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仔:品質大師的慢速哲學

2020-12-13 地產K線

編者按:從1978年到今天,中國改革開放走過整整40年。40年間,中國的房地產業也從「野蠻生長」逐步走向成熟。40年,對於人類歷史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中國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而言,卻是影響深遠的40年。樂居財經與新浪財經聯袂推出的「致敬改革開放地產40人——影響中國地產時代進程」大型策劃,希望通過訪談當年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與他們一起重溫歷史,共同回顧中國房地產走過的光輝之路。本期【致敬改革開放地產40人】提名人物是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

出品人/賀寅宇 策劃/陳海保 統籌/潘宇凌 撰寫/趙盼盼 編輯/曹冉京

房地產行業「牛人」多,黃文仔算一個。

從十幾歲開始,黃文仔就有意自己把自己「執正」,如今年逾花甲的他,依然身材勻稱,儀表整潔,一雙眼睛包含著他這個年紀本少有的純淨和熱情。

很多人好奇,黃文仔不是個高調的人,手下的項目也不多,卻為何在房地產行業有著很高的威望,在他帶領下的星河灣,甚至成為中國地產界被複製最多、被觀摩最多的樓盤。

相較於大多數房地產開發商熱衷於談生意講市場、說發展講規模,黃文仔在很多場合談得最多的都是要建造一個「很好的東西」。

這個很好的東西,蘊含著他作為實幹家的初心,也是其對建築品質的追求和對生活本身的尊重。他一手打造的星河灣承載了他的這種願望和期許,所以他不喜歡別人炒他的房子,在他看來,房子就是用來住的。

從進入房地產行業至今,二十多年時間,黃文仔始終堅持做中國最好的房子,把自己的心血傾注在建造美好生活社區之上,從做產品到做作品,黃文仔始終如一,不求最大隻求最好,外界為此提出了一個專有名詞——「黃文仔尺度」。

黃文仔帶著這個「尺度」,也憑藉著自信、執著甚至偏執,從南到北一路披荊斬棘,帶領星河灣走出了一條不可複製的成功之路。

如今他正在謀劃建立一個「鑽石級的企業」,提出要「以質的提升,確保量的增長」,而無論怎麼發展,黃文仔對建築品質的要求都不會降低,甚至有更深的思考。

進軍地產

1982年,29歲的黃文仔下海了,將近而立之年,黃文仔少了些年少輕狂,多了些沉穩持重。

那時的市場正是做鋼材貿易的大好時光,黃文仔憑藉著獨到的眼光和吃苦耐勞的毅力,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為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在別人還是萬元戶的時候,他已經是百萬元戶了。

當時在很多人眼中,黃文仔已處於人生的巔峰。那時候的他已經做了十二年的鋼材貿易生意,但對於黃文仔來說,依然沒有達到他心目中所謂的事業的高度。

1994年,鄧小平南巡的「春風」已經吹了兩年,「92派」紛紛下海,各行各業生機勃勃。隨著我國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產行業迎來黃金髮展期,黃文仔明白一個可以讓他大展拳腳的時代到來了。

這一年,黃文仔創立了宏宇企業集團,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開始進入房地產開發。起名「宏宇」,暗含著黃文仔宏大的志向和將事業發揚光大的深遠目標。

宏宇成立之後的第一個項目是建築面積20多萬平方米的宏宇廣場,並於1996年推向市場,黃文仔邁出了進軍房地產的第一步。1996年底,宏宇企業集團經廣州市體改委批准,成為廣州市第一家私營股份制企業集團。

而這對於黃文仔來說,才剛剛是一個開始。

黃文仔的三件寶

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先機以及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廣東成為引領市場經濟新浪潮的前沿陣地,也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風起之地,粵派地產商撐起了中國地產行業的半邊天。

而廣州華南板塊房地產開發,更是掀起了中國城鎮化進程高潮,引領中國樓市進入新的紀元。

2001年,黃文仔一手打造的擁有江邊棧道、豪華裝修、水景園林的廣州星河灣開盤,打響了華南板塊的第一槍。不到一個月,18萬人湧入星河灣參觀學習和購買,星河灣揭開品質大盤時代的序幕。

