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發改委窗口工作人員 韋媚媚
一、鍾情「學習強國」,漸成忠實粉絲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伴隨孔子這句話,不知不覺中使用「學習強國」APP已近兩年。
剛開始的時候,由於工作繁忙,並沒有把它太放在心上,只是每天堅持學滿積分即可。後來漸漸發現,這是一個知識和思想的寶庫,裡面的內容應有盡有,要聞、新思想、黨史、經濟、文化和教育等盡收眼底,猶如百科全書,絲毫不亞於現在流行的任何一種學習APP,而且還是免費的。我深深地被它豐富的內在吸引了,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甚至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現在我成為它的忠實粉絲,每天都樂於與它相伴,而不再刷抖音、快手。
「學習強國」就像移動式的充電寶,讓我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每天早上起來,在刷牙洗臉的時候,先點開聯播頻道,了解國內外新聞;乘坐地鐵的時候,聽聽電臺板塊的音樂、詩文,或者看看人物故事,放鬆心情;午間休息之前,和同事一起做做每日答題、挑戰答題,形成你追我趕、熱火朝天的氛圍,我們對這種過五關斬六將的快感甘之如飴;晚上陪孩子的時間,聽聽小喇叭裡的繪本和成語故事。隨時隨地的學習方式,讓碎片化的時間得到高效利用,精神糧食得到迅速補充,使人每天都是元氣滿滿的,精神不再空虛。
二、「學習強國」為思想充電,激發戰鬥能量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武漢過年前夕按下「暫停鍵」,進入「戰時狀態」。病毒來勢洶洶,我們不能返鄉和親人團聚,只能隔離在家裡,看著每天疫情加快蔓延,新增確診人數飆升的數據,內心是恐慌、焦慮的。
在這至暗時刻,「學習強國」好像一道光照進我的心田。它發布了很多與抗疫相關的新聞: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告訴大家「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還親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鍾南山院士84歲重披戰甲,一邊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來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徵;來自全國的數十支醫療隊數萬名醫護「逆行者」晝夜兼程,馳援湖北,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全國各地人民用各種愛心方式為武漢加油.我被這種大愛精神深深地感動著,熱淚盈眶。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關鍵時刻,是「學習強國」在思想上極大地鼓舞了我。它指出,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帶頭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帶頭參與保障服務工作,團結一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下,我肩上的擔子很重,但作為一名黨員,危急時刻不能只有「小我」,不能忘了入黨的初心,必須選擇挺身而出,勇於擔當,有所作為。我雖不能像醫生和護士那樣衝在最前線,但內心一樣的熱血澎湃。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努力保護自己的家園,守護自己身邊的人,親手譜寫最美的青春。在政府的號召下,我二月份第一時間下沉到社區,加入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臨行前,我把孩子親了又親,跟家人交代了很多,義無反顧走出家門。我穿起防護服,戴起口罩、護目鏡和手套,在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勇往直前。在獵獵寒風中,我勇敢地深入小區內部,給居民測量體溫,指導他們掃健康碼等,為社區百姓的安康保駕護航。
三、學用「學習強國」,為審批提質增效
「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從實踐起步。」 「學習強國」現在成了我們最重要的學習陣地,很多工作上需要的資源恰好藏在「學習強國」各個板塊裡,巧學巧用,可以為我們行政審批服務窗口的日常工作提質增效。
作為一名窗口基層工作人員,經常要寫總結、報告,那就要及時了解黨的新思想、新理論,把握政治的方向盤,而「學習強國」裡最新的政策方針就能給我很多啟發,細到詞語的用法、行文的方式都能找到範例,讓我的工作更加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疫情期間,「學習強國」也為我們的工作打開了新思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APP上發布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依託網上辦進一步做好政務服務工作減少群眾跑動的通知》,要求最大程度降低辦事企業群眾交叉感染風險。我們為方便企業群眾辦事,認真研究並靈活運用審批政策,依託湖北政務服務網和審批平臺,堅持審批「不打烊」,採用「不見面」、全程網上辦的審批方式,讓企業「零跑動」,努力做到審批服務工作不斷檔;同時,及時開通審批綠色通道,進行特事特辦、快辦,對武漢市千子山循環經濟產業園醫療廢物處理廠項目、諶家磯環衛服務站等涉及防疫工作項目開通綠色通道,採取先行給予項目代碼後由企業補充材料、補錄立項審批資料的方式,確保項目儘快推進。
感謝你,「學習強國」!你是我們指尖上的「充電寶」,你給我們帶來許多幫助,幫助我們用實際行動推進復工復產復市,乘風破浪、砥礪前行,助推武漢經濟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