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這3個方面

2020-11-14 超級奶爸

作為家長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對孩子的智商有著迷一樣的執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超高地智商,但是擁有超高的智商又談何容易。

哈佛大學曾做過智商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孩子的智商天生因素的影響就佔了30%,剩下70%需要靠後天培養才能完成,也就是說後天的培養,要遠比先天的基因優勢更重要。

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教授埃倫·溫納曾在《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一書中提到過:高智商的兒童在6之前就會有跡可循,並且主要體現在這3個方面。

一、好奇心強,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

高智商孩子的孩子往往都會有一顆強烈的好奇心,從而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地去學習、了解自己所不懂的知識,並且這類孩子在學會說話之後,就會想一個小話嘮一樣,跟在父母的身後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對於孩子的問題,家長千萬不要嫌煩,最好要積極為孩子解答,幫助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識,若是觸及到家長自己的知識盲區,那麼家長一定要及時學習。

若是家長因為自己的原因破壞了孩子的好奇心,那麼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孩子的學習障礙,要知道我們想要在這個社會上更好的生活下去,學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好奇心,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從而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二、專注力好,做事嚴謹認真

專注力作為我們人類的基礎能力之一,它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幫助巨大,要知道我們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若是將精力分散去做很多事情,那麼最後很容易導致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

而專注地完成一件事,不僅會大幅提高效率,而且還會更加輕鬆,例如一個孩子上課專注聽講40分鐘的,成績就要比那些只聽講十分、二十分的孩子強,這就是專注力的作用。

美國兒科學會曾在《育兒寶典》一書中說過專注力是構成智力的五大因素之一,因此我們更應該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對於專注力的提升,果兒媽建議家長們試試這套《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專注力訓練》,這是一套在歐洲暢銷了30年的專注力訓練書籍,並被各國翻譯成多個版本引進。

和傳統專注力書籍不同,這套書中不僅有利用交通工具結合數學知識,提升專注力的遊戲。還有「找出缺少的玩具」、「短句記憶法」等等遊戲。一改傳統,一提到提升專注力就是找不同、走迷宮。包含7大類的思維遊戲,300幅精美圖片,400道遊戲題,還贈送200張貼紙。這貼紙可是迎合了孩子的內心,每次拿貼紙作為獎勵特別管用。

非常適合家長在家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使用。

三、身體棒,喜歡運動

知名大腦神經科學家Terrence Seinowski認為:運動和學習一樣是大腦最需要的東西,學習能夠促進大腦生長,運動能夠保持大腦活力,還能加速神經元的持續生長。

通過對兒童大腦的研究發現,當孩子的身體保持一段時間的靜止,流向大腦的血液將會減少,大腦中神經傳遞的功能也將減緩,這只是靜止一會,若是長期靜止不動,對大腦有會產生那些影響呢?答案可想而知。

