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景觀理念與實施——上海夢清園和成都活水公園

2020-12-23 LAC景觀網

「活水」景觀理念與實施——上海夢清園和成都活水公園

member 2006-07-28 來源:景觀中國網

「活水」景觀理念與實施——上海夢清園和成都活水公園

  1998年,佔地2.4公頃的成都活水公園在府南河邊落成,不僅開闢了國內活水公園的先河,而且當年就榮獲世界城市水岸設計和保護評比的第一名。今年盛夏,佔地8.6公頃的上海蘇州河畔的夢清園開放,為申城的夏日帶來了一絲清涼。媒體普遍採用「申城首座活水公園」對上海夢清園進行宣傳。

這兩座公園在眾多城市公共綠地中倍受關注,是因為它們都運用了生態理念,圍繞著水做文章,讓城市中人和自然的河流重返和諧。在8月的烈日下,我們有幸走訪了這兩座公園。下面,我們將著重比較和分析這兩座公園的「活水」思路和實施效果。  

在生態上活水

成都活水公園的生態淨水系統流程清晰。先抽取府南河水,注入400立方米的厭氧沉澱池,經過沉澱後的水依次流經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養魚塘、氧化溝等水淨化系統,使之由濁變清,最終重返府南河。整個淨水系統和帶狀公園用地緊密結合,主題鮮明。上海夢清園則更進一步,不僅構建了一套生態淨水的系統,而且又增加了一項新功能,那就是國內首座合流制排水系統調蓄池。以前,衝刷路面後夾雜著大量汙物的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蘇州河,嚴重汙染蘇州河水。現在,在夢清園的地下建成了一座3萬立方米的雨水調蓄池,有效容積達2.5萬立方米。江蘇、萬航、葉家宅、宜昌四座泵站所轄區域內的初期雨水均被截流,通過管道匯入該調蓄池。雨水經過沉澱、過濾後再排放到蘇州河中。此外,夢清園中還設置了採集太陽能和風能的裝置,為水泵提供部分動力,蘊含生態意義。

在景觀上活水

從兩個方面進行比較,一是生態淨水流程中的水景;二是濱河水景。從生態淨水流程中的水景而言,成都活水公園在生態淨水流程中突出了自然的動水景觀。在一次性將河水抽入厭氧沉澱池後,水一直順著地形依靠重力流淌,不再藉助其他人工手段,設計師將水流量控制得很小,從而確保貫穿全園的一脈活水終年流淌不息。整個淨水系統雖然自然、恬靜、謙遜,但流水的靈氣依然使生態淨水的精神洋溢於全園。上海夢清園則結合各淨水環節,營造了臺階溼地池、瀑布涼亭、空中水渠、蝴蝶泉、星月灣等水景。各處水景富有匠心,但卻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整個淨水系統很難保持連續的動水景觀。除了最開始從蘇州河抽水外,從臺階溼地池到瀑布涼亭,再到空中水渠需要用水泵兩次提水。而且很多過水斷面較大,要保持「流水不腐」的景觀就需要較大的流水量,維護運行成本很高。因此,淨水系統各環節常常會處於分離的斷流狀態。二是這些水景總體感覺人工味偏重。比如瀑布涼亭區段中,建築佔了主導地位,一旦水泵不運行,瀑布立即消失,水池更成了建築的配景。臺階溼地池的擋牆實地感受效果也不理想。而且,由於各環節水景風格各異,影響了整個生態淨水系統的景觀連貫性和主題的突出,有些喧賓奪主。

從濱河水景而言,成都活水公園在府南河之濱採用了挑水木樓、水力水車、護欄堤岸、不設護欄的親水草坡堤岸和親水臺階堤岸、碼頭等形式,人與水的關係變化多樣。濱水帶的很多區段能隨著水位的漲落而發生變化,讓人注意到河水的自然變化。上海夢清園的濱水帶除了運用上述堤岸形式外,還營造了一大一小兩座島嶼,大魚島可以登臨觀水,小魚島則可望而不可及,豐富了濱水景觀元素,為遊人創造了更多樣的親水體驗。此外,受到蘇州河已建景觀帶多起溺水事件的警示,夢清園更注重安全性,在親水草坡的下部安裝了防護欄,沿河設置了救生器材。這一點很值得成都活水公園借鑑,如果景觀和安全不能兩全,應以安全為重。

