英國文化協會總裁:中國沒必要變得更加西方化

2020-12-17 環球網

提到英國文化協會,大多數中國人特別是懷揣留學夢的年輕人都會想到它推廣的雅思考試。其實,推廣雅思考試只是英國文化協會諸多工作中的一項,它真正做的是把英國的搖滾樂、繪畫、電影、藝術品帶到世界各地。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在倫敦舉辦的Go Global全球教育會議上採訪了英國文化協會全球總監馬丁·戴維信。戴維信在談到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時強調,中國沒有必要變得更加西方化,但他確信中國正變得國際化。

環球時報:不少中國人現在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模式都開始西方化。您曾在英國文化協會的中國辦公室工作過多年,從您的親身經歷,怎麼看西方文化這些年對中國的影響?

戴維信:隨著財富的高速增長,最近30年有機會出國旅行或者學習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這改變了中國自我認識的方式和世界了解中國的方式。如今,每年有超過6萬中國年輕人來英國學習,他們的到來使英國人很難固守對中國的過時看法。這些留學生學成歸國後,他們對國際商品、國際化食物的需求,也在一點點改變中國大城市的生活。我想,中國沒有必要變得更加西方化,但我確實認為中國正變得國際化。我發現中國最大的變化就是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不僅可以買到各種商品,而且還能獲得以前從未有過的服務。我體會最大的是這些年中國服務業水準的提高,比如中國航空公司的服務水平與它們的國際競爭對手已經不相上下。不過,我並不認為這是受到西方影響的結果。事實上,這是因為中國人的眼界越來越開放,他們正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標準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現在中國人學英語和留學的熱情?

戴維信:我必須再次強調一下西方化和國際化的區別。我想,教育的國際化並不是中國或者亞洲特有的現象,英國也同樣如此。我們英國文化協會的目標是讓每一個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或英語老師,都能從英國獲得他們想要的技能和資源。比如,我們就在為中國的維和部隊培訓英語,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國際維和任務。

中文也正在成為一種世界語言。英國有500多所學校教授中文,也就是說,每10所英國學校中就有一所學校教孩子們中文。我認為,語言學習與留學的經驗同一個國家或個人的國際視野有密切聯繫,英國也需要自己的年輕人發展國際視野。目前,英國吸引的留學生數量大大高於出國留學的英國學生數量,這是不平衡的。

環球時報:有些西方人表示,提到東方文化時,他們的第一印象不是中國而是日本。您怎麼看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真實影響力?

戴維信:我不覺得日本是西方人眼中東方文化的代表,但我承認,中國文化在西方受到的認可和它實際應該擁有的地位並不相符。中國的孔子學院現在正做著非常出色的工作,來幫助全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和漢語。就我了解的情況來看,西方尤其是英國認為中國是非常有魅力的,人們渴望了解現在的中國文化。我想,中國既可以和世界分享你們古老的文化,同時也可以分享現代文明。中國爆發了巨大的創造力,特別是在視覺藝術領域,而這是過去20年中西方並不重視和了解的。

美國和美國文化目前仍在全球最有影響力,這也包括了對英國的影響。不過,中國的影響力也在增加。我認為,世界需要各種各樣的文化來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和理解,越多國家介入進來越好。因此我們不能說某種文化更有力量,而更應該說是文化交流的力量。

環球時報:英國文化協會有什麼經驗可以與中國的文化推廣機構分享?

戴維信:中英兩國的政治體制很不一樣,但有趣的是,我們都意識到文化交流和推廣的重要性。我想,文化推廣最重要的是傾聽,聽聽外國人覺得你的文化中哪一部分最有趣、最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當中國向外推廣自己的文化並在國際關係中尋求更多自信時,我真切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充滿生氣的中國當代文化。▲

