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應用於施工在我國已是非常普遍的情況,筆者如果在談起的話已是老生常談,但鑑於很多小夥伴詢問,今天就聊聊BIM施工技術有哪些應用?它的優勢有哪些?
傳統建築2D圖面的檢討,需要整合套迭各專業系統平面圖說,其工作量大且複雜,易產生版次落差及各圖不一致問題,而【應用BIM技術】,通過3D模型的建置,將傳統各式2D 圖說立體化檢討,經由統包商召集建築師、各專業技師、施工廠商於協調會議中,不同專業角色可通過模型進行可視化溝通,在三維立體空間快速反映問題,更有效的檢討出圖面上的盲點,減少各專業設計落差及錯誤,提前在設計時間解決施工中碰撞的問題。
衝突檢討為BIM應用於施工技術中最具成效的一環,亦為BIM應用於統包工程所發揮重點的一,主要檢討進行方式為兩種:一為應用軟體設定碰撞條件執行衝突檢查,二為通過【BIM專業工程師】於建模及整合過程中,進行空間合理性的檢討。兩種方式同時採用,大幅降低施工階段重複工作、設計變更、工期延長等問題,改變傳統2D 整合檢討作業流程及缺陷。
不過筆者認為,衝突檢討應在建築與結構模型完善的前提下,做為檢討基礎,進而針對機電管線進行衝突檢查,才能有所依循,在建築結構模型整合中,因設計分屬不同專業,結構技師依據初步建築設計內容,進行細部結構分析及圖面繪製,再將分析及圖面結果反饋至建築設計中,才能進一步校正檢討結果!
眾所周知,BIM模型是組件導向,每個組件包含:柱、梁、牆、版、門、窗、設備系統…等,每個組件都含有各種類型屬性,包括面積、體積、尺寸大小、材料樣式及可依後續營運管理開設屬性欄位,即可供工程數量計算應用。通過BIM模型我們也可事先整合檢討施工可行性,輔助施工廠商進行施工前衝突檢討,例如施工動線、吊車位置分布、材料數量比對,並依據工程進度作4D( 時程) 工序模擬等等...。通過可視化方式檢視工程作業流程及進度的合理性,可以提供統包團隊探討實際施工時可能遭遇的問題,並可比對實際工程進度間的掌控,對施工前作準備及調整重疊施工以減少風險。
【應用BIM技術導入施工優勢如下:】
1. 通過BIM模型以三度空間整合及溝通各專業間的接口關係。
2. 產出各系統碰撞報告,於施工前期預先得知,以利擬定完善施工計劃。
3. 配合工程進度,建立4D 的工程進度仿真,檢討施工可行性,施工前準備及調整重複施工以減少風險。
4. 材料數量量化及估計資源量,避免未來不必要的浪費。
好了,關於BIM施工技術有哪些應用?它的優勢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這麼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