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是一名家長在這裡想問一句:你的孩子怯生嗎?
怕生包括有性格內向,膽小害羞,不愛說話這些方面現象。可能怕生這種情況不太被人當回事,不曾想過,怕生是一種心理疾病,可以形成社交恐懼。當衍生到了社交恐懼症時,那時就會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都感到憂慮。
社交恐懼常見在兒童身上,是兒童時期情緒障礙表現,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導致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原因是自身遺傳和家庭教育造成的。
孩子「怕生」,原因在這裡:
01
家庭教育不當
沒有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的,有的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容忍孩子不有丁點的錯誤,這樣一來,孩子會認為,什麼事情都幹不好,同時一直生活在焦慮當中,再加上父母也沒有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等時間長遠就產生了怕人的心理。
案例:
天天上小學四年級,在父母的「威嚴」下,成績勉強進入前十名,但是天天的父母不滿足。應該門門學科排名第一才行,於是爸爸輔導天天的數學,媽媽輔導天天的英語和語文,每天都過著雞飛狗跳的日子。
連周末都沒有時間出去玩,天天感到自己很無奈。現在也不愛跟他的同學聊天,總感覺自己處處不如人,等天天的父母發現孩子的情況已經是輕度自閉了。父母對天天的行為已經嚴重的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陰影。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許多成年人的拘謹可以追溯到他的兒童時代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父母對待他的一些不正確方式,往往造成了他以後的心理緊張。
回到上面的案例中,天天的父母如果仍不糾正教育方式。那麼,等天天成長之後,會嚴重影響社交能力,性格逐漸走向內向孤僻,人生觀也會變得消沉和悲觀。
02
自身的性格,來自於遺傳
有的孩子怕生,是根據自身遺傳性格造成的,當然也是父母遺傳基因的因素,這種生物奇特。常言道,好的不遺傳,淨遺傳缺點,如果父母哪一方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包括慢性病、長相、性格等一些特徵基本上遺傳。
父母雙方如果有一方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等,那麼你的孩子有可能遺傳上。
無論是家庭教育原因還是遺傳帶來的,這種性格屬於抑鬱質的人。
抑鬱質的人特點就是膽小懦弱,不喜歡說話,不愛與人交際,而且說話聲音很小,不喜歡出風頭,有時敏感沉悶甚至缺乏信心。
抑鬱質的孩子很在意別人的想法,情緒也是根據別人的好與壞來表示自己開心或悲傷,根據破窗效應結論,如果父母說一些負能量語言。抑鬱質的人就成為負能量的人;反之,如果父母說話經常用鼓勵表揚之類的語言,那麼就會產生更好的動力。
所以抑鬱質的孩子對父母來說要謹慎對待,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演變成社會恐懼症,其特點容易造成自卑心理或依賴心理,無論哪一種心理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都會造成困擾。
孩子怕生、膽小,怎麼辦?心理專家支招:
1
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提供穩定和可控的環境
穩定撫養人的情緒
寶寶安全感主要來源於媽媽。當寶寶有需求,媽媽要及時做出回應,而不是完全滿足。媽媽都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隨著心情來對待孩子
2
有效的親子溝通
寶寶聽不進話的時候家長可以抓住孩子助手,眼睛對視,面帶微笑的進行溝通,讓孩子能感受到身體和眼神的交流。
3
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接納孩子變化的情緒,比如開心、哭鬧、生氣等;
接納孩子的所有表現,多鼓勵、表揚孩子,表揚時候不要用"你真悔""你真聰明等詞語,應表揚具體事例。
針對孩子「怕生」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得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支持,平時多跟孩子聊聊家長裡短,通過孩子語言和行為掌握孩子狀態是否有良好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