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簡光華與既「熟悉」又「陌生」的韋平碰了一杯。
這個中秋節可以好好嘗嘗美味兒的月餅。
三名創業小夥兒與大家乾杯。
中秋節前
他們在自己的飯店宴請24名環衛工
還記得2012年8月18日「南陽打工小夥請25位農民工吃飯」的事兒嗎?
時隔一年,在今年中秋佳節到來之前,又有3名來自民權的小夥子精心策劃了一場「團圓宴」。不過這次被宴請的主角是24名城市「美容師」。
鄭州晚報記者
常亮 文/圖
請24名環衛工吃飯
昨日上午11點半,位於北環索凌路附近的一家「大盤雞」店門前很熱鬧,幾名飯店服務員滿面笑容地站成兩排,仔仔細細盯著每一位上門的顧客。
「客人來了!」幾分鐘之後,一聲簡短有力的喊聲傳出,所有人立刻下意識地去整了整衣服,然後齊刷刷地前傾了一下身體,朝一名身著環衛服的「顧客」彬彬有禮地送上了一句:「您好,歡迎光臨。」
看到這樣的陣勢,第一個走進店門的環衛工有些不自然地撓了撓頭,然後一路小跑衝到了店內。
中午12點,受到邀請的24名環衛工全部到齊。要開飯了, 正當大夥打算起身碰第一杯飲料時,三名穿著一模一樣的小夥子端著杯子挨個走向飯桌。他們,就是本次「團圓宴」的組織人,來自民權的劉明月、李欽鋒和黃威。
豐盛的菜餚、精美的月餅。不一會工夫,一張張原本擺得滿噹噹的飯桌被大夥「一掃而空」。不少人漸漸放下碗筷,開始了熱鬧的聊天時刻。
「以前經常見面,每次都是相互微笑一下。這回,算是正式認識了吧。」60歲的簡光華是豐慶路上的一名環衛工,剛剛放下筷子,她就樂呵呵地端起了一杯飲料與對面一位既「陌生」又「熟悉」的同行韋平使勁碰了一下杯子。「來,小妹妹,咱倆經常見面,碰一杯!」
「哈哈,謝謝大姐。不對,應該是謝謝阿姨,您比我大得多,大得多……」韋平慌忙站起身,一陣陣爽朗的笑聲瞬間傳遍周圍。不少人很快就湊了過來。
7月15日,三兄弟的飯店剛開業
劉明月是本次「團圓宴」的組織人之一。這個出生在1985年的男孩畢業於廣東海洋大學。目前,他主要負責管理飯店服務等項目。
「 2009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海上工作。」劉明月扳著手指算了算,「開了4年油輪,還真別說,可去了不少地兒,紐西蘭、美國、俄羅斯……」
然而,就在今年夏天,當他從國外回到家休假,再次遇見兩個曾經最要好的兄弟時,他的人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倆哥們——李欽鋒和黃威向他發出了一份計劃許久的「創業邀請」。
「開家飯店,兄弟仨人一起經營。」看著兩個因上大學而分別多年的好夥伴,劉明月幾經思索後,最終點頭加入了這個創業陣營。籌集資金、逛市場。2013年7月15日,三兄弟經歷了無數次商量與考察,所加盟的一家大盤雞店正式開業了。
花十幾天時間,邀請到24名環衛工
提起這次宴請環衛工的事兒,黃威體會最深。平時負責飯店買菜的他,心裡早已有了這個打算。「早上四五點起床,經常在街上看到他們辛苦的身影。」一次次看著環衛工一大早忙碌辛苦的身影,黃威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常常在回到飯店後,把自己的見聞告訴給另外兩個哥們。
很快,三兄弟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們通過六合苑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忙和街頭詢問,花了10多天工夫,找到了24名中秋節不能回家過節的環衛工。
「或許會有人說我們作秀,不過無所謂。」對於這次行為,黃威三兄弟的想法始終如初。「創業前,大家都在暢想『今後掙錢了幹啥?』現在覺得,自己有能力為別人提供一些幫助,或許就是最開心的事兒。」
(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