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詳細披露了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原黨委委員、副廳長王錦河嚴重違紀違法一案的具體案情,其中諸多細節,頗為引人注目。此前,王錦河於今年4月被查,並已於今年9月被處以了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嚴厲處分。
從普通技術幹部成長為領導幹部,又淪為審查調查的對象,王錦河的結局源於一個「貪」字。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2006年至2020年4月,王錦河在擔任交通廳建管中心負責人及副廳長期間,收受各類人員所送現金共計1780萬元、價值550餘萬元的別墅和金器等財物,總計價值2330餘萬元。
在交通廳建管中心工作的8年期間,王錦河先後任副主任,黨委副書記、主任。職位越往上走,個人便開始迷戀權力的「榮光」,私慾隨之膨脹,變得不加收斂。在「一步步靠近交通系統權力中心」的過程中,王錦河頓時有了「煥然一新」之感,認為這才是他該有的生活,「以前的幾十年,真是白活了」。
當時作為交通廳建管中心負責人的王錦河,主管全區重點公路建設項目,手握實權,為很多老闆看重。對行賄者而言,王錦河是他們眼中的「大魚」,要放長線慢慢釣。行賄者們既注意「方式方法」,更保持所謂「耐心」,以使行賄利益最大化。這些人最初是通過打感情牌的方法獲取王錦河「信任」,出於「信任」,王錦河開始混淆公私界限,胃口也在商人的「投餵」下越來越大,手伸得越來越長,在商人老闆百般「討好」「鑽營」之下,原本的牴觸對象成為可以「稱兄道弟」的「朋友」,老闆們「買單」,也覺著「受之無愧」。
王錦河的另一個「特點」是」清廉遮面」。無論大會小會,他都會把清正廉潔掛在嘴邊,多年上下班均以自行車代步,建構出一個生活簡樸、作風直率、清廉高潔的外在形象,這樣「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做法,成全了他清廉的政聲,但掩蓋不了其不斷膨脹的貪慾,和愈加無度的胡作非為。
不少被查的官員,都有這樣的「戲精」人格和表演「功力」。比如央視曝光的「2億貪官」魏鵬遠就是一例。當時,辦案人員從其家中搜出2億現金,成箱的錢擺滿地,專案組協調中國銀行保定分行的十多名工作人員、五臺點鈔機分兩批次趕赴現場參與清點,其中一臺點鈔機被當場燒壞。
王錦河曾經騎自行車,以此來「巧妙」偽裝,而魏鵬遠則有一輛奧迪車,但他從來都不停放在單位,而是把自行車摺疊在奧迪車裡。把奧迪車停好後,再騎自行車上班。還有廣東江門市原市長鄧偉根,這個在微博上以專家學者、文藝愛好者自居的人,因為「觸網」似乎很「接地氣」,但是卻掩蓋不了他背後大肆貪汙、違法亂紀等骯髒不堪的驚人勾當。這些人真可謂雙面「影帝」。
《中國紀檢監察報》曾指出,做「兩面人」再勞心費力,也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哪怕一時愚弄世人,終有黯然收場、淪為笑柄的一天。只有對黨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才是行穩致遠的正道坦途。
更使人意想不到的是,2020年4月,審查調查人員在王錦河家中查獲152發子彈。經公安機關偵查認定,王錦河非法持有彈藥,涉嫌非法持有彈藥罪。近年來,私藏槍枝彈藥是不少貪官的「標配」,比如雲南省德宏州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主任餘麻約,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陳文庫都是這樣。
2017年5月,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廣東省金融辦原副主任李若虹被判無期。除受賄之外,李若虹和情婦呂某雙雙被指控非法持有槍枝。在其二人居住的別墅內,偵查人員搜出兩支槍和數十發子彈。
有的官員藏納槍枝,是為了帶來那種常人所無,唯我獨有的特權幻覺,有的人則是將其作為可以憑恃依賴的武器,個別人甚至將槍口對準他人,製造出了後果慘烈的惡性案件。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趙黎平,曾持槍追殺並在居民區開槍殺死被害人,拋屍時為洩憤又向被害人開槍射擊,並用汽油焚屍滅跡,可謂猖狂之極。公安機關勘查殺人相關現場時查獲了他藏匿的轉輪手槍、六四式手槍及49發子彈,還在他辦公室內查獲其非法存放的91枚雷管。福建武平縣城廂鎮原黨委副書記修啟開打獵時,誤將一村民當做野豬擊中致死。據媒體報導,修啟開在意識到誤傷村民以後,沒有第一時間採取相應的救援措施,而是選擇逃逸,這種將危險槍枝當成玩具的人,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私藏槍枝造成的樁樁血案,對社會治安無疑構成極大威脅。官員不受控制的個人私慾不僅會造成腐敗,更是威脅社會安全的動蕩因素。在懲處貪官時,有關部門也要追溯這些危險的槍枝彈藥究竟從何而來,哪些漏洞應該及時補上,這樣才能徹底熄滅隨時可能燃爆社會治安的引線,不給貪腐之輩以逞兇作惡的機會。
資料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澎湃新聞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