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歡迎您的到來,記得點擊上方『關注』,方便閱讀更多育兒好文!
進入好的高中,就是高進好大學的敲門磚。而好的公立高中往往是鳳毛麟角,除了門檻高、要求嚴格之外,對學生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正是因為好的公立高中臺階太高,於是衍生了私立高中。
隨著高考壓力越來大,為了給孩子和家長更多的選擇,私立高中迎來了遍地開花的好兆頭,當然這其中能把私立高中運營得恰如其分,又彰顯高考的命中率,這一路走來那也是風雨兼程。
既然有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之分,面對高考這場戰爭,誰都不想輸,特別是有點名不順的私立高中,更是要有雷霆手段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前些日子,看到一位退休教師講述了私立高中和公立高中如何在高考這場戰爭中相愛相差的過程,引來大家的熱議。這個退休教師:曾經在省重點中學任教,後來又到私立高中做策劃總監。他把自己在私立高中的工作總結為:如何策劃打殺當地的公立學校的?
私立學校的由來
但凡能夠建立學校都是需要有地皮,有地皮就需要錢,而有錢商人都是無利不往,所以他們即使做得是教育事業,但前提條件就是學校成立以後:可以挖牆角,可以自由選取自己的老師——當然是雙向選擇),可以跨地區招生。但是調來的教師編制不變,財政發基本工資,學校發獎金。
私立學校的形象
一個學校如何打開知名度,當然要靠口碑,那麼如何提升口碑,那也是有方法的。
首先是利用高薪挖走公立高中的優秀老師。畢竟面對高薪很多人經不住誘惑。其次就是挖學生,重點是優秀復讀生,利用高獎學金和優秀老師來吸引好學生。
在雙贏的情況下,很多人就這麼走進了私立高中。
打壓當地高中和結果
這裡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為了保證優質生源,和相關部門提條件:為了公平起見,給班主任施壓、限制公立高中招生數量等。
經過兩年的努力之後,因為擇優錄取,利用市場差價收學費,不但保證學生質量,也保證了賺錢的能力,最終在高考中一戰成名。
即使後來的沒有那麼高的好大學命中率,但有高考第一名之類的,同樣可以秒殺一切公立高中。
降低成本,向高薪教師下手
明白教育的人都知道,要想好的教育,老師和學生的比例也是有規格的。但為了降低成本,他們利用市場淘汰制,把一些高薪老師逼走,然後留下的老師,最終面對兩極分化:好班用好老師,差班用工資待遇低的老師,付班主任用重點班的老師兼職。
這樣的後果不但降低了成本,更是對家長有交代。因為無論是好班還是差班,獎學金是一樣的,所以要想出人頭地,學生還得靠自己。
看完整個過程,讓我們對教育又再次刮目相看了,畢竟這樣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互相打壓的情況下,最終公立高中敗了。這樣不僅讓私立高中更加和諧,而屬於尷尬位置的公立高中,真是無處安放。
相信很多家長之所以選擇私立高中,都是比較關注孩子的未來,而為了所謂的高考,家長甚至砸鍋賣鐵都在所不辭,可是當我們真正了解了私立高中的這些情況後,我們在反思中,要如何做選擇呢?
量力而行
為了高考有個好成績,想進好的高中無可厚非,但我們也要聯繫自家孩子的情況,以及自己的經濟實力,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良性競爭
對於廣大家長和學生而言,如果能夠得到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的良性競爭中脫穎而出自然是很不錯的。畢竟發展才是硬道理,教育也是如此。
寫在最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無論是公立高中還是私立高中,唯有遵循良性競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畢竟教育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不能為了追逐利益,忘記了開設學校的初衷,這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
今日話題: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你覺得哪個好?為什麼?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俏媽育兒心經,專注於育兒經驗的乾貨分享和觀點碰撞,期待你的關注,點讚,收藏,轉發。【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歡迎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