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果你有這3種行為,說明你已經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

2020-09-05 心理盧先生


作者:心理師,盧先生

曾經我跟那個她探討過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在孩子犯了很嚴重的錯誤後,適當地讓孩子受點皮肉之苦,也不是不可以的。

而她的觀點卻跟我相反,她認為不管孩子犯任何錯誤,都不應該動手腳,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吵了三天兩夜,誰也不願意認輸,誰都想試圖說服對方。

她的觀點是,應該跟孩子講大道理,但我的觀點是,孩子根本就聽不懂大道理的,對於小錯誤,我自然會講道理,但對於很難原諒的錯誤,我認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如果孩子能聽懂道理,說幾句話就不犯錯誤了,那麼還要少兒管教所幹什麼用?如果你跟成年人講道理,他就能不犯法了,那麼,還要監獄幹什麼用?

頭一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個11歲男孩,故意用利器把樓下的50多輛豪車刮花了,間接的讓父母損失了150萬,對於這樣的孩子,你認為講道理有用?


當然,如果不是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誰願意動粗呢?肯定捨不得,但是個別時候,你不動粗,孩子根本不聽啊,所以我覺得,只有讓孩子產生皮肉記憶,孩子才會深刻地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下次自然不敢犯了。

我們吵了三天兩夜,好吧,後來還是我退了一步,我跟她說,就算是不動手腳,其他方面的懲罰還是少不了的,比如罰站之類的。

而她卻還是一臉不服輸的樣子。(雖然她已成為過去,默默傷感2秒)

當然,我的觀點也不是說暴力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而是認為,給孩子陽光快樂的童年沒錯,但同時也要伴有偶爾的雷雨天。

如果狠不下心,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誤,我們都採取軟弱的手段,那麼孩子不但不會吸取教訓,反而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

而且,孩子們還會變本加厲的犯錯誤,這樣,對孩子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那麼繼續回到主題。

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如果你有以下這3種行為,說明你已經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了。

關於巨嬰人,我寫了不下2-3篇文章。

什麼是巨嬰人?

自私自利,全能型自戀,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永遠認為別人是錯的,更有一種病態心理是:你讓我不舒服了,就是你的錯,並且你要圍著我轉,而且,我會經常指責你。

巨嬰人就像嬰兒一樣,你不給他買玩具,他只會認為你是錯的,他永遠體會不到你的感受,那麼所謂的巨嬰人,就是人長大了,但心態卻像嬰兒一樣的成年人。

我想,你肯定不希望你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那樣。


知道了什麼是巨嬰人後,咱們言歸正傳,繼續說教導孩子的3種錯誤行為。

錯誤行為一、狠不下心,明知道孩子是錯誤的,但就是忍不下心管教,孩子哭鬧後,大人馬上妥協了。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懂,可是大部分家長都狠不下心,明知道孩子正在犯錯誤,可就是狠不下心教導,於是孩子長大後自私任性,甚至打罵父母。

你的關愛,並不是對孩子好,而是害了孩子。

我有一個顧客,是一名50多歲開公交車的女士,她曾跟我抱怨說,孩子從小被她慣壞了,從小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結果長大成人後,不但形成了巨嬰人之外,而且還不會自理了。

她兒子35歲了,連自己的襪子都不會洗,從某種方面說,沒有她媽媽,她兒子可能無法生存,這位媽媽很失敗,同時也造就了孩子悲哀的一生。

再比如,有些孩子每次吃飯的時候,就是不正經吃飯,要麼玩會這個,要麼玩會那個,而有些父母明知道是錯的,不但狠不下心管,還拿著飯碗跟著孩子跑,試圖餵孩子。

即使有些父母嘗試管教後,可是孩子開啟哭鬧模式後,父母又心軟了,於是這種行為,一直伴隨著孩子成長後,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孩子會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長大後也是,並且永遠不接受反駁,因為從小到大,父母沒有嚴厲的糾正過他們錯誤,長大後就會以自我為中心,並且不接受任何人的說教,即使自己是錯的。

說不上你的愛人就是巨嬰人,如果他經常指責你,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經常把責任推給了你,那麼就證明,他是一個典型的巨嬰人,這是家庭教育錯誤的方式,造成的結果。

錯誤行為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麼給什麼。

以前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名媽媽領著孩子逛商場的時候,孩子看好了櫃檯上的一架變形金剛,然後伸手指著變形金剛說,「媽媽,我要我要。」

可是孩子的玩具已經很多了,家裡幾乎堆滿了,媽媽也知道不能再給孩子買玩具了,於是說:乖兒子,家裡的玩具已經很多了,等過段時間媽媽再給你買好不好?

