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的交互一直是個問題。偉大如蘋果,推出了手錶界的翹楚Apple Watch,也沒能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它用Taptic Engine為輸出端給出了一些很不錯的參考,但是輸入端仍然是空白。
其實不止是手錶,所有可穿戴設備幾乎都存在這個問題。從PC、手機到這些新生設備,人們遇到的最大的一個變化是:文本在可穿戴設備裡幾乎失效了。比如,想在手錶上打字發簡訊大概就是個笑話。
不過,還是有人認為在智能可穿戴設備上輸入文本是可行的,關鍵在於能否找到一種合適的輸入法。折線筆畫輸入法的創始人王建勤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答案。
折線筆畫輸入法的原理是這樣:
根據每個折線段的方向角度進行分類,並建立起每類折線與輸入字符之間的對應關係。在用戶劃出特定類型的折線筆畫後,系統根據折線各線段的方向角度判定出折線類型,再通過檢索折線類型與字符間的對應表,確定折線筆畫對應的字符、指令並完成輸入。
例如,由兩段有向線段組成的折線,第一段有向線段選取「 」、「 」、「 」等八個方向,第二段有向線段選取與第一有向線段0 、90 、180 、270 四種夾角的方向進行分類,理論上有8 4=32種不同組合的折線類型,可與26個英文字母及其它控制字符建立對應關係。
王建勤告訴36氪,這種輸入法的優勢在於一個折線動作就可以直接輸入一個字符,在進入輸入狀態時屏幕上還會顯示各字符對應的方位,免去了用戶記憶折線類型與字符之間的對應關係。
由於折線筆畫簡單,只需很小的觸控螢幕空間就可以完成輸入,因此很適合在小屏幕的智能可穿戴設備。王建勤告訴我,除了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電視盒子遙控器等設備是折線筆畫輸入法的另一類應用場景。
對於可穿戴設備的交互問題,儘管很多人抱希望於語音,但我認為,文本作為人們使用起來最舒服的一種方式,還是有很多語音無法替代的天然優勢。而折線筆畫輸入法的原理其實還挺妙的,和我們之前報導過的8pen有異曲同工之處。不同的是,8pen用的是手勢加圓圈,折線筆畫輸入法用的是線段。
除了這兩種方法,美國卡內基米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種名為ZoomBoard的輸入方式,用戶需要先點擊字母所在的大致位置,然後該區域會被放大,用戶則可以正確點擊到該字母。Fleksy鍵盤輸入法則提供了QWERTY虛擬全鍵盤,當用戶點按界面上的輸入框時,鍵盤會自動彈出。Minuum輸入法除了全鍵盤外,還支持三行按鈕排版和單行按鈕排版,以節省鍵盤顯示空間。微軟此前也曾推出過一種適用於搭載Android Wear智能手錶的手寫鍵盤,支持320x320的正方形屏幕和Moto 360錶盤。
目前,王建勤已經為折線筆畫輸入法申請了相關專利,同時他也在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郵件聯繫他,240094977#qq.com。
原創文章,作者:R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