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廚房的櫥櫃打得越多,它的收納能力就越強嗎?
答案:並不是!
如果我們家裡的櫥櫃內部格局規劃不恰當,不但裝不了過多的東西,反而會成為雞肋。
市場上最常見的這種「傻瓜式」平分櫥櫃的布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等真正用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想放的東西一個也放不進去,只能放一些小的東西一點也不人性化,隔板的存在反而限制了櫥櫃的儲物量。
接下來隨著小白一起來看看那些令人頭大的雞肋櫥櫃設計,防止大家再次入坑。
我們往下看~
王女士的麻煩
這件事情發生在去年的8月份,生活在成都的王女士,也跟大多數的業主一樣,遇到了櫥櫃利用不當的問題。
王女士在家裡是一個美食達人,喜歡自己在家裡給孩子和老公做一些各種各樣可口的美食,王女士所用到的調味品和一些特色底料也相對較多,就在自己剛用不久家裡的新廚具以後,發現在東西的拿取上以及買到的食材收納上操作起來一點也不方便。
櫥櫃與其隔板之間的距離太過於遠,所用到的的調味品所佔柜子的高度卻只有一層的三分之一,在多出來的這部分空間裡,想擺個瓶瓶罐罐都成了一個問題,就在這無形之中浪費了一大部分的儲存空間。
為此王女士為了能將東西裝下,將地櫃也做到底部,因為這樣很多東西就可以如願的擺放進去了。
但是偏偏又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當再去取東西的時候,發現地櫃裡面空間做的太過於深,導致後來每次拿東西時候都要蹲在地上把手伸進去挨個的摸索,如果確實找不到就只能把頭探進去找。
沒有辦法,為了方便王女士只好在網上買了各種臺面的置物架,把自己經常用到的一些東西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雖然說後面那東西也方便東西也能很快速的找到,但是時間一久表面積累下來的灰塵也和油漬也越來越多,自己施展廚藝的空間也隨之減少……
小白相信不止只有王女士有同樣的遭遇,很多時候我們在選擇裝修時只會一門心思的想著怎麼去把它裝好,可是偏偏在實際的越用過程中有不大不小的麻煩(就連找個東西都很困難)。
今天小白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雞肋櫥櫃的補救措施,同樣也適用於待設計櫥櫃的家庭,希望通過這些妙招能夠讓你的櫥櫃收納空間翻倍~
怎麼規劃能夠高效利用?
我們每個家庭的設計風格都不一樣,那為什麼明明按照自己意願設計的櫥櫃自己最後還不滿意呢?
①抽屜大該怎麼辦?
我們常見的抽屜收納方式是最為居多的,一般大部分的家庭都採用兩層抽屜收納,那為什麼還有一大部分的用戶叫苦呢?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廚房的櫥櫃面積過大,雖說可以放不少的碗碟,但是一旦沒有稍加整理就會變得亂七八糟,想要拿個盤子還得從中摸索半天翻個底朝天,特別費勁。
小白的補救妙招:搭建隔斷式分離
我們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也不用太過於煩惱,如果說真的佔用了空間也沒有辦法更好的利用起來,我們可以這樣做:在抽屜底部搭建一層洞洞板或是安裝一組碗碟架。這樣的好處不僅僅能夠起到固定碗碟的作用,有可以達到通風瀝水的效果,避免了櫥櫃因為沾水長時間不乾燥而引起發黴。
②隔板的空間浪費了咋整?
小白相信絕大部分的業主可能都像王女士家裡這樣,廚房裡的柜子很多,卻不知道柜子裡的隔板是最容易讓一個小的儲存空間固化的。
它不像抽屜那樣實用方便,而且頂部的空間基本上都會被浪費掉。
小白的補救妙招:使用多拉層代替
我們其實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花一點小的時間將原來原有的固定隔板拆除,制定一個多層櫥櫃拉籃。
提前把櫥櫃的尺寸量好,然後再去根據尺寸的大小定製相應的拉籃:
一般比較常見的拉籃分為三層,一層放置使用的道具和菜板,二層放自己平時常用到的調味品,三層就放置一些保鮮盒等。
拆除後的隔板做了拉籃分類,不僅僅是局限性的空間可利用性大幅度提升,再也不愁在炒什麼菜時候到處去翻調味品了,整齊的擺設一目了然。同時也「拒絕」了油煙和灰塵的幹擾,不用再去擔心彎腰探頭翻箱倒櫃的找東西了。
③水管道佔用櫥櫃咋整?
我們平時在用到的洗菜水池下方,櫥櫃裡都會有各種水管、水閥、甚至有的還有水錶。導致90%的業主在這片區域的規劃上都採用「放棄」的態度,一般都是在這樣的地方放一些不常用的雜物。
話說回來,這些空間換做是小白,那能利用起來就肯定利用起來了。
小白的補救妙招:選購可組裝收納筐
我們其實可以很好的將水池下方的空間合理的利用起來,還別不信~
我們可以在網上或者店鋪裡面去買那種可以抽拉的收納框或者收納盒,將原本「雞肋」的空間活用起來。
因為大多數的家庭櫥櫃內的水管排布是不相同的,從而就會導致櫥櫃下方的空間大小也會不一樣,包括深度和寬度,這個就需要我們自己去量身定製了(根據其實際的大小購置不同大小的收納盒)
小白總結
其實我們家庭中關於櫥櫃的設計,我們可能利用到的空間真的是少之又少,包括一些設計的不人性化導致炒菜時手忙腳亂的去找調味品非常的麻煩。
看完今天這篇「收納翻倍」的設計小妙招,你又學會了多少呢?
最後,希望今天小白的文章能夠給您的家庭帶來幫助,一直聽說長得好看的人都開始點讚收藏轉發了。(說的就是你)
好了,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