責任編輯:烏元春

相關焦點

  • 專訪:今天的中國更加自信——訪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會長霍頓
    新華社芝加哥10月1日電專訪:今天的中國更加自信——訪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會長霍頓新華社記者徐靜 苗壯「中國變化太大了!我看到,今天的中國更加自信。」美國密蘇裡州前州長、美國中西部美中協會會長鮑勃·霍頓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感嘆道。2004年,霍頓作為密蘇裡州州長、美國中西部州長協會主席第一次訪華。他告訴記者:「我目睹了本地區(美國中西部地區)工作崗位的流失,汽車工業從本地區遷出。下一個機會在哪裡?我想到了中國。」「我認為,中國是我們的下一個機會。」
  •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盧志堅:英國一直是最受...
    2018年3月24日第23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網易教育《留學大講堂》高端訪談節目專訪了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的盧志堅先生。
  • ACCA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籤訂新協議
    原標題:ACCA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籤訂關於全球考試中心新協議 近期,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籤署了協議,雙方將提供覆蓋全球、安全穩定的ACCA筆試與機考中心網絡,該網絡將覆蓋英國本土及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所駐的100多個國家。
  •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主任包邁岫:運用數位化新技術觸達更多中國...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11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來到了位於亮馬河大廈的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對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主任,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公使包邁岫進行了獨家專訪。包邁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了目前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在國際教育方面做出的嘗試與探索,並分享了他對於創新教育的見解。包邁岫表示,多年來,英國的教育體系已經將許多創新技術融入到為國際學生(包括中國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過程中。
  • 專訪英國頂級羽絨寢具品牌Downland 解讀品牌文化對消費者的影響力
    (原標題:專訪英國頂級羽絨寢具品牌Downland 解讀品牌文化對消費者的影響力)
  • 英國文化協會推廣留學中國項目
    人民網倫敦11月4日電(記者白陽)英國文化協會4日在倫敦南岸大學與該校中醫孔子學院及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共同舉辦了留學中國項目「英國未來計劃」的推介活動。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瀋陽參加了活動開幕儀式並致辭。
  •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啟動"English is GREAT"項目
    原標題: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啟動"English is GREAT"項目   1月31日,記者從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獲悉,該協會在2018年啟動為期一年的「English is GREAT」項目,支持並鼓勵中國廣大英語愛好者提升口語溝通能力。
  •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CEO和利物浦大學校長訪問龍江路小學分校
    英國客人與龍分孩子一起做操。   12月2日下午,龍江路小學分校迎來了一群來自英國的朋友。他們是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執行總裁,中英人文高層交流機制英方秘書長Sir Ciaran Devane,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公使、英國文化教育協會中國區主任Carma Elliot以及英國利物浦大學校長Janet Beer等。
  • 英國文化協會:中文對英國愈發重要
    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此前曾年度報告《未來的語言:英國最需要的語言及其原因》。在該報告中,英國文化協會中促請英國的學校應教授學生更多不同國家語言,並將其視為跟科學及數學一樣重要。
  •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留英行前會2019」登陸全國八城
    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舉辦的「留英行前會」近期在上海和南京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為期四周的時間內,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將在全國8座城市,為即將啟程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們提供「一站式」官方行前準備指導,幫助留英新生們順利地開始一段精彩充實的留學生活。
  • 招行聯合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發布《英國寄宿高中白皮書》
    4月11日,招商銀行聯合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在英國駐華大使館官邸發布了《英國寄宿高中白皮書》,旨在為低齡留英家庭提供公正、嚴謹、實用的擇校信息參考。這也是英國文化教育協會首次針對中國低齡留學家庭提供全面的英國寄宿學校報告。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藝術的發展,西方化、現代化的發展
    本文乃作者寒寒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20世紀60、70 年代至改革開放,是中國服飾藝術歷經從封閉徘徊向開放發展轉型的特殊時期。第三,由於受當時的短缺經濟的影響,服飾質料的生產和銷售變得異常拮据,人們要憑布票才能購得有限的一些衣料。當時不論男女老少,其基本的服飾可以概括為軍便服、青年裝、軍裝(含軍便服式上衣、圓頂式月牙簷軍帽、軍褲)、襯衫、職業裝(如工作服等)及普通褲(原仿西式長褲)等。
  • 瓦爾特·米尼奧羅:去西方化到底是什麼
    而與之相對的,去西方化(dewesternization)則意味著對對話的內容加以反駁。因此,「被闡釋的內容(對話的術語,現代性的修辭)」散發出來的湧流充當了殖民權力矩陣的粘合劑。這些湧流把所有領域黏合起來,也把不同領域和參與者、機構黏合起來。
  •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回應:「部分英國院校停止招收中國學生」系...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茜)近日,一則關於英國部分高校停止招收中國學生的信息在網絡流傳,引發關注。對此,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公眾號「英國教育」11月22日公開回應:「日前,在社交媒體渠道傳播的關於部分英國院校停止招收中國學生的信息,為有誤導性信息。」    日前,某自媒體發布8所英國一流大學「從明年開始,將不再接受中國學生的申請」等內容。
  • 《文化中國》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總裁
    以國際視聽傳播先鋒兵角色,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訪《文化中國》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總裁王豔  11月20日,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全球雲視聽展播季高峰論壇暨啟動式在北京展覽館舉辦。
  •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齊琦:解讀英國教育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 齊琦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來自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的齊琦,今天非常高興能夠有這個機會與各位網友來簡單分享一下今年英國展團的基本情況
  • 英國製造——英國文化協會當代藝術展在蘇博開幕
    開幕式剪彩儀式 【視頻】英國製造——英國文化協會當代藝術展在蘇博開幕   2011年10月31日下午,由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蘇州博物館共同主辦的「英國製造——英國文化協會當代藝術展 1980-2010」巡展蘇州站展覽拉開帷幕。
  • 英國文化協會考試部中國業務總監James Shipton簡介
    英國文化協會考試部中國業務總監James Shipton英國文化協會考試部中國業務總監James Shipton>  James Shipton,英國文化協會考試部中國業務總監  James Shipton於1981年至1982年在蘇丹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
  • 英國製造 英國文化協會當代藝術展在西安展出
    圖為觀眾在欣賞英國製造-英國文化協會當代藝術展中的作品。 冽瑋 攝中新網西安3月6日電(記者 冽瑋)3月6日,「英國製造-英國文化協會當代藝術展1980-2010」巡展西安站開幕。此次展覽由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協同西安美術館共同啟動,展出的藝術作品全部都是英國文化協會從最近20多年收藏的頂級當代藝術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包括了50位英國藝術家的100多件繪畫、裝置、攝影、影像作品,有道格拉斯 戈登、達明恩 赫斯特、理察·賴特等人的經典代表作。
  • 新加坡英國文化協會——英語能力和國際視野同步提升
    ▲來自中國長春的SMART English學生紅梅(左二)辭去北京穩定的工作,在新加坡英國文化協會全職學習英文從北京辭職到新加坡全職學英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其以華人為主的人口組成又讓來自中國的學生在文化上感到親近。雖然時刻浸泡在英語的環境中,但自信心總是滿滿的。新加坡的乾淨、安全和現代化自不必多說,更重要的是這裡早已成為亞洲最具國際化元素的國家之一。19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新加坡為英國殖民地。至今,這裡仍然保留了大量英倫元素,這和中華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同時又和東南亞文化熱情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