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2019年,這六十年來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全球人均名義GDP從440美元漲了11428美元,翻了26倍,除去美元這六十年的778.5%通貨膨脹率,也翻了3倍,東亞的中日韓三國不但聰明,還十分能幹,是全球的楷模,為世界經濟做出了很大貢獻,日本的攝像頭、韓國的手機屏幕、中國加班的工人,總之幾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都離不開東亞三國,後來居上的典範。
這六十年來,日本的人均名義GDP(美元計)翻了101倍,除去通貨膨脹,翻了11倍,遠高於全球翻三倍的平均水平,從399美元漲到了40246美元,沒有多少個國家可以做到,不過高房價拖累了日本,使日本經濟失去了二十年,很有可能會失去三十年,房價太高,大部分企業難於承受,科研資金增長慢,攝像頭技術領先程度越來越小。
這60年來,中國的人均名義GDP翻了124倍,除去通貨膨脹,翻了14倍,從83美元漲到了10263美元,由於起步比較低,從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工業國不容易,翻倍速度比日本快不少,經濟發展水平與日本差距還是比較大,不過等40年後,我國的人均GDP應該會很接近日本,甚至超過日本。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人之一,不長期加班的人,很難在電子廠找到工作,正常是二班倒,而不是三班倒,兩個人賺三個人錢,國人還很服從管理,罷工之類的事幾乎不會發生,雖然中國人的工價比東南亞、比印度、孟加拉、巴勒斯坦的高,但是省心多了,國際貿易很注重準時;中國人智商高不是吹出來的,以前是沒有機會讀書,競爭十分激烈,培訓中國人比培訓印度人容易多了,大部分國人很快就能掌握工藝流程。
韓國經濟簡直開掛了,1959年人均GDP只有81美元,比中國還窮,2019年達到了31761美元,足足翻了392倍,除去通貨膨脹,也翻了45倍,是二戰後,唯一從一窮二白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的發達國家,目前看來,我國想要達到韓國現在的經濟水平,還需要奮鬥二十多年,除了越南,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極有可能是中國。
韓國人的平均學歷在全世界數一數二高,專研精細化工,微電子技術,蘋果等旗艦手機使用的大多是韓國公司研發生產的屏幕,三星手機是目前全球賣得最好的手機,三星自研了泰澤(Tizen),花費了很多金錢與時間進行推廣,可消費者並不買帳,大部分還是選擇安卓系統。韓國在文化領域發展得也很好,我國的端午節差點被韓國搶了,影視靠模仿香港起步,如今已經幾乎超越香港了,再向好萊塢看齊,每年賺全世界的錢可不少。
中國人不可能比韓國人笨,只是韓國比我國早十幾年工業化,搶得了很多先機,先到的吃肉,後到喝湯,一步慢步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