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秋遊手記:
金秋十月的萊西竟這般美!
一年四季,在詩人的筆下,往往秋最是悽涼不過的了。然而金秋的萊西卻是一番沃野千裡、瓜果飄香的景象。小編帶您走進萊西,去欣賞這座小城的別樣風姿、品嘗它的美妙滋味。
萊西,是膠東半島、大沽河畔一座風光秀麗生態型濱河城市,環境優美,淡水資源豐富。
呼吸新鮮的空氣,品嘗香甜的水果,體驗採摘的樂趣,來到萊西體驗生態休閒。
東魯農業公園
感受田園慢生活的愜意,極簡風格的膠東民宿,鄉土老家淳樸真誠的招待,還有樂趣滿滿的農場秋收體驗。讓你度過一個與眾不同、富有創意又歡樂的金秋。
山後人家農業觀光園
來山後不僅僅可以感受它的歷史,還能坐上時光機,穿梭回到傳統農耕時代,遠離喧囂的都市生活,體驗鄉土鄉情、尋找有機食材,過幾天嚮往的生活。
青島雙龍泉家庭農場
在雙龍泉家庭農場來體驗金秋採摘,蘋果、梨、大棗、桃子......現摘現吃,好不滿足!在葫蘆藤下小憩一會,在湖邊垂釣遊玩,無不自在……
九頂莊園
位於院上鎮的九頂莊園,大氣而現代,為秋日萊西增添了一絲獨特風情,遠眺漫山遍野數千畝葡萄園風光無限。近觀一粒粒飽滿珠潤的葡萄晶瑩透亮。此情此景,愛了愛了。
產芝村
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產芝村,歷久彌新,魅力盡顯。進士府、博物館、產芝溼地、七巧工坊、垂釣湖,古樸的街巷,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更顯歲月悠遠。
轉眼又是一年秋,已到貼膘好時節。特別是出遊,不僅要飽眼福,更要飽口福,萊西,滿足你對美食的期待,快來嘗」鮮「吧!
淡水魚宴
產芝水庫的魚兒肥美,鯉魚、鯽魚、鰱魚、黑魚、銀魚,魚丸、魚排、魚雜、魚茄盒、幹煸泥鰍,魚的種類多,做法也多,萊西湖淡水魚宴的口感讓人回味不絕。享此魚樂,正是難得的口福。
院上烤雞
院上烤雞產於山東省萊西市院上鎮,始於清朝年間(相傳清朝年間一位當朝大員途經院上,正巧遇到烤雞出爐,聞香而停,於是派人問是何物如此之香,來人回報是烤雞,大員吃過讚不絕口,於是上報朝廷),傳承百年,採用祖傳秘方,結合現代工藝,選用本地公雞,用丁香、草寇、大料等20餘味中草藥醃製,香果木燒炭烤制而成,色澤鮮豔、風味獨特、營養豐富、香而不膩。
夏格莊蒜香雞
夏格莊蒜香烤雞本地散養公雞,以竹葉、大蒜和綠色蔬菜醃製,果木炭小火烤制,做法看似另類,味道卻奇特鮮香,回味無窮!成品色如黃金,蒜香醇厚,鮮嫩多汁,口味清新獨特。
九頂莊園葡萄酒
九頂莊園從法國引進釀酒葡萄品種,同時藉助法式種植和釀造工藝,生產品系完整的紅、白和桃紅葡萄酒,讓酒品完整地呈現當地風土的自然特徵。目前園內主要種植釀酒葡萄品種有: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馬瑟蘭、小味兒多、美樂、西拉、霞多麗、小芒森等。
馬連莊甜瓜
馬連莊甜瓜遠近聞名,具有「香、甜、脆」的特點,先後通過了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青島市名優特農產品品牌」。
店埠胡蘿蔔
店埠鎮胡蘿蔔1995年左右開始種植,目前種植面積5萬畝,主要分布在店埠南部,涉及前屯、後屯、狼埠、李仙莊、徐林莊、雙河、包莊、程家、前樸等20餘個村莊。依靠黑粘土種植優勢,出產的胡蘿蔔以紅皮、紅肉、紅芯「三紅」聞名,具有色澤好、光滑度高,條形好、不分叉、外形美觀,甜度高等優點。
東大寨蘋果
東大寨蘋果不但果大形正,外表光滑細膩,色澤鮮豔紅潤,而且口味酸甜適口,咬一口細脆津純,清香蜜味,果肉硬度大,經常食用可起到幫助消化、養顏潤膚的獨特作用。
曲家莊葡萄
曲家莊葡萄莊園佔地200畝,是青島市認證無公害葡萄生產示範基地,農業部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註冊的「曲家莊」牌葡萄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曲家莊葡萄嚴控產量,一畝地只長1500斤葡萄,主要品種有陽光玫瑰、巨玫瑰、黑芭拉多、美人指、夏黑等40多個品種。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各民族百年甚至千年歷史的積澱,是先人的智慧,是文化的載體。走進非遺,其實是走進「活著的記憶」。悠久傳承的記憶,在一代代人的手裡,眼裡,心裡流淌。小編帶你看一看萊西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萊夷古樂
萊夷古樂,亦稱萊樂,是上古至夏商周時期居住在山東半島地區原居民萊夷民族的原始樂舞,是中國古代國樂《韶樂》的源起,是中國最古老的音樂體系之一。