「中國樓市看廣東,廣東樓市看華南,華南樓市看星河灣」。這一年,華南樓市因為星河灣而聞名全國。

當時,以華南快速幹線為中心線,星河灣與祈福新邨、南國奧園、錦繡香江、華南碧桂園、廣地花園、華南新城、廣州雅居樂等八大項目一起,被業界譽為「華南板塊八大金剛」。

2002年後,黃文仔開始帶領星河灣走出廣州,走向北京和上海。2005年,黃文仔以「探花榜眼我不要,中不了狀元我們走路回廣州」的決心,使得北京星河灣一戰成名,連續5年蟬聯北京城高端住宅銷售榜首。

中國城市建設主管部門更是唯一一次以出書的方式,將星河灣作為標準與典範在行業內推廣。

2008年,星河灣挺進上海,2009年8月,上海浦東星河灣開盤,以每平方米5萬元的驚人價格開創了「6小時銷售40億的紀錄」。

之後,黃文仔又開始向太原等城市擴張,還一舉收購了和黃擁有的海怡半島花園,與和記黃埔要聯手把海怡半島打造成廣州的「長島」,成為頂級富豪的家園。

黃文仔把每一個樓盤都當做一個「作品」來做,提出了「以保持並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為中心,堅持變革創新,堅持速度革命」的企業戰略思想,使得星河灣聲名大噪。

星河灣的成功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在討論星河灣成功的秘密,而不為人知的是,黃文仔的後備箱永遠放著大錘、手電筒、捲尺,外界稱之為「三件寶」,這就是他打造星河灣精益求精的武器。

在黃文仔的建築哲學中,有一項對土地利用的鐵律:即環境的規劃能讓產品適度超前,甚至保證其50年至100年不落後。「珍惜國家的每一寸土地,使每一寸的土地價值最大化。」

他打造的星河灣擁有融建築、結構、裝修、園林為一體的獨特風格,延展了住宅的功能和空間概念,創造適合中國高淨值圈層生活方式的居住社區。

中國著名戰略諮詢專家王志綱曾說:「星河灣出現的意義在於縮短了中國房地產發展與國外水平的時間,用30年趕超200年」。可以說,正是黃文仔對於建築品質的不懈追求和偏執才造就了星河灣的輝煌。

不比賽跑比爬山

改革開放40年,房地產行業就像是一個圍城,總有很多人想進來,也總有人堅持不住想出去,能夠立足於此,黃文仔有他自己的行業理念,「房地產就像大浪淘沙,哪個做得穩,哪個就能生存。」他強調,要一直秉持匠心精神去做項目。

「我是開發商,但我流著道德的血液」,黃文仔決定做房地產時,就決心不做垃圾房,要做地產界的「勞斯萊斯」。

當時,初入地產圈的黃文仔,曾在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文章中寫道:「每當我看到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居環境時,就有一種搬回家的衝動,而且比他們的還要好,還要美。」

事實證明,黃文仔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在別的房地產開發商忙著圈錢拍地、忙著擴大規模謀求上市的時候,黃文仔卻跑到世界各地去找樹種子。兩年時間,黃文仔在全世界找了4000多棵樹,行程15萬公裡。

他說,「15萬公裡,繞地球三圈才找了4000多棵樹,所以說,我們是用了真心,用了狠心的。」慢工出細活,黃文仔要營造的是一個讓心情盛開的地方。

他認為「所有看不見、摸不著但感覺得到的東西,都是由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來支撐的。」所以,黃文仔在對建材選取方面都要求真材實料、精益求精,在建築施工、園林設計、裝修風格等每一道工序上都嚴格把關,堅持匠心出精品的標準。

傳說中他曾親自揮錘砸爛待驗收的價值幾十萬的會所景觀玻璃幕牆;也曾在開盤前一天指令將沙盤模型、欄杆、走道全部砸掉重來;房間內牆紙貼的不夠好,他用刀子劃破,把施工單位大罵之後永不錄用。

