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超猛的i9 10900K
Intel處理器體質普遍比AMD銳龍要好很多
這兩年時間來,雖然Intel在製程工藝上落後AMD,但是處理器體質卻一點都不含糊。即使是體質最差的主流旗艦處理器的睿頻頻率,AMD大雕銳龍超頻到冒煙也不一定能趕得上。
i9 10900K全核超到5.4GHz,電壓1.35V
雖然Intel十代酷睿已經上市了,但是要等到這個月20號才能解禁。不過已經有些網友搞到U了,採用 DDR4 3200 CL14內存,並且在水冷條件進行超頻測試。他將CPU核心電壓加到1.35V,i9-10900K十個核心全核心超頻至5.4GHz,並且通過壓力測試。
總體性能提升將近30%,史上最強十核CPU誕生
接下來,網友進行CINEBENCH R15 的多核心跑分測試,得分為3002cb,圖中可以看到預設得分是2347。由此可以看出,i9-10900K超頻至5.4GHz,總體性能提升了27.9%,效果非常明顯,看來i9-10900K是今年最強的十核心處理器。得益於高頻率,當然遊戲性能也是最強的。
十代U的體質i9系列普遍較好
i9-10900K / KF普遍體質最好
微星官方在YouTube頻道 MSI Insider 直播中提到關於Intel第十代Comet Lake-S處理器的體質問題時候,表示i9-10900K / KF普遍體質最好,其次是i7-10700K / KF,最後是i5-10600K / KF。
微星將處理器分為ABC三檔
微星主板廠把這些處理器體質劃分為三檔,A檔是高於Intel規格的,也就是超頻預留比預期高,B檔則是在Intel規格範圍內的,而C檔則是超頻空間低於Intel規格的。簡單說A檔就是大雕,B檔普通,C檔是大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方便Intel與主板廠商所溝通的可超頻空間,讓主板廠商在最低範圍內設計主板,提高主板的兼容性。
上面的圖表是i9、i7、i5這三款K系列處理器到達對應頻率所需的平均電壓和Package功率(CPU整體封裝功耗)曲線圖,可見Core i5-10600K / KF在達到同樣頻率時所需的電壓明顯比另外兩個高,Core i7- 10700K / KF的電壓也比Core i9-10900K / KF高出一點點,頻率越高差距越大。
10代U體質真的很猛,可惜沒有新架構和10nm工藝
拋開價格,在散熱配備非常好狀態下,10代U真的太猛了。居然可以不用液氮、1.35V就可以超頻到5.4GHz,而且還是10顆核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i9 10900K可能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強十核CPU。
但是由於還是使用skylake內核的refresh改進版,工藝還是14nm,沒有用上10nm。架構和工藝沒有改變,不斷地堆核心和拉高頻率,帶來只有功耗和發熱量的爆炸。看來玩十代U超頻上分體水冷是標配了。
在微星旗艦主板ACEZ490我們可以看到雙8pinCPU插槽,十六相供電,這種豪華供電配置和HEDT平臺X299有的一拼。
看來i9 10900K超頻功耗300W,即使是頂級風冷也壓不住了。如果你上分體水冷超頻的話,用電腦煮開水的日子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