萊西雙鉤書法
萊西雙鉤書法起源於元代,距今約有七百多年的歷史,萊西雙鉤書法的特徵:氣勢貫通,剛柔相濟,鉤連流轉,均勁暢達,功到自然,黑白相間,趣味高雅。雙鉤書法,通常運用傳統的筆墨在紙張,絹綾等物體上,運用線條形式,來鉤勒出漢字不同筆畫,形態結構的書寫創作技法。
萊西沒骨花鳥技法
在中國花鳥畫歷史上,沒骨花鳥畫是一種傳統繪畫形式,沒骨畫法,通常把工筆花鳥的雙鉤或寫意手法稱之為「魯」,而墨與色稱之為「肉」。而且沒骨畫法是直接在紙絹上作畫,區別於其他花鳥畫畫法,在沒骨花鳥畫作品中,粉筆帶脂,點染並用,進而產生一種墨淨色潤、清新雅致的效果。
萊西大沽河剪紙
萊西剪紙的特點是以線條為主,線面結合的精巧型剪紙,講究工整對稱,線條細膩流暢,剪刻鏤空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形象優美生動,誇張變形,講究虛實對比。
萊西木偶戲
萊西木偶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民間一種深受歡迎的表演藝術。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新一代木偶藝術家與時俱進,積極響應市場和觀眾需求,其身形高大、機關多樣、動作豐富,造型講究個性、誇張、精美。藝人通過託舉木偶的一根命杆和捻動兩根手杆實現操控,命杆與頭部相接,隱藏在體內,手杆與手腕相接。頭、眼、嘴、手指皆有機關,表演生動靈活,形象逼真,個性鮮明,偶味十足。
膠東花餑餑
花餑餑亦稱「花饃」、「麵塑」、「民間面花」,各式各樣的麵塑和製作工藝,在悠久的中國美食歷史文化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大鍋裡蒸熟,再用各種蔬菜、水果汁做出顏料描畫出來,色彩斑斕、栩栩如生,親朋好友齊聚一堂,舉行著各種儀式,這就是膠東花餑餑最常見的製作方式。
官道小米
萊西種植小米的歷史悠久,官道小米在明末清初年間始種。以官道村為中心,種植範圍北到小院村,南到沙嶺村,方圓5公裡。該區域種植的「官道小米」具有不同於中國北方其它地方小米的特殊品質;粒大、飽滿、色金黃,熬煮不需加鹼,口感特香甜,營養成分豐富,每100克米含蛋白質9.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色氨酸含量為穀類之首。
日莊火燒
日莊火燒是山東青島市萊西日莊五子埠後村獨有的,以玉米棒芯作為火源,將硬面做的火燒烘乾烤熟,並用刀割為五瓣,形如梅花,又名割瓣火燒、梅花火燒;有甜味和原味兩種口味。因本村屬於日莊鎮,又名日莊火燒,連續兩年被評為萊西十大名吃,2009年被評為青島市地方名吃。
馬氏手工抻面
經傳統手工技藝製作而成的「宮面」——空心手抻面,曾經是宮廷美食,現已申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手抻面選取小麥的麥芯部位,麵筋質量好,蛋白質含量高。不僅如此,手抻面對於工藝的要求更是紛繁複雜,需要十多道工序,和面、抻面、晾面,且製作過程中不能添加任何添加劑,憑藉精益求精的製作方式才造就了麵條細如絲,呈空心狀,口感勁道且富有彈性的特點。
張氏蟾公酒
列入萊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張氏蟾公酒,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由於採用高粱、大米、大麥、小麥、大黃米、豌豆、綠豆七種原料,被當地人稱作「七糧液」。採用「古法大鍋」蒸餾、出甑、物理冷卻,再度發酵才製成。傳承五代,長盛不衰。產量稀少,口味正宗,屬於大沽河畔的天作佳釀。今,張氏蟾公酒第六代傳人張衛柱堅守傳統古法釀製白酒30餘年,還創辦蟾公酒文化博物館,免費面向市民開放,供市民了解大沽河沿岸豐富的民俗文化。
前寨米酒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300多年傳承的獨特工藝配以古法釀造技術製造的前寨手工米酒,入口綿緩、甘醇濃鬱、色如琥珀,且時間越長酒越香醇,因工藝與眾不同,酒質優異,被列為萊西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作為青島北部「後花園」的萊西以培育「樂在萊西」品牌為抓手,積極策劃旅遊節會、休閒賽事等活動,推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活動線路,不斷彰顯城市魅力、打造旅遊品牌,讓到青島的遊客們駐留萊西,體驗生態、休閒的「萊西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