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熊芳雨9月21日報導: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近7年來,首次系統梳理並對公眾展示館藏作品展——「客人的到來」。舉辦了那麼多展覽的PSA,又有哪些館藏呢?記者看到,此次展出了近40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總計60餘件作品,內容涵蓋影像、攝影、繪畫、雕塑、裝置、文獻等多種形式。
乘扶手電梯上到二樓,一間位於PSA2樓平臺的「開放庫房」,將平日身處幕後的藏品庫房推至前臺,使大家得以從藏品照料、復原、運輸、研究等多方角度走近藝術,近距離感受作品在展示之外的另一種狀態。和慣常的展示空間不同,展品被置於一個用於儲存的環境中。雷姆·阿爾卡迪(Rheim Alkadhi)的影像《午夜計程車》直接投屏在一塊木板上,影像中原本擁有的某種「私密性」被庫房式的環境所衝淡,而摻入了新的意義。一些木箱上印有「小心存放」的標誌,關於藏品信息的清單則被釘在箱子外。
據悉,參展藝術家包括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蔡國強、大同大張、黃永砅、李山、羅曼·辛格那(Roman Singer)、Superflex、沈遠等等,PSA負責人表示,「客人的到來」意味著不同的藝術家作品來到博物館後成為主角,由此而串聯起整個展覽。
7年來,PSA一邊展覽,一邊收藏,一邊研究,從0起步,共策劃了80餘個展覽,收藏當代藝術藏品140餘件。此次展出的作品中,90後藝術家胡為一的畢業作品《低級景觀1》也在其中。這是他2013年中國美院畢業時的設計的裝置藝術,由一個實時拍攝的微型電影片場構成,胡為一在一個舊皮箱中安裝了7個針孔攝像頭,它們持續地在軌道上近距離拍攝物體,並將拍攝的圖像實時顯示在不遠處的屏幕上。
胡為一告訴記者,年輕藝術家能進入公共機構被收藏展覽,對健康的藝術生態有很大幫助。「國內公共機構有些是跟隨市場的價值來收藏,這樣的話年輕藝術家很容易被打壓。如果能從作品核心價值來考量,關注到更多年輕人,整個藝術生態會激勵更多從業者。」胡為一說。
建館7年來,PSA總參觀人數從20餘萬上漲至60餘萬人次。館長龔彥在開幕式上表示,未來將立足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系統性收藏,主動與藝術家溝通協調,通過一個個案例將收藏體系建立起來。「當以後回顧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時,希望可以看到一個整體的中國當代藝術史。」她說。
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