誰知,孩子發現媽媽竟然敢不順著自己的行為後,便馬上對媽媽做出拳打腳踢的行為,嘴裡還不停地說,壞媽媽,你是壞媽媽。

然後,直接往地上一座,開啟嗷嗷大哭模式,媽媽本來想教育孩子,結果看孩子哭了,於是又心軟了,最後還是給孩子買了玩具。

這種教育方式,不但會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更會把孩子養成危險人格,當孩子習慣了索取後,一旦你不能滿足他,那麼,孩子可能就會對你做出過激行為。


如上面案例的孩子,媽媽沒給他買玩具,便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那麼等孩子長大後,如果媽媽不能滿足孩子,那麼可能就不是拳打腳踢這麼簡單了。

以前聽客戶說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名25歲的男孩向媽媽索取錢財被拒絕後,於是便把媽媽打成了重傷,就差拿兇器了。

當一個人常年接受一個人的好,當被停止後,那麼這個人不但不知道感恩,而且還可能會露出獠牙。

一切都是心太軟,也是咎由自取。

錯誤行為三、過度縱容孩子,指使孩子,教孩子歪門邪道,打架罵人。

孩子從小到大,從小學到大學,跟同學難免有些磕磕碰碰,或者口角之爭,然後有些父母在這一塊的教育方式,卻有些過於激動。

他們會對孩子說:兒子,誰欺負你,你給我往死裡打回去,別怕事大,出事了爸媽給你兜著。

孩子被灌輸這樣的理念之後,會產生兩種心理。

1、孩子會越來越無法無天,目中無人,反正有父母撐腰。

2、孩子們真的會不計後果,按照你交代行事。

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真的把同學打傷了,給父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這種案例數不勝數,每一個敢做過分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為他撐腰的父母,雖然這句話不包括所有孩子,但至少佔比在50以上。

終上所述,3種錯誤的教育方式,不僅會讓孩子成為巨嬰人,更會毀了孩子一生。

正確的教導方式是,你要在孩子的世界裡,創造大部分的陽光明媚,並偶爾伴有雷雨大風。


就拿我身上的案例說事吧。

年輕住寢室的時候,有個同事有半夜11點唱歌的習慣,不僅打擾了我的休息,也已經打擾了鄰居。

對於這件事,我跟他心平氣和地說了很多次,可是他就是不聽,不長記性,白天答應好好的,然後晚上繼續唱歌。

這個時候,我知道,他可能有巨嬰的心理了,於是有一天,針對這件事,我劈頭蓋臉地呵斥了他一頓,表現出很憤怒的樣子,這回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今以後,晚上再也沒唱過歌。

成年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如此,所以,適當地給予孩子一些教訓,對孩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當然,我的觀點並不是讓你成為一個暴力的家長,而是讓你不要成為明知孩子是錯誤的,還縱容孩子的家長。

