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多國進入技術性熊市,牛熊到底如何穿越?10年長跑誰最強,看最新...

2020-12-19 券商中國

巴菲特曾經說過,華爾街是靠不斷的交易來賺錢,你靠的是不去做買進賣出而賺錢。這間屋子裡的每個人,每天互相交易你們所擁有的股票,到最後所有人都會破產,而所有錢財都進了經紀公司的腰包。相反地,如果你們像一般企業那樣,50年巋然不動,到最後你賺得不亦樂乎,而你的經紀公司只好破產。

放眼全球,美股三大股指和歐洲主要股指均已陷入技術性熊市,牛熊的輪迴在十年長牛的美股身上依然得到了印證。

這場10年長跑,像極了龜兔賽跑。曾有無數的業績明星閃亮一時卻又轉而黯淡,而最後生存下來的頭部基金,穩健增值成為其穿越牛熊的唯一秘訣。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場基金近10年回報排在TOP10的產品中,有一隻基金10年累計回報超過400%,10隻基金年化收益率都超過15%。

穿越10年的業績王者們

站在這個時點審視這些基金,會發現,短期的漲跌原來如此無足輕重。

全市場基金近10年回報排在TOP10的產品中。10隻基金年化收益率都超過了15%,其中更是不乏翻三倍、四倍甚至五倍的基金,成績相當亮眼。

基金類型以混合型為主,滙豐晉信大盤是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進前10的獨苗,在高比例的股票配置要求下,能夠實現這樣的業績,算得上非常出色。

如果把時間軸進行劃分,可以看到,這些基金的近一年回報同類排名並不算太優異,個別品種也會排在同類中遊甚至中下遊。但將時間拉長,便能夠看見這些長跑冠軍一步步脫穎而出的真實歷程。以匯添富價值精選基金為例,其近一年回報同類排名547/760,已然排到了中下遊;但是它近5年的回報排名卻是49/448,接近前10%;再看它近10年的回報,偏股混合型基金第3名,已是穩居季軍的寶座。

可見,優秀的凸顯往往需要蟄伏期。

交銀優勢行業基金是近10年回報排名中的TOP 1,也是唯一一隻10年累計回報超過了400%的基金。單從淨值曲線上看,持續高額的超額收益是交銀優勢行業跑贏這場10年馬拉松的關鍵所在。

大盤漲的時候,交銀優勢行業漲更多;大盤震蕩的時候,交銀優勢行業繼續漲。這般出色的表現讓交銀優勢行業的淨值一路朝著東北角高歌猛進。但交銀優勢行業也同樣會回撤,並且不小。2015年6月15日至2015年7月6日,滬指從5178點下墜,區間下跌26.91%,而交銀優勢行業同期下跌30.9%,表現更加糟糕。

交銀優勢行業基金的投資目標是:根據宏觀經濟周期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自上而下靈活配置資產,積極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行業景氣輪換中蘊含的投資機會,在控制風險並保持基金資產良好的流動性的前提下,力求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長期穩定的增值被交銀優勢行業擺在了第一位。在基金2018年年報中,基金經理何帥表示,「在2017年的報告中,我們曾提到本基金的投資框架有了一次比較明顯的完善,即更注重公司商業模式和長期競爭力方面的研究,同時淡化短期行業景氣度對於業績的影響,這在2018年中得到了較好的執行。在2017年底,基金組合做了兩個方向的明顯調整:首先清倉了那些短期業績增長很快,但整體生意模式不佳,長期競爭力不明顯的公司;其次增持了雖然可能當期業績不佳,但整體生意模式優良,市場份額穩定且競爭力較為突出的公司。這些公司主要集中於軟體行業、服務行業以及消費行業等。隨著研究框架的不斷完善,本基金在2018年獲得了不錯的超額收益。」

債券基金低調卻賺錢

上文中提到的TOP10均為權益型基金,其實,歷來低調的債券型基金也是長期投資的佳選。

債券型基金近10年回報TOP10的產品中,博時信用債券基金以185.3%的收益排在了第一,同樣實現翻倍的還有易方達穩健收益、易方達增強回報、民生加銀增強收益等6隻基金,剩下的品種也接近翻倍。