而當孩子進行運動的時候,會加速血液流向大腦的速度,有了血液中帶來的能力供給,大腦也會更快速的運轉,同時運動時刺激大腦產生的多巴胺、蛋白質等成分對大腦發育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因此適當的鍛鍊之後再學習,往往會事半功倍就是這個原因,勞逸結合也是這個原理,所以家長不要總將孩子關在房子裡,適當的帶孩子去戶外玩耍對孩子智商、大腦的發育都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 5方面
    高智商的寶寶在5歲之前就有跡可循,通過一些行為特點就可以判斷出孩子的智商的水平,看看孩子是否是高智商寶寶,如果孩子呈現出高智商的行為,父母要注意保護好,不要幹擾到孩子,並且有意識做好引導。二、高智商兒童在5歲之前,有這5方面的特徵美國心理學教授埃倫·溫納在《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書中提到高智商的兒童,在5歲之前就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呈現出來,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 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孩子在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5方面
    倘若你家的孩子被認為高智商的孩子,成為了我們口中的「別人家孩子」,家長們臉上可謂長了不少光,而有的家長對孩子根本不了解,只用自己的方法去培養,這樣下去天才也會變成笨蛋的。家長如何判斷6歲前孩子智商高低呢?其實,高智商孩子在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5方面!
  • 哈佛研究:智商高的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這3方面
    其實,孩子小時候出現奇怪的行為,並不是我們眼中的壞習慣,而這恰恰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6歲前就有跡象可循,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 經研究表明: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是在以下方面
    而智商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絕對硬體,心理學專家表示:0-6歲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黃金時代。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力,父母應該抓住黃金時期,多注意孩子的表現。智商的70%-80%來自遺傳,剩下的20%-30%是後天培養得到的。因此,高智商的父母很可能生下高智商的寶寶。兒童在6歲以前正處於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
  • 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這4方面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擁有高智商的孩子,期望他們未來能夠有出息,但孩子智商高低有70%來自於父母的遺傳,剩下的30%則需要後天的培養,所以,如果父母智商都很高的話,那麼很容易生出高智商兒童的。,想要提高孩子智商,我們就要抓住黃金期並努力,俗話說「三歲看老」,高智商的兒童5歲前就有跡可循,我們可以通過孩子的行為特徵判斷智商的高低,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高智商的特徵時,家長不要過多幹擾,而是要好好保護。
  • 研究發現:智商高的兒童,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實,很多家長都像這位寶媽一樣,對自家孩子的一些高智商行為有誤解,繼而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打壓,反而浪費了孩子的好天賦。其實孩子智商高不高,5歲前通過一些行為是可以看出來的。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教授,《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的作者埃倫·溫納,在經過多數研究在書中總結道: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教授發現:智商高的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有個高智商的兒女,基本是所有父母的願望,但高智商談何容易,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孩子的智商高低40%取決於父母的遺傳,60%是取決於後天的培養。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教授,《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作者埃倫·溫納在書中說,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象可循,起碼會在以下方面比較突出:
  • 教授發現:智商高的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有個高智商的兒女,基本是所有父母的願望,但高智商談何容易,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孩子的智商高低40%取決於父母的遺傳,60%是取決於後天的培養。可能很多父母會有疑問,可能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怎麼判斷孩子遺傳智商是高還是低?」
  • 好物分享|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這4方面
    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象可循。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這4方面運動能力運動能力是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的其中之一,孩子的運動能力分為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能力。
  • 哈佛研究發現:智商高的孩子有跡可循,6歲前就在這3方面有表現
    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6歲前就有跡象可循,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人的左腦主要負責語言、邏輯分析、推理、抽象計算、書寫閱讀等功能,因此愛拆東西的孩子往往也會是邏輯思維更加強大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經常體現在學業方面的聰明,更容易成為優秀的學術型人才。
  • 高智商的孩子,6歲前就能看出「端倪」,主要體現在這5方面
    高智商的孩子,6歲前就能看出「端倪」,主要體現在這5方面孩子聰明優秀,智商高是每一位父母的願望,很多家長甚至在孩子剛出生時就為孩子計劃好了一切能夠幫助他們提高智商的方法。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感到很困惑,為什麼自己做出了這麼多的努力,卻不能改善孩子的智力問題?
  • 研究表明:高智商兒童5歲前就有「明顯表現」,主要體現在4方面
    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象可循。心理學教授研究顯示:「高智商」兒童在5歲之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1、語言表達能力科學研究表明寶寶的言語發展過程:1歲會說疊詞,2歲會說詞組,3歲已經可以說簡單的句子。
  • 研究發現:高智商孩子在5歲前就能看出端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不同尋常的專注力研究顯示:高智商的孩子在嬰幼兒階段的4-7個月時的所有的專注力,和7歲後的語言智力是成正比的。2歲的寶寶能達到10-12分鐘;3歲時能達到15-20分鐘。2) 大動作發育超前孩子的運動能力主要體現在大動作的發育上,像坐、走、爬,還有手部和腳部的精細運動等。心理學家Gadner認為:智力體現在多種不同的維度上,其中在身體方面的體現為運動智力。
  • 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在五歲前就能看出來,具體表現在這幾方面
    前不久,有位寶媽來信吐槽,她覺得自己不到7歲的孩子行為怪異,為此感到頭痛。舉個例子:孩子性格沉悶,聽別人說話也不及時回答,總是要等到別人重複幾遍、要生氣時才反應過來;平時說話思想很發散,跟他溝通很辛苦,有種「驢唇不對馬嘴」的感覺;而且孩子很敏感,如果大人說的話較重,他就無法忍受,讓人覺得一個男孩子怎麼能這樣。
  • 教育專家: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跡可循,不必等長大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高智商孩子在小時候有哪些跡象?又該如何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 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跡可循 在央視《非常6+1》的專欄節目「小不點 大能耐」中,著名的「知心姐姐」、教育專家盧勤老師就提到了「超常兒童」的4個特點: 1、思維敏捷 思維敏捷主要表現在「語言智力」方面,孩子說話邏輯性強,與人交流時反應快、對答流利都屬於思維敏捷
  • 高智商的孩子,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若有這3個特徵,別輕易扼殺
    但是這一切等孩子5歲的時候仿佛都來了個大變樣,每次小王下班回家,正想給班級的孩子批批作業的時候聽了小王說完,我們大多數朋友都是哈哈大笑,但是有一位從事兒童教育的朋友卻發現了其中的關鍵點,跟小王說:「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家孩子這是高智商的表現,以後一定會出息的。」
  • 李玫瑾:高智商孩子在5歲前就能看出端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高智商孩子在5歲前就能看出端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 不同尋常的專注力研究顯示:高智商的孩子在嬰幼兒階段的4-7個月時的所有的專注力,和7歲後的語言智力是成正比的。
  • 高智商娃5歲前就能看出來?研究發現:會有3方面的「蛛絲馬跡」
    1) 不同尋常的專注力研究顯示:高智商的孩子在嬰幼兒階段的4-7個月時的所有的專注力,和7歲後的語言智力是成正比的。2歲的寶寶能達到10-12分鐘;3歲時能達到15-20分鐘。2) 大動作發育超前孩子的運動能力主要體現在大動作的發育上,像坐、走、爬,還有手部和腳部的精細運動等。心理學家Gadner認為:智力體現在多種不同的維度上,其中在身體方面的體現為運動智力。
  • 研究表明,高智商孩子6歲前會出現「超前能力」,媽媽要善於發現
    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教授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就提及了兒童智商在童年時期就「有跡可循」,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發覺寶寶的「超前能力」呢?可很快豆豆的問題又冒了出來:「媽媽,你看這個玩具小火車,為什麼老是朝前跑,為什麼不能朝後退呢?」「因為火車有軌道,只能朝前奔跑,如果倒退就不能到達目的地了。」阿嫻儘可能「通俗易懂」地給兒子解釋。「那為什麼不能倒著開呢?」
  • 數學好的孩子,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具體表現在這4個方面
    可見數學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數學好的孩子,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因為它滲透在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如果想知道孩子將來會不會是數學學霸,不妨觀察在這4方面的表現,為孩子的未來做好準備。3-4歲的孩子,如果能將數字與實物聯繫起來,就能證明他思維的靈活性,對學習數學的接受能力很強,對以後數學的學習也能有一個基礎的鋪墊。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這種能力,家長要及時培養,生活中很多小細節都可以作為孩子學習的素材:逛超市時問問孩子標價格的數字,讓孩子讀一下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等,讓孩子能明白處處皆學問的道理,提高對數字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