成功不易,黃文仔在一次年會上提起,「這麼多年以來,我去工地現場檢查超過3000次,我親手修改的圖紙超過1萬張,我親自指揮種植的樹木超過10萬棵!」

星河灣二十餘年,黃文仔用匠心和對細節的堅持創造了一個品質地產時代,把星河灣打造成地產界的勞斯萊斯,而他的成功秘訣卻只有一句話:不比賽跑比爬山。

成為鑽石級企業

處於多元化浪潮下,轉型成為了每家房企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2012年,黃文仔賣起了白酒,並多次為自家星河灣老原酒站臺,希望將白酒培養成新的業務增長點,但由於受到國家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星河灣白酒產業至今表現不溫不火。

2017年,黃文仔清晰明確地規劃:下一個五年,星河灣要做「鑽石級企業」。

他說,「我希望星河灣的產品像鑽石那樣,完美而稀缺,有溫度有情懷,其神韻、其內涵永遠無法複製。」

作為星河灣的掌舵手,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黃文仔努力把握著前進的方向,從「第一居所」到產品至上再到生活方式至上,黃文仔不斷調整和創新星河灣的發展戰略。

為探索和實踐中國高淨值人群作生活方式,黃文仔成立了「星河灣生活學院」,邀請來自社會多個領域的著名學者、文化大師、藝術泰鬥擔任「星河灣生活家」,還舉辦星河灣全國鋼琴大賽等。

生活學院聯合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發布《中國高淨值人群生活方式報告》,揭示高端財智人群生活真相,為星河灣產品及服務的打造、為優質生活方式的探索和構建,提供理論指引。

同時,一年一度的星河灣大會,構築起星河灣和業主的交流平臺。這些投入都使得星河灣在社區配套、產品豐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在黃文仔看來,星河灣更為遙遠的路途則是「探索產業融合發展之道」,為未來發展謀求更大的多元化空間。

如今,星河灣集團已形成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輻射物業服務、教育培訓、酒店管理、實業發展等「一主多元」的商業版圖。

網球大師

黃文仔對於生活的態度一如他對於產品的偏執。

知道黃文仔的人一定知道他是個網球迷,甚至可以說是個網球大師。年過花甲的他,其程度仍可以與職業網球選手對陣。黃文仔交手過的球星包括世界網球第一雙打布萊恩兄弟和南非大炮安德森等。

世界網球第一雙打布萊恩兄弟與黃文仔先生合影

網球在於他不只是一種愛好,更多的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在他看來「懂生活才能懂房子」,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至關重要的。

黃文仔也把自己對網球的愛好放大到對網球事業的支持。2013年,星河灣集團與馬偉開職業網球團隊攜手成立了中國大陸首家職業化網球俱樂部——星河灣職業網球俱樂部。

作為駐地於廣州星河灣的一支世界頂級的職業網球隊,星河灣職業網球俱樂部匯聚了近40位世界資深的網球教練和知名的網球選手,其中不乏鄭賽賽、徐一璠、裡內特、迪亞斯、科維尼奇等明星球員。

黃文仔在談及自己創辦網球俱樂部的初衷時回答:不敢講支持中國網球,最重要的還是培養一些人才,球員們打得好,為國家爭光添彩光當然最好。

出身農家的黃文仔,低調而不喧譁。如今功成名就,仍不忘致力於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從直接捐贈幫扶發展到實現多種形式持續注入動力,黃文仔始終不忘初心。

作為政協代表,他多次呼籲保障房建設,星河灣集團在城市更新方面也一直身體力行。黃文仔曾為廣州貧困山區獅象村捐款1.19億元,支持新農村建設;出資6000多萬元援建汶川第一小學;捐資5000萬元支持少數民族地區連南的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和扶貧事業……

2017年,黃文仔在慈善芭莎捐出了一副Prince絕版定製款網球拍,這把球拍是Prince品牌為他量身訂造的第三代裝備,球拍上有黃文仔的親筆籤名和星河灣印記,市場上絕無僅有。