儘管收益看似沒有權益型產品高,但債券型基金的風險要小得多。以排在第一的博時信用債券基金的淨值曲線為例,在10多年的市場考驗之中,並不會出現像權益型產品那樣的大幅回撤。

國泰基金基金經理王玉在近期表示了對債市的樂觀,並尤為看好利率債。「對於債券市場目前還是一個偏樂觀的狀態,所有的基本面因素,主旋律就是貨幣政策都是比較利好債券市場的。現在市場上錢多了,也會推升我們的資產價格,機構還是有很多錢需要去配置。現在利率債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所以說配置一些國債ETF的話受益於收益率下行,收益會好一些。」

風物長宜放眼量

自2020開年以來,市場跌宕起伏。2月3日三千股跌停,隨後A股迎來暴漲,而當疫情擴散到了全球,全球股市又迎來了瘋狂熔斷。很多初入股市的投資者們,更是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見證了巴菲特之前89年也沒見過的事。

忐忑是很多投資者的心聲,對此,興全基金投資總監謝治宇曾表示,從管理基金的角度,更建議投資者用更長期的眼光去看待基金,看待市場的波動,這一點對基金投資者來說,特別重要。

而展望中長期市場,陳光明表示,A股資本市場依然有長期慢牛的可能。

「從經濟基本面看,未來較長時間還有保持中速增長的潛力。具體表現為中國政府和民眾對發展經濟的渴求以及勤奮的程度,中國的企業家精神,中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及明顯的工程師紅利,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等條件極為有利。

從市場角度分析,中國居民財富的再配置是一個長期趨勢,可能要通過未來5-10年去做動態調整,不會一蹴而就;國際資本加大中國資產配置也是一個長期趨勢;政府鼓勵增加直接融資,服務實體經濟,同時也希望保持平穩態勢,這種指導思想有利於市場的平穩和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

