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託福機經使用指南】是在子睿老師根據近幾年及2018下半年的最新考試趨勢,最新撰寫的乾貨科普文。本文共有以下五個部分,關於機經你想知道的所有問題,都能找到答案。篇幅較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
簡單來說,託福機經更新規律可參照「迴轉壽司原理」。
1. 機經到底是什麼?
2. 2018年的口語寫作機經有哪些趨勢?
3. 機經更新的規律是什麼?
4. 綜合口語和寫作的機經需要看嗎?
5. 看機經算作弊嗎?
不需要掃盲的同學可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託福考試是標準化考試(standardized test),為了保證每次考試難度相對平均,ETS就不能隨機出題,而必須從一個難度值在一定範圍內的題庫中抽題來進行排列組合。我們平時所考到的「套題」,就是某個之前出現過的排列組合;我們聽說的所謂「拼盤」,就是以前出現過的排列組合的再組合。以此,ETS方能向根據我們考分判斷我們英文水平的學校保證一個基本的準確度——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批次參加考試,110的人一定是比100的人水平高的,不存在我國高考「重點線今年比去年高20分」之類的現象。
由於在我們參考之前,ETS題庫裡幾乎所有的題目都已經被考過了,而他們出新題的速度又非常慢(因為出特定難度的題目所需成本相當高,把這個歸結為「懶」純屬無稽之談),所以我們可以期待,在考場上遇到的任何題,都有可能可以找到之前其他考生的回憶。這,就是所謂的機經了。在面試的時候,也有所謂「面經」,大體就是一個概念。至於機經到底有什麼幫助,我想各位應該能用常識判斷出大致方向。
從去年到今年的出題趨勢來看,口語寫作的獨立題呈現出「題目變長」的趨勢。其實這一趨勢很早就開始了,2014年開始的「三選一大泛濫」就是這一趨勢的起始。合理的推定是,ETS發現自己的寫作和口語獨立題被精準地預測,所以必須做出一些變化,並在細節上「多做出一些規定和引導」,以防有經驗的考生靈活套用幾個萬能話題便輕鬆應對所有題目。
細節方面的規定和引導多了,是不是題目就更難應對呢?其實未必!我常跟學生說,考到三選一就應該歡呼雀躍,因為題幹中已經有足量信息供我們分析和解釋,根本不需要自己現想三個點了。同理,現在的所謂「超長口語寫作獨立題」,對於考試沒思路的很多人來說其實是福音。此外,無論ETS怎樣變化,口語寫作考試能夠涉及的話題其實也是有限的,這就給我們的備考帶來了一定的便利。我們微信公眾號上放出的機經和相關的真題回憶,大家一定要記得看,能讓各位在備考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做到事半功倍。
再來說說綜合題。在這個部分,口語題幾乎沒什麼變化,唯一需要注意的是Task 3現在同意的概率比以前大,有些同學備考時由於沒用過真題,也沒把TPO做全,因此只準備過反駁的情況,考試碰到同意,就慌了神影響了發揮。再就是綜合寫作,現在考假說類的文章概率偏高。所謂假說類,就是閱讀給出一個現象,然後說科學家也不清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接著body段就是三個可能的原因;聽力裡則會說這三個原因都不成立。大家知道有這種題型即可,其實題目做起來難度並沒有變高,只是如果沒見過這種形式,還是可能會慌了神影響了發揮。不過,綜合題講再多理論也只能達到一部分效果,真想拿高分還是得拿真題來練。(真題及demo可以掃碼找顧問老師獲取)
這裡的問題大家要看清楚,我不是要講機經重複的規律是什麼,雖然這個講起來會讓自己顯得很像個大神。大家需要搞清楚的是,你們是考託福的,很多原理不需要知道,你看機經主要還是希望了解在自己的考試日期,有哪些題目比較可能被考到。至於這背後的原理,我們這些專門搞預測的人需要知道,對你們來說,則屬於無效信息,會造成information overload。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之所以效率低下,都是因為「只要是相關信息就毫不篩選地吸收」,最終造成信息過量、大腦過載。有些課程你聽完之後覺得老師很牛但自己沒有進步,也可能是這個原因。
