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點:
1. 氨氣的製取
前面的三篇文章氨1、氨2、氨3,基本把氨氣的性質都涵蓋了,最後我們來聊聊氨的製取。
方法一:加入濃氨水製取氨氣,化學方程式為:
NH3·H2O = △= NH3↑ + H2O
(中間的兩等號和一個三角標,並不是為了卡哇伊,而是不好輸入,要有專門的化學符號生成器,麻煩的很)
可以把固體氫氧化鈉換成生石灰氧化鈣,只要是溶解放熱的或者是能提供氫氧根的都可以:
提供氫氧根反應向左移動,因此會出來氨氣。
觀察這個實驗裝置,只是個發生裝置,還有一半的收集裝置沒有畫出來,只需加個試管即可,注意這個試管要朝下,並且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防止遇空氣對流導致不純也為了讓氨氣不出來汙染空氣。
如何驗滿:
用一玻璃棒蘸取濃鹽酸放到試管口或者用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都可以。
方法二:固體氯化銨與消石灰在加熱條件下製取氨氣。
2NH4Cl(固) + Ca(OH)2(固)==2NH3↑+ CaCl2 + 2H2O
只能選用固體,而不能選用溶液,是因為氨氣極易溶於水而導致不好收集。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類似於初中學的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實驗裝置。
要是想得到乾燥的氨氣,就得加個乾燥裝置,用什麼做乾燥劑呢?
常用的乾燥劑有:
濃硫酸(此處不能用,會和氨氣發生反應)
氯化鈣固體(記住此處不能用,關於為什麼高中階段接觸不到,會和氨氣形成絡合物,相當複雜)
鹼石灰(可以用來乾燥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