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雲浮羅定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羅定市委、市政府帶領廣大黨員領導和幹部群眾齊心戰疫,自1月底以來,連續110多天共同守護「零疫情」城市。與此同時,聚力統籌推進復工復產、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1-3月,羅定市農林牧漁業產值增長2.5%,增加值增長2.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3%,技改投資增長21.1%,經濟指標增速排在雲浮前列。
撰文:雷賢輝 曾偉明
全市動員
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羅定市第一時間制定市防控《工作方案》,構建「一辦七組」指揮機構,市委書記任總指揮,市委副書記、市長任常務副總指揮,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任辦公室主任,各組組長由市黨政領導擔任,全線進入實戰狀態。全市上下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統一口徑,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堅守一線、靠前指揮,層層壓實責任。市四套班子領導成員全部掛鈎鎮村,各級黨員幹部從年前開始、帶頭連續奔赴戰疫一線、卡口站點,及時掌握疫情,準確發聲指導,以實際行動踐行「用黨員幹部的勞累多一點、辛苦多一點,換取人民群眾幸福多一點、獲得感多一點」。
在「外防輸入」階段,市直機關494名黨員幹部加入請戰隊,支援40個檢疫檢查站(體溫檢測點)的站崗值守;及時成立工作專班,設置10個工作組輪流分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珠海口岸,負責境外流入人員「點對點」的及時接送、跟進監管,並選派15名醫護人員支援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工作,極大緩解海關空港口岸一線防控工作壓力;在社區(村)網格化管理中,全市14425名黨員全面下沉網格、成立2170個臨時黨支部、4433個黨小組,形成「黨建+卡口」「黨建+網格」「黨建+救治」等工作機制,全面提升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
全民參與
力量在一線緊緊凝聚
羅定市依靠百萬群眾,充分凝聚、發揮人民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持續推動社區聯防聯控,以1969個綜治網格為基礎,整合創文創衛網格,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格,建立「21個大網格、362個中網格、2170個小網格、4433個微網格」共6986個網格區,實現了市四套班子成員帶頭聯繫督導,市直單位幹部職工和「兩代表一委員」、本地教師、志願者下沉網格,鎮(街)、社區(村居)網格員活躍一線,約3萬名工作人員持續參與保證大數據核查率達100%,逐網、逐格完成持有護照的10.03萬人的核查勸導。持續推動線上線下協同作戰,線上全面推行「粵康碼」「復工碼」和「護林碼」,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勸導工作,線下廣大幹部群眾披上「紅馬甲」、出動「輕騎隊」、飛起「無人機」,實行「八小時內外」「地上天上」「網下網上」全時段、無盲區的入網宣傳、入格勸導、入戶排查,及時發現隱患並處置,把風險解決在早、小階段。持續發揮鄉賢優勢,通過各地羅定商會、鄉賢會以及工商聯等單位,及時向內外羅定鄉親傳播黨委政府的聲音,積極發動廣大鄉賢、本地納稅企業捐資捐物,累計收到社會捐資捐物250多批共1200多萬元,所有儲備籌集防控物資,優先保障醫護人員、監測一線。持續挖掘企業潛能,加快推動有能力的企業轉型生產抗疫物資,羅定市品質旅遊用品有限公司日產1萬瓶免水消毒洗手液,中順潔柔公司30條生產線日產口罩約80萬個,實現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不誤發展
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
1-4月,羅定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0.8%,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66.7%;5月8日,廣東恆健海大雲浮羅定市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在羅平鎮正式啟動……羅定市復工復產持續按下「加速鍵」。
早在2月份,羅定市對照省「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0條」和雲浮市「援企12條」等政策,出臺了《羅定市人民政府關於積極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羅定市企業復工復產防控輸入性疫情「網格化」服務工作方案》等各類政策近10條,建立並完善市四套班子成員掛鈎聯繫企業制度,實行「一企一策一專班」,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復工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3月上旬,75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已實現復工率100%;709家規下工業企業已實現復工率98.2%。一季度,羅定市列入省重點項目14個,已復工13個,復工率93%;列入雲浮重點項目30個,已復工27個,復工率90%;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各類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和醫療機構等主體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1.4億多元,其中發放享受財政貼息的央行專項再貸款4000多萬元,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堅實的「金融後盾」。
此外,羅定還以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和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為抓手,加大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力度,持續優化辦稅服務,助力企業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今年一季度共為1483戶次納稅人辦理各類退稅及退費合計3938萬元,其中社保費490萬元、增值稅2805萬元。重點行業如製造業退稅金額2116萬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515萬元。為28戶次納稅人辦理出口退稅2052萬元,為一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423萬元,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資金「活水」。
不誤小康
鄉村振興助推「雙勝利」
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羅定市嚴格落實醫療、教育、住房等兜底政策,通過「四個聚焦」,即聚焦「硬任務」,全面開展掛牌督戰;聚焦「保供給」,因地制宜開展產業扶貧;聚焦「促銷售」,線上線下推進消費扶貧;聚焦「穩收入」,整合資源促進就業扶貧,走出了一條多舉措、有特色、顯效能的脫貧攻堅路子。
目前,33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全市脫貧19638戶51945人,脫貧率98.01%;總體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全市符合條件的27605名貧困人口已全部納入政策性兜底保障;共發展種植各類南藥46.8萬畝(其中肉桂39.3萬畝)、示範基地42個,建立特色產業扶貧基地41個;全市落實幫扶到村項目1193個、到戶項目24萬個,在家有勞力貧困戶參與產業合同籤訂率93%,資產收益參與率97%;全市有意願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業率100%,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14728人,穩定就業率98.47%。
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羅定市還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走好鄉村振興「羅定路徑」。圍繞當好粵港澳大灣區「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推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實現灣區優先供給和農戶效益保障的雙贏,目前已完成9224.14畝撂荒耕地的復耕複種工作,完成總面積的95.49%;生豬總存欄1410957頭,可出欄23298頭,能夠充分滿足本地市場的消費需求,並正常供應大灣區。繼續發揚去年「三清三拆三整治」專項競賽優良率80%的勁頭,防疫期間持續抓好城鄉人居環境,在雲浮市住建局組織開展生活垃圾管理測評(2月)中,羅定市得分在各縣(市、區)排名第一,被抽測評的9個鎮(街)包攬了前6名;日均清運城鄉生活垃圾560噸,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43噸,全面啟動「瀧江碧道」項目建設。深化「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建設,通過150個鎮村電商服務點積極引導農戶、農企及時對接京東、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以「平臺基地直採+直播帶貨」等方式解決防疫期間部分扶貧產品滯銷問題。
■戰法
1 全市動員
黨委統攬,反應迅速,措施得力
2 全民參與
依靠群眾,方式多樣,策略全面
3 不誤發展
政策應時,指導精準,服務提升
4 不誤小康
聚焦脫貧,對接灣區,振興鄉村
■數讀
●一季度羅定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3%,技改投資增長21.1%。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規下工業企業復工率98.2%。
●目前已完成9224.14畝撂荒耕地的復耕複種工作,完成總面積的95.49%;生豬總存欄1410957頭,可出欄23298頭。
●全市建立「大網格21個、中網格362個、小網格2170個、微網格4433個」,共6986個網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