長期而言,加大權益類資產是機構和個人的大方向。尤其在中國,優質上市公司沒有明顯的溢價,配置首選其中有成長潛力、並被合理低估的公司。」

相關焦點

  • 牛熊分界線是指什麼線?年線是牛熊分界線嗎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聽說過牛熊分界線,那麼到底什麼是所謂的牛熊分界線呢?它具體指的又是什麼?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概念吧。所謂的牛熊分界線其實就是一種證券投資當中的專業術語,它具體指的就是大盤處在了股票牛市和股票熊市的交匯處。
  • 牛市熊市是什麼意思? 牛熊分界線是指什麼線?
    所謂的牛熊分界線其實就是一種證券投資當中的專業術語,它具體指的就是大盤處在了股票牛市和股票熊市的交匯處。  例如在2001年的6月份之前,大盤是處在了519行情以來的牛市狀態,在到了6月份之後,就進入了持續4年的大熊市,那麼2001年6月也就是牛熊分界線了。  如何分析牛熊分界線指標?
  • 可盈寶沈東雄做客「嘻哈微課」,分享穿越牛熊的「量化投資」
    熊市漫漫真如鐵,持續低迷的市場行情下,如何將手頭的數字資產實現保值、增值,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的問題。對懂得投資策略的人來說,量化交易常被稱為「熊市法寶」。
  • 牛熊轉換太快?專家支招散戶如何穿越周期,穩健盈利 市界老友記
    作者 | 馮於凡編輯 | 劉寶強判斷技術性牛市或熊市的標準分別是,大盤指數上漲或下跌超過20%。在牛熊周期的快速切換中,股市愈發難以操作,賺錢效應差。6月14日晚8點,獨立投資人、雪球大V、《A股價值成長投資之路》作者胡浩做客「市界老友記」欄目第5期,講述普通散戶如何穿越股市周期,穩健盈利。以下內容為胡浩口述,經市界編輯整理。
  • 以史為鑑: A股歷史上的10次牛熊轉換,投資中最簡單的事是什麼?
    4  第四次牛熊轉換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滬指波動區間:582.89點-926.41點,上漲60.5%  背景:1995年5月17日,證券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期貨市場資金蜂擁進入股票,掀起一波短期暴漲。本次牛市只有三天時間,是史上最短牛市。
  • 11隻基金穿越牛熊 躋身「十倍俱樂部」
    在公募基金誕生的20年裡,資本市場經歷過多輪牛熊轉換。儘管經歷過熔斷和千股跌停等各種考驗,仍有一批基金實現了為投資者持續賺錢的目標。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截至2月1日,有11隻基金的收益超過10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11隻基金驗證了複利對於投資的重要性,亦證明了A股市場亦存在價值投資的土壤。
  • 從廣播電臺到喜馬拉雅,聲音經濟到底是怎麼穿越牛熊?
    最近一段時間,著名網際網路音頻巨頭喜馬拉雅因為股權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也讓大家突然關注到在網際網路的市場上,音頻賽道到底是怎麼長盛不衰的?聲音經濟是怎麼成為穿越牛熊的傳奇?然而,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60年代電視開始在全世界快速普及,90年代網際網路開始在全球高速發展,進入21世紀之後移動網際網路更是成為了人們日常的數字器官,很多人都認為越來越多的信息傳遞方式開始出現,廣播電臺應該早就到了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了吧,然而讓所有人吃驚的是,廣播電臺不僅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反而在這些年發展的日益紅火。
  • A股歷史上有幾次熊市?A股熊市有哪些特點?
    A股成立至今已有29個年頭,期間經歷多次牛熊轉換的周期,但具體幾次,怎麼劃分都有道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畢竟長周期裡包含著很多小周期,而長周期又是由許多的短周期組成的,其實股市只有上漲、下跌、震蕩三種局勢,股市大趨勢也就是牛市上漲、熊市下跌、熊牛轉換之間的震蕩周期。
  • 中國股市:幾輪牛熊市下來,那些為股市瘋狂的人結局到底怎樣了?
    當然幾輪牛熊下來,通過炒股還實現財富自由的股民實在太少了,萬分之一的概率;當然也是不能排除股市大神,不管牛熊都是可以保持利潤穩步增長,也就是股市大神,才能幾輪牛熊後實現財富自由!A股市場有逐漸走強的跡象,長達五年時間的熊市也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 江瀚:從廣播電臺到喜馬拉雅 聲音經濟如何穿越牛熊?