成都活水公園與上海夢清園的景觀相比,無論是整體還是細部景觀,均顯得更加貼近自然。也許夢清園表現的正是海派園林的特色,適合大上海的城市氛圍。但是,基於上海中心城近年來大中型公共綠地的建設情況,筆者認為上海今後的綠地建設更需要在自然和野趣上多作探索。夢清園本來有較好的自然條件,進行了嘗試,但遺憾的是突破不大。上海中心城的待建公共綠地已經很少,大中型綠地更少,而且動遷的經濟和社會成本屢創新高,應該珍惜每一次機會為上海公共綠地增添多樣性和創造性的作品。  

在行為和觀念上活水

人與水的接觸是兩者和諧的前提。成都活水公園中特別吸引人的是一系列富有藝術魅力的臺階狀水流雕塑盆和一些水口,不僅讓遊人駐足,而且孩子們會開展很多與流水相關的活動。比如用手去堵水口,或是在最上一級水流雕塑盆中各自放下漂浮球,看誰的球最快漂下水盆臺階等。在上海夢清園中,水同樣吸引遊人俯身掬水,臨水濯足。在引蘇州河水入沉澱池處,設置了人力汲水車讓遊人參與。在園中設置大量霧噴泉讓遊人穿行於水雲間。當然,要提高人與水接觸行為的數量和質量,夢清園還需要改善動水景觀的質量。

人與水的和諧關係本應是社會常識,也應是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基本原則之一。但是從整個社會和業界的現狀來看,還相去甚遠。所以,這兩座公園被譽為「示範性工程」。既然是「示範性工程」,就要讓每一位遊園者理解和樹立保護水環境的觀念。公園中生態活水的內容比較直觀的是用圖文點題。成都活水公園設牌對淨水各環節加以說明,並圍繞圓柱狀的沉澱池設置了科普環廳,介紹活水流程乃至整個府南河的生態改造工程。夢清園將原上海啤酒廠的歷史建築進行保護性利用,建成上海水環境治理的展示中心,歷史保護和環境保護並舉,獨具一格。公園不是學校,「寓教於景,寓教於樂」是更具吸引力的環保宣傳方式。成都活水公園參與性很強的動水景觀就成功地讓遊人關注水、接觸水、珍愛水。上海夢清園中的調蓄池隱藏在地下,設計師巧妙地用一組優美曲動的通風管雕塑吸引遊人的目光,更令人驚喜的是,我們可以在管口聆聽來自地下的深邃雨聲。從看到聽,再到想,這就是富有創意的「寓教於景,寓教於樂」。  

比較這兩座公園,旨在探討如何在景觀規劃設計中更準確地把握和貫徹「活水」理念。當然,也是進一步向社會和業界宣傳這兩項景觀作品所包含的環保觀念和實踐。中國的「活水」事業任重道遠,只有當環保觀念真正深入人心,當成都活水公園和上海夢清園也稱不上是「示範性公園」時,人與水才能逐步走向和諧。 

