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鑑 可正衣冠,以人為鑑 可知得失,以史為鑑 可知興替

2020-12-14 歷史觀測員

原文: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出自《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魏徵》。

這句話出自李世民:"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段話來自於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的故事。唐初,其大臣魏徵,能很直率向唐太宗提意見,經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見,唐太宗也因為能聽取正確意見,所以在他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唐朝出現了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局面。魏徵病死後,唐太宗痛哭失聲,非常悲傷,下令為魏徵立碑,親自撰寫碑文並親筆書寫。太宗時常想念魏徵,感嘆地對群臣說:"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歷史是一面鏡子。就想唐太宗說的:"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透過歷史,我們懂得了前行的方向,前方是深淵還是光明大道,通過歷史這面鏡子,我們反射過去而謹慎應對未來。

歷史亦是能映照人心,通過事件的成功與失敗,人性的光明與黑暗,來影響我們為人處世之法。

不明事理而逆道而行,傷人傷己。

處事為人而行事膽怯,資惡辱己。

行商一世而奸猾無心,害人害己。

言行不一而欺上瞞下,罪大惡極!

滾滾而去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中華文明經歷了幾千年的對錯糾葛,有成功的,如商鞅變法壯大秦國,為一統天下定下基礎,也有百日維新的失敗,讓清國徹底沉淪。

但不管是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我們嘗試了很多,也在歷史中得到了豐富的歷史借鑑,古人記錄下我們文明中一切對錯,只為身為後輩的我們知曉,希望我們不要再犯下他們所犯的錯誤,這就是我們先祖的偉大!

先人們為我們留下了為人處世之道,為我們留下了他們的經驗,讓我們有了借鑑,讓我們有了判斷的能力。

這就是以史為鑑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以銅為鑑,可證衣冠,以史為鑑,可知興亡,以人為鑑,可知得失
    鏡面是主要部分,用來照人,三代之初,用瓦裝水當作鏡面使用大體分為鏡面,商代以後,開始使用銅、銀等金屬,明朝之後,出現玻璃鏡子。鏡背是鏡子的背面,沒有實際作用,主要起裝飾作用,隨著朝代的更替,鏡背由原來的刻有平行紋、葉脈紋演變為花鳥蟲獸紋和銘文,這是權力集中的體現。隨著政局的變化,至明代銅鏡鑄造業已是江河日下,逐漸被實用的玻璃鏡所代替了。
  •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10.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譯文:(人生一世,無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為利而來;天下攘攘,都是為利而往。11.順德者昌,逆德者亡。《漢書·高帝紀上》譯文:順應道德的人才會昌盛,不遵從道德的人必然滅亡。12.農,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 10副修身對聯:日臨大地思三鑑,月掛中空記四知
    04門內罕聞嬉笑怒罵,其家範可知;座右遍書名論格言,其志趣可想。此聯選自清代金纓《格言聯璧》。上聯是說家庭內極少聽到嬉笑怒罵聲,可知其治家嚴謹。下聯講在書桌的右邊遍書用以自警的格言至論,可見其志向和情趣的高雅。明代袁了凡說:「凡人居家,几案上須有勸善書,或先賢格言一冊。俾朝夕翻閱可以收攝身心,擴充善念,獲益不淺,而於教子弟輩,尤為要緊。」
  • 魏徵 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魏徵出身於書香門第,早期家貧,曾為道士,雲遊四方,交往了各路豪傑,也見識了民間的離亂之苦,他曾說「自古喪亂未有如隋世者」,「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在對社會深刻觀察中,魏徵逐漸形成了自己治國理政的見解。 隋末戰亂,各地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魏徵也投身瓦崗起義軍,作為軍中文人,魏徵曾經獻上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但李密拒絕採納。
  • 寓教於樂 《抗戰》為高考悻悻學子保駕護航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歷史不容忘卻,《抗戰》以真實的抗日歷史作為背景,為玩家呈現了一個原汁原味抗戰歷史,再現抗日戰爭經典事件。《抗戰》為玩家還原了盧溝橋事變,將歷史事件寫入遊戲中去,玩家在打鬼子、刷野怪的同時,也能夠輕鬆學到歷史知識。當然, 除了盧溝橋事變以外,蘆家莊副本還還原了酣暢淋漓的百團大戰,類似經典戰役,遊戲中還有很多。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鬼谷子反應二
    常持其網驅之,其不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己反往,彼復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反之復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古代以大道教化天下的聖人,總能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反顧以往,可以察驗未來,反觀古代,可以洞察今朝;反觀別人,可以認清自己。
  • 曾亞寒:以史為鑑 誠信立人
    這一重要論述,為今天黨員幹部弘揚守誠信的傳統美德提供了遵循。做人要有人品,當官要有官德。企業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黨員幹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加強自我修養,爭做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切實履行時代賦予的職責和使命。
  • 以史為鑑 吾輩自強!
    以史為鑑 吾輩自強!以下視頻來源於央視新聞△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國行公祭,祀我殤胞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吾輩自強!今天上午10時南京市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10:01-10:02防空警報將響徹南京上空這一刻無論你是誰、在哪裡、在做什麼請為遇難同胞默哀
  • 725分高考狀元唐楚玥的作文《鑑他言,從我心》,真滿分
    這篇滿分作文《鑑他言,從我心》是一次平時考試作文,作文題就是2019年高考浙江卷。鑑他人之言,拓展生命半徑,守一己之心表達主旨思想,方為寫作之時的最佳平衡。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閱歷深厚者的經驗之談,學識淵博者的深刻之見,皆有警醒之功,提點之效,有利於我們少走彎路、增長見識。
  • 觀興衰之鑑有感 李雪生
    觀興衰之鑑有感 李雪生 2017-11-10
  • 龍陵:以史為鑑敦品行 專題教育樹廉潔
    近年來,龍陵縣結合本地特殊歷史條件,以史為鏡、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助推黨員幹部自覺做到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六小課堂」全覆蓋,堅持理論武裝與實踐運用「雙結合」。
  • 以案為鑑作載體 警示教育入人心
    以案為鑑作載體 警示教育入人心 2020-12-18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我覺得當地教育局和學校可以這樣做:1.高度肯定模仿行為對模仿男孩給予高度肯定和表揚,聘請其為本班級教師言行監督員。其他班級也聘請學生作為監督員。這些監督員發現教師言行不規範的地方,就可以向模仿男孩一樣進行模仿和發布視頻。
  • 盛趣遊戲韻文博鑑為大運河文創大賽頒獎揭幕
    作為承辦方代表,盛趣遊戲副總裁、韻文博鑑總經理陳玉林將出席儀式。大運河文化帶,以兩千多年的華夏歷史文化為基帶,是一條活著的、流動的、發展的經濟和文化黃金廊道。韻文博鑑品牌,作為盛趣遊戲新文化產業探索發展的先鋒,旗下產品文物加APP,是此次大賽報名與作品提交的官方指定APP入口,同時也是 「網際網路+中華文明」的重點實施項目。以本次大賽為平臺,韻文博鑑充分利用其網際網路科技優勢,分析整合海量文博數字資源以及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大賽主辦方及近萬名參賽者,共同打造大運河歷史文化IP。
  • 大安市公安局召開「以案為鑑、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會
    大安市公安局召開「以案為鑑、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會 2020-10-31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