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6 15:5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竺佳 通訊員 徐瓊
把一聽可樂放進液氮會發生什麼?把銫扔進水裡觀察反應;用化學材料「破壞」新版紙幣,研究多聚物製成的新版紙幣到底有多耐用……這些爆紅網絡的化學視頻創造者,英國諾丁漢大學化學系的國際級網紅教授--馬丁·波利亞科夫爵士來到寧波諾丁漢大學,給寧波的學生們上了一堂化學公開課。
馬丁教授是英國皇家學會及皇家工程院兩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前副會長、大英帝國爵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還是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集這些高大上的頭銜於一身的他,還是個知名國際網紅,人稱「愛因斯坦」教授,因他以一頭愛因斯坦式的爆炸頭形象深入人心。
馬丁教授在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設立了個人頻道--「Periodic Videos(元素周期視頻)」,並在上面發布了500多個化學類短視頻。這個頻道深受大家喜愛,有近百萬的粉絲量,每個視頻的也有百萬級的觀看量。
他經常在頻道裡放五分鐘以內的化學視頻,用風趣幽默的方式向網友們介紹元素周期表中的118個化學元素,也做一些有意思的化學小實驗。其中一個觀看量達460多萬的視頻就是馬丁教授在倫敦銀行金庫裡介紹金元素,他說他身後的一塊金條就能在倫敦買兩套房子。
講座上,馬丁教授像大家分享了如何成為一個科學家。他一出場還戴著印著元素周期表的領帶,妥妥的一個化學鐵粉。
馬丁教授介紹了自己的家庭,他父親是俄羅斯人,她母親是英國人。他們全家都是牛人,自己的舅舅是把桌球帶進中國的第一人,還接受過周總理的會見。而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物理學家,馬丁教授並沒有子承父業,成了化學家。
他描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他從小就開始對科學實驗感興趣。16歲的時候,他就完成了高中的所有化學考試,因此被允許在學校的化學實驗室做任何想做的實驗。他從1979年開始到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書,從六年前開始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外交部長,還受到過溫家寶總理的接見。
馬丁教授介紹:「那些風靡網絡的化學短視頻是從2008年6月開始拍攝,我們給元素周期表上的118個元素都錄了像。除此之外我們也做也寫有趣的實驗,這些實驗很受歡迎,如把漢堡包放鹽酸裡的化學實驗,21天的點擊量達500萬。」
「成為一個科學家,除了興趣以外,我最大的支持在於我身邊一直有指導我的好老師,我很感謝他們。」馬丁教授說。
今年是寧波諾丁漢大學第一次招收化學專業(2+2)的學生,學生大一大二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學習,大三大四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學習。齊夢霏是這個專業的大一學生,今天也聽了馬丁教授的講座,他說:「教授的演講好精彩,用很接地氣的方式讓我感受到化學和科研的魅力。大三、大四我將到英國諾丁漢大學讀書,到時候也有機會聽到馬丁教授的課,好期待。」
150995507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