對於慈善,黃文仔有著自己的解讀:慈善不僅僅是解決社會人群的需求,那只是淺層次的。更應該通過系統方法的研究和正確價值觀的傳遞,從根本上去解決一些社會問題。

有人這樣評價黃文仔說,他所看中的不是剎那繁華,而是百年堅守。在黃文仔的身上,有著不能在京城考中狀元就徒步回廣州的豪氣,也有著看到質量不合格的東西就一錘砸下的魄力。

與其說他是一個開發商,不如說他更像是一位建築大師,而他對於品質的堅守和偏執以及精益求精的慢速哲學,不僅給星河灣增加了辨識度,也成為今天很多房地產企業發展的標杆。

以下是樂居財經與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先生的對話精選:

聚焦產品本身

樂居財經:十九大之後,中國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對於星河灣集團而言,意味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黃文仔:這些年來,我們始終聚焦於產品本身,拒絕誘惑,靜下心來做研究、磨產品,通過點滴積累和沉澱,為大眾創造了美好,也得到了行業和市場的廣泛認可。

星河灣在打造高品質住宅領域,實現了產品的充分發展,贏得很好的品牌美譽度,給星河灣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創造了極為有力的先決條件,這就是我們的機遇。

高質量發展時代,意味著中國的企業將要變換競爭賽道。會有更多的企業聚焦於產品品質,更多的企業將選擇品質競爭。這對星河灣而言也是挑戰,想要在這場長跑比賽中繼續保持優勢,我們就必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樂居財經:您曾提出,星河灣要成為「鑽石級企業」,新時代下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鑽石級企業」的內涵和外延?

黃文仔:國家有十三五規劃,企業也應該有持續發展的規劃,在2017年的集團年會上,我提出星河灣要成為「鑽石級企業」,打造「鑽石級團隊」。

「鑽石級企業」的內涵在於管理品質,首先是高度一致的價值觀,是融入所有星河灣人靈魂的品質文化。二是建立像測量鑽石那樣精確的評價標準。要知道,每個細節處理不僅有對錯之分,更有優劣之分,有水平高低之分。對每個環節的處理都應該建立一個清晰的評價體系。

「鑽石級企業」的外延在於產品和團隊。我希望星河灣的產品像鑽石那樣,完美而稀缺,有溫度有情懷,其神韻、其內涵永遠無法複製。我希望星河灣的團隊也具備鑽石的品質:像打磨鑽石那樣去雕琢產品、做好服務;像鑽石那樣堅硬耐磨損,越磨礪越光芒!

打造美好生活

樂居財經:星河灣的產品、服務都非常極致,對於城市價值提升和城市文化發展都有極大的帶動和貢獻。在打造美好生活方面,星河灣做了哪些努力?

黃文仔:首先是前瞻性的探索與研究。2015年,星河灣集團與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合作成立星河灣生活學院,這是一個關於生活方式的科研機構,是全國首家社區生活學院。2016年4月,我們發布了首份高淨值人群生活方式調查報告。這些前瞻性的研究,對工作實踐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二是持續用心雕琢和創新。星河灣的風格一直順應甚至引領著大眾審美觀。北京星河灣將南方園林的種植手法與北方的氣候相結合,讓首都呈現一片嶺南園林神韻;星河灣半島用現代工藝技術,展現中國古建築的特色。目前我們在傳統產品的基礎上,則更加強調中式元素的融入。

在許多別人並不看重的地方,星河灣也都要做到最好。例如在回家路上,你遠遠看到的是星河灣優美的天際線、標誌性的鐘樓、門樓,小區範圍之外也建造了優美的木棧道。近期精心打造的入戶大堂,甚至是地下停車場大堂,也是美輪美奐。

星河灣正在全面擁抱新科技。目前在上海、汕尾、廣州星河灣半島的新產品中,已經將智能管家系統作為交樓的標準配置,給居住空間注入生命力,讓房子知道主人的喜好、習慣。讓人與社區、人與房子之間有交流,讓房子更加懂你!