關於機經的更新規律,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迴轉壽司原理」。每個考試日期,都有一些題目很有可能被考到,那麼這些題目形成了一個集,它的母集是託福考試的整個題庫。題庫相當龐大,所以即使我們將全年所有場次考試所可能考到的題目的總和作為子集,這個子集相對母集來說,也是很小的。簡單說來,機經的存在,使得我們不需要準備整個題庫了(考慮到各位備考時間有限,這本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由於ETS出題是有一套程序邏輯,而不是抽籤抓鬮,這個「可能被考到的題目集合」是有延續性的,也就是說,一月的範圍和二月的範圍並不會完全不同。二月的範圍很多時候都是在繼承一月範圍,並拿掉其已考題目再補充進新的考題的基礎上形成的。就好像迴轉壽司,轉第一圈的時候我們看到的菜品,在第二圈的時候大部分還在,只是被人吃掉了一些,然後老闆又補上去了一些。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準備過上個月的機經的人,就可以在下月高枕無憂。原因有二:首先,機經的更新速度並不慢,尤其到了下半年(9、10、11、12月),每個月都有五場考試,有時候還有加場,機經被考掉得多了,自然補充更新也就快了;其次,ETS的出題邏輯有時候會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月份的題目和之前完全不同,比如這個月的機經和之前相比,就可以說是全面換血(9月下旬寫作機經在本文最上方可直接掃碼下載,口語機經請關註明晚公眾號更新),幾乎沒幾個重合的。所以,還是提醒廣大考生及時關注機經的更新,我們會隨時在公眾號上放出,供各位考生參考。
獨立口語和寫作的機經有多重要,相信大家是知道的,這裡不再贅述。至於綜合,我得說其實看了真沒什麼用,為什麼這麼說?打個比方吧,就拿我們做過的TPO或者真題來做二次或者n次練習,你能保證一定說得很好麼?歸根到底,我們的問題並不是不知道原文原義,而是不會信息提取,所以講一堆廢話說不完嘛!再就是口頭造句能力太弱,磕磕巴巴講不順唄。如果這些能力有缺陷,別說給看機經了,就是給看原文,直接給聽力文本,該說不好照樣說不好!再者,綜合口語寫作還考我們對細節的提取和還原,這些都不是「只還原了大意」的機經能幫到我們的。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我們的背景知識,未必是對答題最有用的信息,有時候,背景知識或者固化的記憶,甚至會成為我們做題時的「幹擾項」,不僅擾亂我們的心態,還有可能讓我們對讀到或聽到的內容做出誤判。所以,考前看綜合口語寫作的機經,不能說沒有作用,但弊大於利,這也是為什麼我研究預測多年,從來不碰綜合。獨立之所以需要看預測,是因為人家要求你原創,很多人原創能力不行,所以要靠預測靠彌補。綜合題考的根本就不是原創,而是信息篩選和邏輯感知,這種東西,在考前給出更多信息,很有可能導致考場上的information overload,實在不值得。注意,聽力閱讀的話題和學科預測與此不同,因為那都不是「綜合題」,咱們提前了解原理和相關專業詞彙還是會有幫助的。
這個問題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有個答案言之鑿鑿地說算!然而我並不認同。首先,知道了題目並不意味著可以直接拿高分了,不會說、不會寫、邏輯混亂、論證不足、語言出錯、發音難懂都會造成低分,而這些素質,才是考官和學校真正在意的。至於你是不是剛好看到了一個考試的題目並對此有所準備,我想說,同學,複習,不就是這麼回事麼?準備機經,相當於對一部分內容進行重點複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各項能力值是會自然地提升的。再者,除了考場上禁止的作弊行為,其他所有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考試信息的行為都不能武斷地被判定為作弊。如果看機經也算是作弊的話,那麼考前做歷年真題、模擬題或者聽老師講他們認為的重點算不算作弊呢?參加過中高考的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吧!
考試想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扎紮實實地練習,而既然是練習,為什麼不去練習那些有明顯跡象表明更有可能被考到的題目呢?有人說這個不公平,尤其對於那些不看機經的人來說。我想說,願意花時間去研究並利用機經,就是一種成本的投入,是一種戰前準備。如果有人因此而取得更好的戰果,這怎麼能算不公平呢。畢竟,看不看機經,都不是被逼的,而是自己的選擇。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我建議各位參考歷史上各國交戰之前對於情報工作的重視態度。
今天是教師節,很開心終於完成了這篇文章。其實過不過節對我來說早已無感,內心自處能力強大到一定地步,你連自己的生日都會覺得無所謂——日日皆有精彩,何須佳節助興?教師節可以是一個收穫祝福的日子,當然,也可以是一個繼續傳播知識的平常日子。
針對9.15/9.16考試的點題班
今天(9月10日)晚上6:00開課
聽說讀寫4科9小時高速串講、考前雞血!
百分之百命中,一次搞定當月所有題目&詞彙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