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產後最重要的任務是身體恢復,這應該是常識性問題。而且,產後身體虛弱,還要照顧孩子,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每天做想做的事情,莫過於好好休息了。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媽媽都這麼謹小慎微、虛弱不堪,總有個別媽媽做的事情特別出挑,讓人意想不到。
在瀏覽消息的時候,看到一個粉絲朋友的提問,她說:生完孩子三個月,發現又懷孕兩個月,我要生下來嗎?
掐指一算,產後3個月,懷孕2個月,這不就是剛出月子就開始過夫妻生活了嗎?不知道是身體恢復得太好,還是雙方急不可耐。導致這樣的結果,也只能是自作自受了。
01剛生完孩子就懷孕,對三方都沒有好處
在國內素來有坐月子的習慣,坐月子的傳統時間為30天。30天後,很多媽媽解禁,在衣食住行方面猶如回到生孩子以前,不再那麼重視。
豈不知,坐月子實際是產褥期的一部分,為了幫助子宮和身體有效恢復到孕前狀態,需要特別注意一些事項。產褥期的實際時間是6周左右,大約是42天,比30天還要多2周。
坐月子結束,子宮卻沒有恢復。這麼早就懷孕,猶如在貧瘠的土地上再次播種,對土地造成傷害,也常常長不出好莊稼。
對產婦來說:恢復期的子宮遭到破壞,以後可能會留下身體疾病。身體虛弱,照顧大寶已經精疲力盡。再懷孕,出現各種身體不適,產婦更是焦頭爛額。
對大寶來說:媽媽懷孕後,必將分散一部分精力給胎兒,時間上不能給足大寶。懷孕後身體受到限制,不能經常抱著大寶,不能給大寶母乳,不能無微不至地照顧大寶,大寶會存在缺愛的情況。
對腹中胎兒來說:子宮並沒有做好準備就迎來小生命,子宮環境不佳,容易導致胎兒流產、早產、發育異常等問題,做不到優生優育,對二寶也不公平。
02流產的風險
既然產後過早懷孕,是三方俱損,那就把孩子流掉吧?也不要著急拿主意,流產的風險也需要了解。
流產分為人工流產、藥物流產、自然流產三種形式,分別會出現下列問題:
人工流產:在做手術時和手術後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比如吸宮不全、子宮穿孔、術後感染、月經失調等等。甚至會出現盆腔炎、不孕、習慣性流產等嚴重後果。
藥物流產:藥物流產出血時間長,很容易導致感染,比如子宮內膜炎等婦科疾病。藥物流產有時候流產不完全,還要做清宮手術,會進一步造成子宮內膜損傷。再次懷孕時容易大出血。
自然流產:如果胚胎發育不良、孕媽媽身體條件不適合胎兒發育,可能會導致自然流產。反覆出現流產情況,會破壞子宮環境,以後再孕困難。
流產並不是一流了之,而可能會給寶媽帶來無盡的煩惱。所以,輕易不要選擇流產、也不要故意導致流產,在流產前三思而行。
03孩子要不要生下來
那最好不要流產,就是要讓孩子生下來了?也不盡然,還要看具體情況,選擇最有利於寶媽和孩子的方式,儘量做到圓滿。
1、身體是否允許
生孩子有兩種分娩方式,一種是順產,一種是剖腹產。如果是順產,身體沒有傷口,接下來孕育好孩子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剖腹產,傷口還沒有徹底恢復,在懷孕期間可能會出現子宮破裂的情況。具體能不能生下這個意外中的意外,要諮詢專業的醫生,看身體條件是否允許。
2、是否有人幫忙照顧孩子
本身要照顧一個幾個月的孩子,現在懷孕,身體不便。既照顧不好剛生下來的孩子,也照顧不好腹中的胎兒。如果沒有人幫忙照顧孩子,還是不要冒照顧不好兩個孩子的風險。如果有人幫忙照顧孩子,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倒是可以考慮。
3、有沒有要二胎的打算
在自己的人生計劃中,是否有要二胎的打算。要二胎會面臨一些現實問題:
經濟負擔加重,大寶和二寶的關係不好處理,照顧孩子時不能做到均衡分配時間,教育孩子更加吃力。
如果經濟條件較好,有信心解決即將面臨的問題,則可以繼續妊娠。如果經濟條件不好、不想花費力氣教育孩子,還是免談吧!
04給產後媽媽的忠告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寶媽產後知識的不足,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產後子宮恢復期,如果處理好脫胎換骨,處理不好前功盡棄。媽媽們一定要記住這幾個忠告。
1、夫妻生活的時間不易過早
從身體恢復的角度來說,產後身體各器官遭受創傷,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子宮的恢復時間為6-8周,這個階段內不能進行夫妻生活。
即使過了6-8周,也不要操之過急。還要看惡露是否完全排乾淨、體力是否恢復正常、傷口是否完全恢復、身體沒有痛感等等。寧可晚一個月,也不要早一天。
2、沒有月經也會懷孕
有人認為哺乳期,身體會分泌催產素和催乳素,對卵巢功能有抑制作用,卵巢不會排卵,不會來月經,所以不會懷孕。
但是每根的情況並不同,有的在出月子前後,卵巢就會排卵。如果這時進行夫妻生活,則容易導致懷孕。要知道卵子的排出在月經來臨之前,可不要被沒來月經的假象欺騙。
3、注意休息,堅持給寶寶母乳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世衛組織、美國兒科學會、我國的母嬰保護組織都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有條件的可餵到2歲。
如果懷孕,母乳產量和質量會下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不能保證寶寶強大的免疫力。所以要想給予孩子最好的,就不要著急懷孕。
05結語
生完孩子不久就懷孕的現象比較常見,是媽媽們大意所為。雖然出了月子就懷孕的機率比較小,但也不要心存僥倖。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給孩子最好的,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吧。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