第三是構建高品質生活圈。星河灣以生活學院為平臺,挖掘業主的深層次需求,尋找與之相匹配的高質量資源,再到通過活動、空間落地等多樣化的形式呈現給業主:如星河灣大會、星河灣寶庫藝術空間、李雲迪生活家空間等等。星河灣構建了一個讓業主浸潤其中的高品質藝術文化生活圈,滿足業主多維度、深層次的生活需求。

做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

樂居財經:您曾提出,星河灣要「以質的提升確保量的增長」,那麼量與質該如何平衡?

黃文仔:我認為,從「質提升」到「量增長」,應該是先後關係、而且是因果關係,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向星河灣表達合作意向,我們在城市更新方面也取得較大突破,這些都是之前我們產品品質積累和沉澱的結果。

「質的提升」不僅僅指產品品質,也包括了管理品質,「量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組織體系對產品的支撐能力,對品質的把控能力。我一直堅持一個原則,有多少能力做多大事情。這個世界上,餓死的人少,撐死的人多。

對於企業而言,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才可能保證其在市場的影響力。星河灣也在積極拓展新的項目,但我們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品質這個根本問題上。

樂居財經:星河灣被譽為「最具代表性的高品質住宅範本」,其發展模式在中國地產界獨樹一幟。作為創始人,您能否談談星河灣在過去和未來的發展理念?

黃文仔:有些同行很好奇,為什麼星河灣的項目並不算多,但卻有著這樣巨大的影響力。

原因是,星河灣一直堅持以品質為核心的發展理念。我們這些年最核心的工作,不是新建了多少項目,而是持續用心打造產品,持續升級產品。星河灣對於產品的重視程度、所投入的綜合成本,超過許多同行企業。

從廣州華南板塊開始,到北京、上海、太原、西安、青島、瀋陽,再到目前的汕尾,星河灣對於城市升級與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已經得到了充分印證。政府和大眾越來越認可星河灣的品質價值,認可星河灣產品對於城市建設的積極意義。在未來,我們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過去,星河灣是品質的堅守者;未來,星河灣要做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

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

樂居財經:改革開放40年以來,您如何看待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和人居的貢獻?

黃文仔:改革開放40年來,地產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我國 GDP已突破了80萬億,其中房地產行業接近11萬億,佔比14%左右,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明顯而巨大的,它直接和間接帶動了十幾個行業的發展,比如建築、金融、家電、家具、陶瓷、紡織等。

房地產對城市建設的推動更是顯而易見。記得83年白天鵝賓館開業時,整個廣州都萬人空巷。現在我們再看看廣州的城市中軸線、看看珠江兩岸、看看廣州塔,大家都會感慨時代的進步了。

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極大提升了居住條件。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為6.7平方米,2016年則達到了36.6平方米。同時,市場從以往需要房子,到今天需要好房子,住房的品質不斷提升,社區配套、文化建設日益完善,大眾的生活更加美好。

