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抗疫】坻壢前行,我們都是答卷人!

2020-12-23 騰訊網

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有一個人說「不接近死亡,不經歷毀滅,永遠不知道生命有多珍貴,永遠不知道跳動的脈搏有多鮮活。

這個人是——柴靜,火柴的柴,安靜的靜,聲音柔和,矜持而又冷靜,語言犀利又不失溫和,一位曾經踏入非典病房的記者。

2020年7月21號,從大連本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出現打破了大連人平靜的生活,這對風調雨順的大連來說有點措手不及。

年初疫情時也特別想做個志願者,但是當時身處南京沒有及時聯繫到社區只是捐了款略盡心意,但當時疫情初期形式之嚴峻現在仍然記憶猶新。

很多女性醫護人員剪掉了長發,這是湘雅三院醫護出徵前的照片,抗疫是硬仗這些我們不能忘……

圖片來源網絡

7月23日先是去醫院做了核酸結果為陰性,自己是安全的,那麼我想這次我要為家鄉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從找志願者報名電話開始,大連紅十字會、12345市長熱線、第六人民醫院等等、中華路街道,又問了物業,最終找到了社區鄒書記報了名。

志願者曉雨

7月27日報到,第一次穿上了防護服,炎炎夏日防護服不透氣,穿了一會兒就全身溼透,下午感覺可以擰出水了,有幾個男生褲角汗水不停的在流,說明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

不是醫護所以就做點維持秩序的差事,介紹採樣流程、盯著排隊秩序、提醒大家站隊間距,這邊來一組那邊送走一波兒。人多採樣小組多,怕秩序亂了和樣品對不上從而影響檢測結果。

喊得最多的就是:

「一組五個人不能亂跑哈!」

「跟好自己隊伍!」

「你是排頭等你的隊友一起登記後再一起採樣!」

「多人少人都做不了,要重新排隊的哦!」

一遍又一遍的去重複著說。

有的時候大家聊天嘮家常離得挺近,心裡真是挺替他們著急的,不停的提示安全距離是1.5米。說的略感詞窮啊!為了能讓大家心生畏懼,自覺地保持距離也會改變策略:「你看看你身邊的人,你不知道他/她都坐了哪趟公交車,去哪裡吃飯了,買菜了,逛街了……」

被阿姨識破了,阿姨說:「你這姑娘啊開始嚇唬我們了。」我回她:「是啊!我不嚇唬嚇唬你們,你們總湊的那麼近,嘿嘿!」(臉上嬉皮笑臉但是我的心告訴我,阿姨啊沒事大家都好,但是這是一件十分很嚴肅的事情關係到身邊的每一個人。)

居民送溫暖

附近的居民送來飲料、水果、吃的。也有人對我說:「你們辛苦了!」其實心甘情願做的事就不辛苦,心不甘情不願才會覺得辛苦。

我想這句話應該是所有自發參與進來的,每一位志願者的心聲。其實也沒做什麼,又因不是醫護人員,覺得自己受之有愧,不過心裡還是好暖。

一組五個人一起採樣,有的人不理解排隊次序產生誤會,一直在解釋,天氣熱出汗多脫水略有不適,又一直在說話感覺胸口有點悶。

育文學校的老師不斷勸我:「曉雨少說兩句,天熱!還要到晚上,留點力氣!」

我回過頭篤定的說:「不行!我必須給他講明白,這種情緒背後會激發衝突和矛盾,我不能讓任何一個人帶著這種情緒和誤會溝通或者離開這裡。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少說一句,互相不理解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誤會從而激化矛盾。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宏觀規則,才能對局面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不會有輕易責難的思維習慣。

晚上回家開始出現中暑症狀脫水嚴重頭痛的厲害,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持續兩天才緩解。因為工作原因只支援了兩天,但是想到街道鄒書記和工作人員每天如此,持續一周擔心他們身體會吃不消,空了的時候會跑過去看看他們忙不忙,忙的話過去搭把手。

一天下來雖然累但是趣事也多著嘞!一小男孩還沒開始採樣一張嘴就開始乾嘔,把醫生都逗樂了。核酸檢測面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90歲的奶奶來了要扶要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

小寶貝們來了要逗,孕媽來了要賜座,還有外籍人士,不會英語比劃半天,靈機一動,衝著人群喊了一嗓子:「誰會英語?」這時一位女士站出來做了翻譯解了圍。當個志願者也不容易,人生處處是考場而我們都是答卷人

向這次一起並肩參與潤洋社區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教師志願者、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及物業工作人員致敬!

志願大連

流年笑擲

未來可期

心有繁花似錦

眼有星辰大海

胸有丘壑萬千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

愛祖國!!!