  •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上海首個活水公園夢清園明起免費開放
    東方網7月9日消息:明天,坐落在江寧路橋邊的上海第一個活水公園"夢清園"將向市民免費開放。那麼活水公園究竟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一起去先睹為快。   夢清園是蘇州河畔最大的親水綠地,佔地8.6公頃,有1000米長的親水岸線。公園引入蘇州河水,形成「蝴蝶泉」、「星月港灣」等多處水景,活水公園因此而得名。
  • 活水公園:用植物激活「死水」(圖)
    活水公園「成都真身」  日處理汙水300噸  活水公園的「真身」位於成都市內的府河邊,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綜合性環境教育公園。公園於1998年建成,面積達2.4萬平方米。據了解,活水公園是整個成都市的「綠肺」之一,曾榮獲過多項國際環保大獎。  區區一個公園,何以舉世矚目?原來,它除了景觀一流之外,還有環保的功能———日處理汙水300噸。
  • 年輕的眼睛看世博:成都案例館城市中的活水公園
    7月22日,潘寫在上海世博園成都案例館的活水公園參觀。水流淙淙,鳥語花香,木房水車,這裡就是成都案例館的活水公園,它位於上海世博園城市最佳實踐區,是一座以水保護為主題的城市生態景觀公園。公園可以對社區和公共空間的雨水和汙水進行有效收集,通過生物自淨功能進行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向人們展示被汙染的水體在自然界由「濁」變「清」、由「死」變「活」的過程。盛夏時分的成都案例館活水公園環境優美,清新靈動,水池裡的荷花在微風的吹拂下,婀娜多姿。各種植物劃片分布,收集水緩流其中,經過自然淨化後逐漸變清。
  • 成都活水公園活水受汙染? 第三方檢測稱合格
    《20年來首次遭遇意外跳閘 活水公園活水變「墨水」》追蹤  春節期間,上海遊客李小姐慕名前往成都活水公園參觀,卻被黑乎乎的水色嚇跑。經調查,原來是活水公園的電兩次遭遇半夜跳閘,影響抽水所致(本報曾報導)。  針對公眾關注的「水質是否受到汙染」這一問題,活水公園於2月15日上午取水送往第三方檢測。
  • 成都活水公園融入"雨水"概念 構建海綿城市展示公園
    8月4日,記者從成都市發改委獲悉,《活水公園海綿型公園改造項目建議書》已經獲批。作為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綜合性環境教育公園,已經運行了近二十年的活水公園將增加新的亮點,改造內容主要包括佔地26000平方米的活水海綿型改造,對破損老舊設施進行修繕,構建海綿城市展示公園,建設海綿城市實驗、試驗基地。活水公園海綿型公園的建成,對於成都建設海綿城市會帶來怎樣的意義?
  • 成都活水公園完成首次大改造 變身「海綿公園」
    成都活水公園完成首次大改造 變身「海綿公園」 2017-07-05 嶽依桐 攝   中新網成都7月5日電(嶽依桐)「以前,活水公園主要是對府河河水進行淨化,現在已經能夠同時對雨水和河水進行過濾淨化。」
  • 旅遊:活水公園——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綜合性環境教育公園
    活水公園位於成都市內的府河邊,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綜合性環境教育公園。佔地24000多平方米。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的小公園,景觀在別的公園你看不到!比較特別。活水公園的市政水淨化工程是很好的環境教育範本。在市中心營景結合水處理,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生態水淨化的過程刺激好奇的人們去探究科學和自然環境的奧秘。林蔭道、茂密的樹,清澈的水、碧綠的草坪,令市民盡情呼吸新鮮甜美的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惠澤。 活水園最重要的使命在於透過每一個設計要素,增強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設計師並不是再建自然,而是將公共環境藝術揉合於保護自然之中.
  • 智能魚池:景觀魚池智能高效生態活水系統
    導讀 魚池淨化系統大的範圍歸屬於水處理,小的範圍屬於景觀水處理,這個很小的領域談不上行業,客觀的說僅僅是個行當吧!
  • 國慶前 成都城東再增7個公園
    和美社區公園:開放型社區公園該公園項目位於東三環成渝立交外,東鄰和錦路、南接凱德廣場、北至摩瑪新城及成都樹德小學,佔地面積約36畝。該公園旨在打造以「親子」「健身」為主題的社區綠地,重點服務周邊住宅、學校及商場的人群,意在營造一個以遊園綠道、親子樂園及運動球場為主體的開放性社區公園。