【關注百家號樂居精選,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相關焦點

  • 楊國強、王健林、黃文仔…背後的男人
    1999年10月,黃文仔坐著勞斯萊斯前往他那片雜草叢生、汙水橫流、凹凸不平的泥窪地。 他要在那裡見一個重要的人:王志綱。 王志綱的車剛到,黃文仔就從勞斯萊斯裡下來迎接。
  • 地產行業轉型高質量發展,黃文仔闡釋星河灣高品質內涵
    以黃文仔帶領的星河灣等房地產集團高質量發展優勢凸顯,項目居住品質顯著提高,開發項目智慧化程度不斷增強。業內人士認為,科學謀劃「十四五」房地產開發建設發展思路,積極探索房地產開發建設高質量發展有效路徑,處理好增量與存量、品質與收益、近期與長遠、發展與保護、管理與服務的關係,促進全國房地產開發建設高質量發展。
  • 「豪宅專家」落寞背後:黃文仔的認知謬誤和星河灣的戰略失誤 | 礪石
    黃文仔對房子品質要求的嚴格被外界概括為「黃文仔尺度」,即「所有看不見、摸不著但感覺得到的東西,都是由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來支撐的」,這個尺度於2014年星河灣發布的「第一居所計劃」中被細化為從工程、園林、物業等多個方面描述的112個標準,作為「星河灣基本法」來執行。  星河灣員工說,1000位業主的要求加起來也比不上老闆一個人的要求高。
  • 黃文仔:扶貧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使命
    星河灣黃文仔董事長就是其中之一,他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大力弘揚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星河灣黃文仔董事長一直堅守慈善公益事業,積極踐行產業扶貧則一直是星河灣公益事業中非常重要的一塊。三十多年以來,黃文仔帶領星河灣集團始終走在扶貧濟困道路上。他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幫扶的從化獅象村被評為精準脫貧典型,精心打造的荔枝蜜公園成為鄉村振興名片,捐資重建的汶川第一小學獲全國優質工程。
  • 「豪宅教父」黃文仔被舉報,71歲老下屬稱不想背鍋,星河灣回應了
    舉報人自稱是黃文仔曾經的下屬——吳世權,吳世權在信中稱,黃文仔利用職務便利,以虛構財務報表的手段,將巨額資金轉移到自己控制的相關公司。截至2004年年末,其暗地裡抽走的資金已經高達5.879億元。吳世權稱,他正在整理掌握的證據材料,準備向廣東省紀監委等實名舉報黃文仔的違法犯罪事實。
  • 星河灣集團教育板塊獲點讚,黃文仔賦能教育發展新未來
    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先生熱情接待並全程陪同調研,星河灣廣州市番禺執信中小學張雄記總校長等學校領導以及家委會代表陪同參觀考察。   據了解,黃文仔董事長和張雄記總校長對劉悅倫主席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帶領劉悅倫主席一行實地參觀了家長接待處、星執廣場、教學樓、我愛我家、水上樂園、音樂廳、攀巖場地、科學館、陶藝室、愛心生物園、學生飯堂,深入了解攀巖、陶藝等星執特色課程的上課情況,並與學校領導和家委會代表進行交流座談。
  • 黃文仔:不忘初心,積極投身到公益慈善事業
    近年來,地產企業家公益事跡不斷,其中,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先生就是踐行公益的標杆代表。積極投身到公益慈善事業,探索參與公益的模式,用自己的有限資源,改變自己,改變他人。一直以來,黃文仔先生都秉承「捨得、用心、創新」的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公益事業。
  • 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 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
    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先生應邀出席了本次大會並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公開信息顯示,自星河灣集團創立至今,集團董事長黃文仔持續投身脫貧攻堅事業,至今已近30年。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時刻,星河灣人也進一步加快了扶貧工作的步伐,去年底,星河灣就在清遠連南、廣州從化、汕尾、貴州畢節的四大扶貧公益項目相繼完工,交付使用。
  • 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星河灣黃文仔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
    黃文仔,星河灣集團董事長,民建會員。從星河灣集團創立至今,黃文仔持續投身脫貧攻堅事業,至今已近30年。此次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的殊榮,黃文仔先生表示,將以國家有關決策精神為指引,敢做善為勇擔當,繼續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貢獻力量。而當天發布的《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表彰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的決定》高度評價所有獲獎者,指出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脫貧攻堅精神,展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 星河灣堅守高質量發展 ,將高品質優勢更全面轉化為發展動能