志願者曉雨

敬呈

醫藥可及性和消除B肝偏見項目系列

本項目由吉利德科學提供支持

相關焦點

  • 2020抗疫答卷
    作為進駐定點救治醫院的第一支隊伍,其中近一半醫務人員都有著援鄂或援外的抗疫經驗,通過統籌全疆各級醫療機構優勢力量,率隊與新冠肺炎「短兵相接」!9月7日,最後一名患者康復出院,標誌著此輪疫情清零。歷經50多天的全力以赴、協同作戰,新疆疫情防控最終交出了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累計救治患者1064
  • 偉大抗疫精神激勵我們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患難見真情,大難顯擔當,疫情面前有醫護人員的堅守不退,疫情面前有藍色身影的擔當作為,疫情面前有家人同事的理解支持,疫情面前有所有人的點滴奉獻。一次戰役一次歷練,一次磨礪一次成長,我們將會永存這個特殊的記憶,將堅守、奉獻、無畏、擔當融入血脈,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不斷開創新的佳績。
  • 「新華網連線湖北」「我們既是父子,也是『戰友』」
    高儀一家四口都是醫護工作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儀選擇奔赴武漢一線與病毒正面交鋒;父親高博在新餘市緊急救援中心負責新冠肺炎疑似和確診患者的調度轉運;母親周愛星在當地醫院負責抗疫後勤保障工作……全家總動員,在戰「疫」中詮釋使命,在戰「疫」中傳承擔當。圖為高儀在抗疫一線。
  •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學原文 悟原理】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習近平總書記1月5日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所說的這句話,堪稱我們黨新時代為政之要的點睛之筆。它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比喻,對中國共產黨應該如何看待自己作為執政黨的地位和作用,給出了新的自我定位和目標追求。
  • 寫作|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前行
    這樣的娜娜姐,讓我倍感親切和真實,一直是作為偶像般的存在,也如此真實且具體地,和我一樣在追逐夢想,有著困惑,有著行動,也願意從心而動,隨心而走,不肯妥協,不願放棄,為了找到心中所願,而努力前行著。三年後重逢的我們,都有了更好的狀態,娜娜姐找到了讓她喜歡的願意終身去做的事情,而我也重返原點,以此為立身之本,生根發芽。我覺得真好,雖然陸陸續續的聯繫著,關注著,卻不知不覺中,彼此都成長成自己喜歡和嚮往的那個自己。
  • 【抗擊疫情 警徽閃耀】英雄讚歌——記我們逝去的戰友吳晉華同志
    【抗擊疫情 警徽閃耀】英雄讚歌——記我們逝去的戰友吳晉華同志 「吳晉華」 你這個並不被太多人所熟知的名字 像千千萬萬個戰友一樣
  • 偉大抗疫精神,讓我們的前行更有力量-光明日報-光明網
    5個關鍵詞,每個都在我腦海中激起一幕幕動人回憶,每個都為我以及所有協和人為人民生命健康繼續戰鬥注入力量。    生命至上,這是武漢保衛戰期間支撐每位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的強大信念,鼓舞著我們面對危重症病人甘冒風險,決不放棄;舉國同心,這是在武漢鏖戰81天期間,感動我們的巨大暖流。
  • 沿著英烈的足跡奮勇前行
    「站在英烈牆前心情十分沉重,今年又有309名戰友離開了我們,他們將心血融入百姓的每一個需求中、案件的每一條線索中,這是責任擔當。」公安部刑偵局犯罪對策研究處四級調研員陳莉表示,緬懷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為我們前行指引了方向,我們一定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 通訊:用歌聲溫暖寒夜中前行的人——記翻唱中國抗疫歌曲的日本女孩
    新華社東京4月5日電 通訊:用歌聲溫暖寒夜中前行的人——記翻唱中國抗疫歌曲的日本女孩新華社記者姜俏梅「溫暖的春天終將到來,請始終堅信你的心……」在這個即將結束的櫻花季,日本正面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緊要關頭
  • 畢業論文:一份投向戰場的答卷
    這一年,我們用「腳」丈量軍校故事,用「筆」還原青春樂章,用「心」體會軍校人的情懷與視野。當改革的春風撲面而來,我們有信心也有期待。我們在探索創新的路上,希望每一期版面都能悅你耳目;希望總有一篇稿件,能夠抵達你的心靈。我們感謝軍校內外的讀者包容,也更加堅定地守住初心,因為我們知道,「友誼的小船」會在軍校「後浪們」充滿激情的探索中行穩致遠。
  • 以擔當、堅守交出「戰疫」答卷——來自上海代表的抗疫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以擔當、堅守交出「戰疫」答卷——來自上海代表的抗疫故事新華社記者郭敬丹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社區黨委副書記朱國萍開在居民區門口的萍聚工作室,一直在為更好服務社區百姓而努力。
  • 抗疫日記 我們素昧平生,但都在「方艙醫院」並肩作戰
    方艙內設ABCD四個區,我們安徽醫療隊負責的是C區,160張病床,接班時共計61位患者。在病房內的每一分鐘都是戰鬥,我們很默契地走向各自的戰位,測體溫、量血壓、換液體……43床血氧飽和度不高,急需吸氧;50床體溫38.6,需要降溫;20床,老人需要上廁所……處理完一名患者,有時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下一個任務就來了。