    來源:金融界網站最近一段時間,著名網際網路音頻巨頭喜馬拉雅因為股權問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也讓大家突然關注到在網際網路的市場上,音頻賽道到底是怎麼長盛不衰的?聲音經濟是怎麼成為穿越牛熊的傳奇?然而,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60年代電視開始在全世界快速普及,90年代網際網路開始在全球高速發展,進入21世紀之後移動網際網路更是成為了人們日常的數字器官,很多人都認為越來越多的信息傳遞方式開始出現,廣播電臺應該早就到了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了吧,然而讓所有人吃驚的是,廣播電臺不僅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反而在這些年發展的日益紅火。
  • 「牛熊」7天轉換驚魂 什麼樣的投資方法可應對收益「過山車」?
    放棄幻想,堅定尋找「全能」「滿貫」型選手人人都想穿越牛熊,但「投資是反人性的」。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我有眼光」很多是美妙的幻想。在一波波「韭菜」被收割的嚴峻事實下,近年來「炒股不如買基」這樣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牛熊變化,如何利用規律抄底/逃頂比特幣?
    當一輪牛市到最後市場情緒狂熱,泡沫嚴重,短期幣價漲幅超過新人新資金入場速度時,牛市的泡沫就會破掉,熊市就會開始。比特幣每 4 年產出減半的設計,則使得 「牛熊周期」 和 「減半周期」 形成了共振。由此可見,「減半牛市「的重要理論基礎是:在需求不突變的情況下,供給瞬間減半,必然導致價格的上漲。那這一理論在本輪比特幣減半後是否還站得住腳呢?
  • 牛熊指標,幫你實現高拋低吸的夢想!(收藏)
    上周日我說了,看看咱們這個號上想要牛熊指標的人多不多,多的話下次我就公布指標代碼。 後來陸陸續續有幾十個人表態想要,這個號的人本就不多,能有這些人想要,我就當是群眾的呼聲了。 得嘞,今兒咱就把牛熊指標端上來,請鄉親們給掌掌眼,把把關! 端上來之前,我先給簡單介紹一下,這牛熊指標是幹嘛用的。
  • A股的牛熊周期規律
    回首以往,每一輪牛市都是制度變革的加速器,每一次熊市也都在呼喚著新的制度變革。這就提出了一個命題:股市牛熊周期與制度變革的關係。首先要定義「制度」,在制度經濟學的概念中,制度是社會選擇的一套遊戲規則,制度變革是經常發生的,而評價制度優劣的第一標準是經濟績效或經濟成就。
  • 股神的危機御盤術:細數巴菲特歷次穿越熊市的生意經
    這個被譽為投資者聖經的大會在過去數十年裡一直是股神巴菲特和搭檔查理·芒格的重要時刻。疫情肆虐疊加美股接連熔斷,這個春天,投資人的日子註定焦灼。面對突如其來的熊市,股神巴菲特將做何決斷?成功穿越熊市的黃金策略是什麼?怎樣在低迷的市場裡尋找價值投資?本文將一一解答。
  • 李湛:從歷史找規律,當前A股處於牛熊周期什麼位置
    強度擇時模型對A股市場的中短期判斷:看多或維持看多。道氏理論框架下,市場是有效的,價格已反映市場行為,歷史會不斷的重演。強度擇時模型基於應用最快收斂法則、自適應算法與切線理論等前沿理論,對滬深300、上證綜指以及中證500等滬深兩市主要指數做出多空判斷。
  • 我愛熊勝過牛——如何在別人恐懼時保持貪婪?
    上漲時候有多開心,下跌時候就有多難過,大多數人都會趨利避害,所以大多數人在股市裡都沒有賺到錢。價值投資者永遠都是小眾,因為在大家都開心的時候,他們看到的不是股價在上升,不是持倉市值在上漲,而是手裡的股票估值越來越高,要提防泡沫的破裂;而在大家都因為股價暴跌而難過的時候,他們卻兩眼放光,那麼多好東西在打折傾銷,這才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候。
  • 穿越牛熊,翻數倍、數十倍的股!
    像孫哥這樣的前輩大佬上周也是連續吃憋,都想自己幹的是能穿越牛熊的股,結果呢,南京證券、中泰證券、太平洋都成了坑人的炮灰。 回過頭來看,真正能夠穿越牛熊,不受大盤影響不斷新高的是業績相對趨勢、景氣度確定的企業和由邏輯驅動投資。
  • 股票投資入門:牛熊分界線是什麼?
    眾所周知,年線為牛熊分界線,站穩年線是行情走牛的標誌,反之,就是熊市裡的反彈。  行情至今已突破年線,投資者都知道,但能說出年線是多少天,對應多少點,恐怕為數就不多了。究競以多少天為年線天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固定標準。默認設計有史以來,行情軟體的年線為250天,似乎已成共識,專家點評也大多以此為據。
  • 量化BOSS堂 | 數字貨幣如何保值增值熬過熊市?聽明白的都安心了
    對衝基金既可以做多又可以做空,牛熊都可以掙錢,在熊市下,對衝基金反而格外受到關注。舉個例子,如果你通過自己的深度研究,認為EOS將來的趨勢要比ETH要好,但你買了EOS之後,它受到了BTC大盤的影響,這時你可以在期貨市場上買EOS的期貨,同時做空ETH的期貨,那麼將來無論BTC漲落,只要EOS跑的比ETH好,你就可以賺錢,這就是對衝基金最簡單的原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