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梭在申城大街小巷的你,可曾細細品味過TA的獨特韻味?市文旅局說,2019上海旅遊節期間將推出80多條各具特色的建築微旅行線路,涉及虹口、黃浦、靜安、徐匯、長寧、楊浦等6個區。虹口有這14條線路
虹口區(14條)
No.1
紅色經典之旅
上海魯迅紀念館【甜愛路200號魯迅公園內】——魯迅故居【山陰路132弄9號】——魯迅公園 (魯迅墓)【四川北路2288號】——中國「左聯」成立大會會址【多倫路 201 弄 145 號】——中共「四大」紀念館【四川北路1468號 四川北路公園內】——李白烈士故居【黃渡路 107 弄15 號】——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四川北路1702弄30號】——多倫路文化名人街1933老場坊【溧陽路611號】——花園坊-節能環保產業園【花園路171號】
No.2
海派文博之旅
魯迅公園 (魯迅墓)【四川北路2288號】——魯迅故居【山陰路132弄9號】——朱屺瞻藝術館【歐陽路580號】——沈尹默故居【海倫路504號】——中共「四大」紀念館【四川北路公園內】——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四川北路1702弄30號】——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多倫路27號】——上海郵政博物館【北蘇州路276號】——摩西會堂舊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長陽路62號】——下海廟【昆明路73號】——山陰路歷史文化風貌區——多倫路文化名人街——1933老場坊【溧陽路611號】——北外灘濱江綠地——四川北路中段商圈
No.3
創意體驗旅
1933老場坊【溧陽路611號】、花園坊-節能環保產業園【花園路171號】、空間188創意園區【東江灣路188號】、法蘭橋創意園區【歐陽路196號】、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北外灘濱江綠地、四川北路中段商圈
No.4
都市休閒之旅
花園坊-節能環保產業園【花園路171號】——1933老場坊【溧陽路611號】——多倫路文化名人街——甜愛路——北外灘濱江綠地——四川北路武進路商圈
No.5
探訪名人足跡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條550米長的小街上居住過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等文學巨匠,活躍著丁玲、柔石等一批左聯作家的身影,也因此鑄就了多倫路「現代文學重鎮」的歷史地位。如今,一棟棟充滿故事的老建築和蘊藏期間的名人故居、紀念館、博物館、書屋文苑向人們演繹著老上海的人文風情。
No.6
聆聽虹口
山陰路的低調遮不住往事的輝煌,這裡曾生活過二戰中傳奇的超級間諜,這裡曾是四方情報勢力角逐的最殘酷的戰場,多倫路的文藝吸引了眾多墨客的聚集,這裡曾聚集起一群左翼的文學鬥士,這裡有怒目金剛魯迅和內山完造的書店,四川北路的張揚抹不去其寵辱不驚的氣韻,這裡曾是「小開」潘漢年的舞臺,這裡曾流淌過一段永不消逝的電波,歲月的印記沒有因為生活的打拼而被逐漸淡忘,這裡是虹口,這裡是秘密故事開始的地方……
No.7
「浦江風雲 申城記憶」(三區聯動:虹口區、黃浦區、浦東新區)
活動圍繞黃浦江展開,以「浦江風雲 申城記憶」為主題,創新文化旅遊產品為目的,打破傳統微旅行的地區界限,利用單車、徒步、觀光隧道、雙層巴士等交通方式將浦江兩岸的外灘觀光區、陸家嘴新興旅遊區、北外灘濱江綠地串聯成線,從知識性、趣味性角度讓遊客了解黃浦江兩岸眾多風格迥異的建築、設施,詮釋「建築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的上海城市未來願景,融合商、旅、文等各種元素的浦江環線使遊客重新認識黃浦江、認識上海,通過今夕對比,追憶申城往事,尋覓時代潮流,感受人文之城、生態之城的魅力。
No.8
出埃及記(四區聯動:虹口區、靜安區、黃浦區、徐匯區)
大約一千年前,就有塞法迪猶太人則沿著絲綢之路推進貿易發展,將上海建設成國際化商業大都會,並拓展了與亞太地區的經濟聯繫。而在19世紀末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為了躲避沙俄的迫害也是逃離到中國。可見從歷史上來說,猶太人與上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No.9
「發現之旅·力量之源」
以中共四大為起點,以大時代下的虹口為背景,進行全新劇本創作,打造更具有互動性和沉浸感的體驗。串聯近40個任務點,覆蓋「四川北路紅色文化生態示範區」紅色文化遺址中的近20處。同時,在密室逃脫、角色扮演、答題闖關的基礎上,特別新增副本任務、伴行音頻等形式,中國共產黨早期城市鬥爭史和先進文化、革命文化發展史由此徐徐展開。
No.10
愛·黃金時代
該微旅行路線以丁玲、瞿秋白、魯迅等人物為主線,從魯迅公園出發,途經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出發、左聯紀念館、公啡咖啡館舊址、內山書店舊址、瞿秋白故居、魯迅故居、魯迅公園等多處景點,體驗這條微遊線路,感受那個時代的愛恨情仇,將聆聽到左翼文人們敢愛、敢活的時代。
No.11
螺螄殼裡的浮世繪
虹口有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百年水鎮,這片「螺螄殼」般的狹小空間有著三河交匯的發達水網,石庫門裡弄依水而居,市井生活好不熱鬧。而今「螺螄殼」裡又搬入了新七十二家房客,創意產業、書店咖啡館……這便形成了一幅新舊共生的的【浮世繪】。
No.12
虹口方舟
對虹口提籃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猶太歷史遺蹟進行重新的挖掘與梳理,以「城市行走」的形式向遊客生動地展示這二戰期間最為感人的一幕,讓人們能更好地牢記歷史、珍愛和平。著重圍繞著中國人與猶太人同舟共濟,攜手度過的艱辛歲月,也會兼顧在貿易、建築以及遺產方面的輝煌時代而展開,有助於激發與引導人們遊歷上海不同猶太社團的歷史遺蹟,展示虹口的區域特色。
No.13
海上方舟英文版
一條串聯起猶太難民紀念館、白馬咖啡館、霍山公園、羅伊屋頂花園舊址等9個景點的「方舟之路」旅遊線路,為遊客構築起了以猶太難民紀念館為核心的「5小時參觀體驗旅遊圈。將包括海鷗飯店、上海大廈、浦江飯店等在內的「北外灘特色建築群」納入旅行線路中,並全程配備英語解說,形成了以猶太難民紀念館為核心,輻射提籃橋風貌保護區和北外灘特色歷史建築的全新「海上方舟」微旅行線路。
No.14
品·建築之美
線路以山陰路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名人故居和優秀歷史建築為主線,串聯了李白烈士故居、黃競武烈士故居、魯迅故居、內山書店舊址、孔公館、鴻德堂等景點。穿梭在多倫路、溧陽路、山陰路的歷史「建築博物館」之中,了解建築的前世今生,去發掘和感受舊上海的風起潮湧,和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信息來源:上海發布
編輯: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