  • 全班42人都在一線抗疫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詠 通訊員曾少武 何順暢 吳春花)疫情肆虐期間,湖北職業技術學院一個班的42名學員,都奮戰在抗疫一線。9月2日,這批學員返校。在開學第一課上,校長朱虹特地看望了學員們,說:「你們辛苦了!」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2018級204班,是「一村多名大學生」項目班。班上的學生中,有村「兩委」負責人、農村企業家、技術能手、致富帶頭人等。
  • 廣東公安《答卷》入選100部網絡正能量動漫音視頻作品
    《答卷》這部作品以答卷為題,抒寫了公安鐵軍在抗擊疫情工作中勇挑重擔、氣壯志堅,用金子般的熱血忠誠和理想信念交出抗疫答卷的信念和堅守。每天,我都被感動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公安第一時間集結起來、行動起來!或冒著危險進駐醫院、病區維護診療秩序;或在城鄉進出口設卡盤查,日夜堅守;或巡邏在大街小巷、鄉村社區,嚴防嚴控!其間,他們加班加點、風餐露宿、連續奔波勞碌,但沒有一個人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一切都是為了千家萬戶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新華社記者謝琳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14億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充分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
  • 抗疫精神永相傳!
    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流程都熟悉到印刻在我的心裡,我明白,我們的使命就是:全面築牢發熱門診這道防控牆!    我記得兩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愛情,記得叔叔阿姨教我說的武漢話,記得那份悄悄留在藥物說明書上的感謝信,記得我們一起並肩走過的寒冬。生命之間的彼此呵護、相互取暖,身邊是戰友、身後是祖國,這段珍貴的時光,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 我們把患者從鬼門關拉回來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給隊員們穿好衣服,清潔區到隔離區一共5道門,每扇門開門落,內心會被撞擊5次,護目鏡裡彎彎的笑眼,鏡框裡凝滿了汗珠,你衝我揮揮手,勇敢亦如戰士,我的戰友祝你平安。前線隊員們身上穿的每一件保暖衣,吃的每一桶泡麵都來自不同的捐贈人,我們不知道你們的名字,貨櫃上的「馳援武漢」是我們共同的名字。
  • 我們竭盡全力,陪伴你走過最艱難的時光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鄒爺爺是我們收進來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一個,69歲,老煙槍,患有慢阻肺、慢性肝病等基礎疾病。轉診進來,病情發展迅猛。所幸,經我們搶救、置管後情況明顯好轉,這也是泰康同濟醫院實施的第一例氣管插管術。 得知情況,戰友們都為我點讚:首戰告捷!苗爸,幹得漂亮!
  • 宣傳抗疫精神 凝聚中國力量 天津持續推進抗疫思政課
    日前,天津市教育兩委下發《關於引發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抗疫精神宣傳教育活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在「復學第一課」活動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抗疫精神宣傳教育活動。疫情以來,為進一步講好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堅定中國自信、凝聚中國力量,市教育兩委在組織生態文明「開學第一課」、邀請張伯禮院士主講授「抗疫第一課」、打造抗疫系列專題課等活動基礎上,持續深化延展抗疫思政課系列工作,連續推出了專家教授團、醫務人員報告團、思政名師公開課、網絡視頻課等4個系列的抗疫思政課宣講活動。
  • 空中樂學,繪本共讀,家園共育,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
    文/陳冬雲(編者按:2020年3月23日,讀銅陵市楊家山幼兒園陳冬雲園長《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文章。空中樂學,繪本共讀,家園共育,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特轉至「新時代君子學堂」與朋友們分享。「新冠病毒」一個永遠讓人銘記的詞彙,2020年它來勢洶洶,它猝不及防,開啟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醫無私,警無畏,民齊心,敘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篇章。總書記說疫情是危機,也是一場大考。它是對每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終極測試,它沒有標準答案,但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填寫著答案。作為幼教人,疫情當下,該扛起怎樣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