比如,孩子不正經吃飯,你可以把飯桌撤走,等下次開飯在允許孩子吃飯。

或者,孩子哭著喊著要買玩具的時候,你可以讓孩子哭夠了再走。

前提是,你要狠下心,雖然嚴厲管教的時候我們也有些於心不忍,但我們要知道,這是為了孩子好,不想讓孩子成為巨嬰人,就要軟中帶硬,硬中有柔。



而不是只試圖用說道理的教育方式,當然,如果說道理你的孩子能聽話,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說進大家的心裡去,如果跟你產生了共鳴,或者你正在嬌慣著孩子,那麼我覺得,你應該停止這樣的行為了。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如果你有這3種行為,說明你已經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
    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如果你有以下3種行為,說明你已經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人了。關於巨嬰人,我寫了不下2-3篇文章。什麼是巨嬰人?巨嬰人就像嬰兒一樣,你不給他買玩具,他只會認為你是錯的,他永遠體會不到你的感受,那麼所謂的巨嬰人,就是人長大了,但心態卻像嬰兒一樣的成年人。我想,你肯定不希望你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那樣。知道了什麼是巨嬰人後,咱們言歸正傳,繼續說教導孩子的3種錯誤行為。
  • 心理學:當男人有這3種「行為」,說明他在應付你,尤其人到中年
    心理學:當男人有這3種「行為」,說明他在應付你,尤其人到中年!哈嘍,大家好,你們可愛的小編又來跟大家見面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想念小編呢?反正小編每時每刻的都在想念大家,想必大家都很愛自己的男人,甚至是想通過他每個細微的動作來判斷他是否真的愛你,而不是在應付你!但是當一個男人有了這3種「行為」之後,你就要開始警惕起來了,因為說明他正在應付你,尤其是人到中年!第一種「行為」:跟你談話的時候,眼睛不自覺地往右上方移動!
  • 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巨嬰」的
    該言論引發網友熱議,並認為,父母對成年人的過分溺愛,造成了成年人形成「巨嬰」的心理。在我們的生活中,「巨嬰」一詞也很常見,是人們用來形容成年人過分依賴父母,或者父母過渡溺愛孩子,儘管孩子已經是成人,還把他們當成孩子一樣的對待。那麼,父母是怎麼樣一步步把孩子培養成巨嬰的呢?
  • 心理學:出現這三大特徵,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培養孩子是一門學問,在這條教育之路上,有些家長走得快,有些家長比較慢,有些家長致力於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才,而有些家長則走錯了路。如果出現這三大特徵,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 心理學:如果你有這6種表現,說明你根本不愛自己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如果你中了下面這6種表現,說明在你的內心深處根本不愛自己。(1)你尋求他人的認可。從心理層面上分析,一個人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當自我認同缺失時,我們才會不斷的去尋求他人的關注和認可。你有多依賴他人,就有多不愛自己。
  • 如果你在做事情的時候,容易有這3種情緒體驗,說明你很自卑
    言歸正傳,下面我們就進入今天的主題,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如果你在做事情的時候,容易有下面三種情緒體驗,這可能說明你很自卑:1、做事情的時候,容易有著急的情緒體驗無論是說話著急,還是做事著急,都不是好現象,因為這說明一個人太自卑,自卑容易讓人不適,因為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自卑,這個詞在心理學上可以用另一個詞代替
  • 心理學:當你有下面這個5個特徵時,說明你的心已經老了
    心理學家把人未老先衰的心理行為表現,稱之為「心理衰老症」,如果你中了下面5個特徵,就說明,你的心理年齡已經很大了。當然,競爭會帶來焦慮和痛苦,但是,不經歷這種焦慮和痛苦,那種所謂「平淡是真」的幸福,也不過是種假象。當一個人經歷了充分的競爭,老了以後,當然可以享受平淡是福,但如果你還年紀輕輕,就沒有了競爭意識,那麼顯然,你的心理已經老了。
  • 著名心理學教授:如果有這8大跡象,說明你教育出來的孩子很自卑
    心理學家珀花了五年時間研究心理學的每個領域,以便找到克服自卑和社交焦慮的方法。他總結了孩子過度自卑的八種表現,提醒父母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能滿足於做最好的自己,那就大大緩解了內心的壓力。3、附和順從行為不敢和人對視,小聲膽怯地說,做事沒有自信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社會等級理論」,認為你內心的行為和感受通常取決於你對自己社會地位或地位的看法。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自卑,被人看不起,地位低下,那麼他就會開始表現得很順從。