    其中,星河灣集團一直以來都是高質量發展的代表,星河灣董事長黃文仔更是提出,在新的一個十年,星河灣將堅守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將高品質優勢更全面轉化為發展動能。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房地產風險將如影相隨,五大因素變化決定中國房地產會轉向高質量發展。面臨行業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眾多房企擁有自身的經驗、思考和判斷。而星河灣集團以高品質著稱,是行業公認的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
  • 黃文仔助推校企合作發展,構建「產教學研用」的全功能平臺
    星河灣黃文仔董事長一直以來都秉持「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希望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將人才發展提升至公司戰略高度。實習基地的成立,標誌著校企合作真正進入了「產教學研用」深度融合的階段。自2013年以來,國家就提出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近年來促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發展,加強創新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一脈相承的重要決策。
  • 星河灣董事長黃文仔出席2020年廣州民營企業大會 星河灣獲殊榮
    11月2日,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出席了2020年廣州市民營企業大會暨「民營企業服務周」啟動儀式,在此儀式上,星河灣集團被授予「廣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貢獻民營企業」稱號,隨後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先生接受廣州市委常委、副市長胡洪授牌。
  • 黃文仔:完美無止境,星河灣挺進4.0時代
    ▲黃董發表年度講話  年會的重頭戲,自然是黃文仔董事長的年度講話。在這篇題為《淬百年匠心,書時代風華》的重要講話中,黃董分享了他對「工匠精神」內涵的理解,和星河灣因應時代變化發展升級的思考。  在2.0時代,星河灣從地方知名品牌邁入到全國高端品牌行列,品質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成為了「中國好房子的標準」。  北京星河灣的成功,更加堅定了星河灣以「工匠精神」走高品質發展之路的信心。在此之後,浦東星河灣的產品品質,為星河灣的3.0時代拉開了序幕。
  • 哲學是最冷門的專業嗎?讀哲學專業會變成思想大師嗎?
    圖書館讀哲學能成為大師嗎?很多人不僅覺得哲學冷門,更覺得哲學是高冷的,又冷又高,還有點神秘,這是哲學學科特質造成的。我們單從哲學大師們的現象看,就知道搞哲學研究,多數容易鑽研到某個方向去,越鑽越深,越難以出來,常弄得焦頭爛額,其結果就是在非常細的領域,或者全新的領域,發表有一個大部頭著作,外人讀來也是晦澀難懂。有人認為文史哲,其實是融通不分家的。
  • 哲學遊戲現身steam 扮演哲學大師消滅敵人,拯救人類!
    哲學遊戲現身steam 扮演哲學大師消滅敵人,拯救人類!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哲學,啊呸。
  • 哲學大師論真善美碰撞子一哲學論真善美,火花四濺
    早晨看了一篇百家號的文章——「哲學大師論真善美,你看似懂得但真的懂了嗎?」(作者:看完後憋不住),覺得該文之真善美觀點與子一哲學之真善美觀點有相近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現展示如下,以繁榮中國哲學之百花齊放。
  • 他是真正的哲學大師,還是不入流民科?
    他是真正的哲學大師,還是不入流民科? 王東嶽在文化界莫名其妙地火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關於王東嶽的評價,也是呈兩極分化:褒揚者稱其為真正的哲學大師;貶損者稱其為不入流民科。那麼,王東嶽究竟是真正的大師,還是不入流的民科?這個問題也就成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 Careme烘焙大師 用心做品質
    ,就以品質為企業發展核心,無論是從企業管理、產品質量管控還是消費者服務方面,都有著屬於自己獨有的一套管理模式,發展至今,Careme烘焙大師用心贏得了眾多顧客的信賴與追捧。標準化的作業流程成為了好產品的基礎,無論是從產品的形態還是味道,都保持著一致,為顧客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感受。  Careme烘焙大師還有完善的配送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人性化的配送服務,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到Careme烘焙大師的周到服務。
  • 那年今日 馮友蘭:哲學大師的智慧人生
    這是多年以前,中學教科書中的一段文章,其中的「人生四境界」是中國哲學界家喻戶曉的學說,它摘自《新原人》,作者是開創「現代新儒學」的哲學大師——馮友蘭。馮友蘭對中國哲學有著非凡建樹,他嚴謹的治學精神、執著的人生態度和豐富的人生經歷,是後代學人常說常新的話題。1990年11月26日晚,在北京友誼醫院的病房中,哲學大師馮友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 法國哲學大師奧斯卡·伯尼菲訪華 引導家長應對孩子「為什麼」
    法國哲學大師奧斯卡·伯尼菲訪華 引導家長應對孩子「為什麼」 20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碩     法國應用哲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