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何君輝 通訊員韓丹 攝影:記者曲嚴
要說考託福的經驗,我覺得最需要掌握的就是詞彙量。我背單詞速度很慢,一天10-20個單詞,但一定要穩紮穩打,背一個是一個。我常把記不住的單詞單獨列表,每隔一段時間就鞏固一下,還用筆記本把平時遇到的高階詞彙進行分類。我也曾用過外界頗有爭議的「漢字聯想法」,其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就是最好的。
—魯瀚翔談託福備考經驗
愛音樂、做實驗、玩電腦、看美劇,說起話來手舞足蹈、肢體語言豐富……看著他那陽光般的笑容,你很難把他和「學霸」、「英語天才」這樣的詞聯繫在一起。
他叫魯瀚翔,16歲的他現就讀於武漢外校IB國際實驗班(高一)。今年4月19日,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首次參加託福考試,就考出了120分的滿分成績。據相關機構統計,從2006年我國內地實行基於網際網路的託福考試後,考出滿分者並不多見,魯瀚翔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昨日,談到自己學英語的訣竅,魯瀚翔說,「努力和天賦同樣重要。」
愛音樂 好聽力有助學語言
魯瀚翔從小喜歡音樂,學習過鋼琴、長笛等樂器,長笛還考取了九級專業水平,是學校管樂團的「團長」。他不僅自己會譜曲、編曲,還有「聽音辨聲、過耳不忘」的絕技:能聽一遍就默寫出交響樂或各和聲部的樂譜,是同學眼中的「奇才」。
「也許學音樂讓他練就了靈敏的聽力,這對學英語也有幫助。」魯瀚翔的託福指導老師甄理說,很多學生都想知道提高英語聽力能力有什麼好方法,魯瀚翔的經歷也許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平時,魯瀚翔也愛看書,在老師建議下堅持讀純英文版的小說,反覆觀看英文電影,矯正自己的發音。「目前我已經讀過十幾本原著,《雙城記》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
天賦高 曾自創「外星人語」
人們經常會聽到這種說法:出國有良好的英語氛圍,英語被逼著就學好了。魯瀚翔卻說,其實未必。
魯瀚翔小時候就曾隨父母去加拿大生活了幾年,一直到小學三年級才回國。「口語水平的確有很大提高,但語法等方面,出國經歷反而讓我回國後花費了不少精力適應國內的教學。」
甄老師認為學語言還是要具備一定天賦:「他是一個很有悟性的學生,記得考前兩天他寫的文章還有不少問題。我給他一一指出後,他在考試作文中,幾乎避免了所有的問題,一夜之間成就『滿分佳話』。」
「不光是喜歡學英語,我對其他語言也有興趣,比如目前我就在自學日語。」魯瀚翔還回憶起自己上初中時,曾與幾個同學一起自創了一種「礁島語」,並為此寫了一本書,「其實純粹是為了好玩,類似聽不懂的外星人語言,說起來特別搞笑。」
不死學 常在家做化學實驗
「他是個學習認真刻苦、踏實自律的孩子,很少在外培優,學習成績卻遙遙領先。」據班主任呂老師介紹,魯瀚翔除了英語成績好,其他功課成績也十分優秀,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而且他綜合能力很強,初二開始就在網上聽哈佛、耶魯等世界頂尖名校公開課。
「我還是個化學迷,經常自己在家做化學實驗。」魯瀚翔說,父母對他的管教很寬鬆,讓他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去學習新的東西,但唯有一次被叫停,「那天我自己在家用乾燥劑、水、鋁片等一起反應製成氫氣,父母知道後緊急叫停,害怕爆炸產生危險。」
「一次考試成績不能說明什麼,也許是因為幸運。一輩子長得很,說成功還太早。」談起兒子的成績,魯瀚翔的父親魯亦斌認為,這是源於他性格中的堅韌勁,「記得小學時為了讓他長個子,我建議他練習跳繩。兒子是扁平足,但他聽進去了,每天跳1000個,一練就是三年,風雨無阻。」魯亦斌認為,家長們應該抱有平常心,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質最重要。
魯瀚翔說,自己和班上60位同學一樣,目標都是考入國際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