  • 佔地24000多平方米,國內第一座綜合性環境教育公園,就在成都!
    在成都有一座城市環境教育型公園,可以讓孩子們了解水的流動和自然淨化過程,很有科普意義。公園形狀是一「魚」形,象徵活力和健康,也成了該設計的亮點之一。遊人往往從魚嘴而入,走向魚尾。而沿著河岸又恰好在公園散步,遊賞全景。
  • 做活水文章 做優水生態 一城活水漾宜城
    近年來,以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環境為目標,我市實施了一系列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做活水文章、做優水生態,構建一城活水生態網,還市民魚翔淺底好風光,在宜城大地鋪展一幅水環境治理的美好畫卷。穿山跨湖的安慶市外環北路。
  • 泰興虹橋鎮加快推進「活水」工程
    藉助「活水」工程契機,毗蘆村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確定了「拆除廢壩3處、改涵13處」的施工任務,其中東華生產溝需拆壩2處,改涵3處,目前已拆除兩處,同時將配套實施村組道路改道、河道清淤和廢溝塘填埋復墾工程,目前推進較快。
  • 雪天活水鹽:不是每一種鹽都能叫活水鹽
    原標題:雪天活水鹽:不是每一種鹽都能叫活水鹽鹽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調味品,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時代,很可能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生活在海邊和鹽湖邊的人類先民,在被曬乾的岸灘上發現了這種白花花的晶體,從此,鹽成為人類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馬鞍山和縣大宋村:一灣活水靚鄉村
    今年以來,和縣大力實施農村水系整治工程,按照「有塘必清、有河必連、有水必活」的要求,將水系貫通綜合治理作為最能讓老百姓「可看、可親、可體驗」的民生工程加以推進。 9月份,大宋村農村溝塘清淤活水示範區建設項目開始啟動。步入村口,鏟車、挖掘機、施工隊忙得是不亦樂乎,站在一旁的香泉鎮統戰委員張衛華,也沒閒下來,幾乎天天都到大宋村打卡報到,具體負責現場施工和安全管理。
  • 成都城北開建海濱公園 面積相當於4個人民公園
    市民盼 26支壩壩舞隊伍為場地發愁  「三環青龍片區現有成都動物園、昭覺寺等,但沒有一個大型公園,姐妹們只能跑到成綿立交橋下的空地鍛鍊,我們建議修個公園。」像家住青龍街道藍光·COCO國際的63歲居民周秀芳這樣的訴求,成華區青龍街道收到過不少。
  • 【音頻】《活水》(張家坤)(中國版的《荒漠甘泉》)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7至38)靠著主的恩典,作者將十餘年來在安靜中從主所領受的,選出三百六十六篇的記錄,匯集成冊,以應聖徒的需要。定名為《活水》,是取意於活水的江河與主所賜的活水。(約七37,四10)。
  • 白河新添一公園?!不不不,不僅僅是公園
    長這樣↓你覺得這是公園?對是公園~但不是普通的公園~這是專「吃」汙水的「活水公園」!!害,這東西真不讓人喜歡(仙女嘆氣)汙水臭臭的黑黑的難聞又不美觀這可愁死人了活水公園對這汙水可沒在怕的!為了改善白河水質以及兩岸沿線的生態環境承載著全區人希望的「活水公園」來了!
  • 白河新添一公園?!不不不,不僅僅是公園~
    對是公園~ 但不是普通的公園~ 這是專「吃」汙水的 「活水公園」!! 汙水??? 害,這東西真不讓人喜歡 (仙女嘆氣) 汙水臭臭的黑黑的 難聞又不美觀 這可愁死人了 活水公園對這汙水可沒在怕的!
  • 成都城北開建"巨無霸公園"供22萬市民休閒
    成都城北修建海濱公園,5年前就有風聲了。當時一些人還因此在附近買了房。日前,記者從成都成華區國投公司獲悉,現在大家期待的海濱公園一期終於開建啦,預計10月底竣工開放。   引東風渠活水   最快10月底對外開放   日前,記者在位於成華區青龍片區的海濱小學附近看到,40多名工人戴著安全帽正在對地面進行清理,4臺挖土機平整著土地,20臺土方運輸車來回運輸土方。藍色的圍擋已經將現場圍了起來,圍擋上印著彩色的施工圖。
  • 有死水與活水之分的壬水,在看八字時需要注意的技巧和理念
    斷壬水日主的時候,必須得區分壬水的特質,壬水本是大河之水,萬裡奔騰之勢,但不是每個壬水日主都是這樣的狀態,這裡必須要有一個核心的概念,那就是水也分死水與活水。死水是不具備奔騰之性的,且死水不怕流絕,大運走死絕之地,反而問題不大,但活水卻不一樣,活水具備奔騰之性,且為人善變多疑,有很強的投機性,這樣的活水大忌流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