  • 心理學教授:沒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3種表現,希望你家沒有
    文丨媛媛(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當中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會寄予很多的厚望,然而這樣的厚望如果沒有結合相應的教育和培養的話,再有天賦的孩子也會泯然眾人矣。
  • 塔羅佔卜:人如果有這幾種行為,說明他的情商很低,你中招了嗎?
    塔羅佔卜:人如果有這幾種行為,說明他的情商很低,你中招了嗎?就比如在學校內你有一個玩的很好的朋友,她表面光鮮靚麗,而你很矮很胖長得可能也沒她好看,然後每天都說聽她在你耳邊說,我要是胖成這樣我就受不了了什麼的,這個時候你就會很煩她。這種人往往還以為自己比你高一級,只允許她對你不好,不允許你對她不好的那種,儘管你們關係再好,誰又能天天受得了你這樣旁敲側擊的諷刺呢?你說的時候可能不在意,可是對別人來說這是尊嚴。
  • 巨嬰心理:成年人心智沒有成熟,有2點非常明顯的特徵
    依賴感是任何人的一種特殊關係,如果習慣了一個人的相助以及陪伴,讓你認為自己已經離不開對方了以後,這種表現就是一種依賴。需要說明一點,巨嬰依賴的目標,往往都是自己身邊感情最好的人,即誰讓巨嬰覺得人品好,能給巨嬰安全感,獲得巨嬰的信賴,巨嬰就可能會非常依賴於這個人。這也是不少男人為何會成為「媽寶男」的原因,畢竟他的母親就是他依靠的目標,幫他處理好任何事,而他作為個體的成年人,沒有自己的母親,就沒法自己生活,幹啥啥不成。
  • 巨嬰心理:成年人心智沒有成熟,有2點非常明顯的特徵
    第一種特徵:極端幼稚的思維巨嬰的思維,往往有兩種分析事物的看法,不是好的就是壞的,經常覺得自己就是中心,就和一個孩子一樣,你給我一個好蘋果就是好人,你給我一個壞的蘋果,有問題的,就是壞人。第二種特徵:強烈的自戀和自戀依賴感是任何人的一種特殊關係,如果習慣了一個人的相助以及陪伴,讓你認為自己已經離不開對方了以後,這種表現就是一種依賴。
  • 心理學:拒絕巨嬰心態,你才可以活得更好
    我們在《都挺好》中發現,其實蘇明成也是一個巨嬰,通過討好母親,坐享其成。巨嬰之所以令人討厭,就是因為過於依賴,沒有辦法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面對這一切。我們只有從心裏面拒絕巨嬰的人生,才會做更好的自己。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心理學專家:當出現這十大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名高智商孩子
    根據科學家的測試已經得知智商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而且不單單是由父母所遺傳的基因決定,同時也受後天的育成環境影響,可以說,如果孩子先天智商並不低,然而家長卻忽略了孩子的培養,最終則會導致孩子成為我們熟悉的"方仲永"。然而孩子的智商發育會受到哪些影響呢?家長不妨從下面幾個例子了解一下。
  • 如果你的孩子身上有這3種小習慣,說明家長寵愛過度
    不光這一點,家長要注意,如果你的孩子身上存在著3種習慣,可以就是家長們寵愛過度了,要及時控制自己的行為1.沒禮貌有些孩子在家裡就很沒禮貌,長輩給他端杯水遞個水果啥的他都認為是理所當然,對於那些吃完的果皮果核也是隨手一扔,大人還要跟在孩子後邊給孩子「擦屁股」,然而也換不來孩子的一句
  • 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說明很有數學天賦,家長要好好培養
    無論學文科還是理科,都要面對語數外這三座「大山」。但是語文和外語就稍顯簡單——畢竟只要肯下功夫好好背好好記,就算是考試前磨磨槍,那也能做到「不快也光」。但數學就不一樣了。就算公式記得再熟練,就算題型看著再眼熟,考試的時候他依舊有100種讓你掛科的辦法。這是為什麼呢?
  • 巨嬰心理,才是你家庭不幸的根源
    於是這就能解釋,巨嬰心理的人,為什麼會容易暴怒。那是因為你沒有滿足他全能自戀的設想,他認為你的這道菜做出來應該是這樣的,但你做出來的不是,於是他們會進入到偏執分裂,並且會暴怒。這也能解釋,社會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暴戾。明明是跟你毫不相干的明星的家務事,竟會有人去質問:你為什麼不去死!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有這五種表現,說明你正在培養「高智商」孩子
    孩子的身體和心智發育不成熟,不能時時刻刻都表現出來,這就看父母在平日的生活中,能不能細心觀察並及時發現孩子的「高智商」表現了。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這五種表現,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高智商」孩子。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有這五種表現,說明你正在培養「高智商」孩子
    孩子的身體和心智發育不成熟,不能時時刻刻都表現出來,這就看父母在平日的生活中,能不能細心觀察並及時發現孩子的「高智商」表現了。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這五種表現,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高智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