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助產士:從「在這裡出生」到「在這裡迎接新生」

2020-12-22 澎湃新聞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把今年的世界衛生日主題定為「支持護士和助產士」。

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工作是種什麼體驗?今天,讓我們走近一婦嬰助產團隊的90後助產士俞俐麗,聽她講述「生在一婦嬰」和「接生在一婦嬰」的心路歷程。

愛與專業,讓平凡崗位上的他/她們,散發著動人的微光。如果你有幸在一婦嬰這個迎接新生、治癒疾病的地方,與這些可愛的護士和助產士們溫柔相逢,不如道一聲「辛苦了,謝謝你」,給他們一點最簡單有力的支持。

「我讀書時學的就是助產,在一婦嬰實習後進入醫院工作,很幸運地被分配到產房。從我家到醫院,其實還蠻遠的。我選擇一婦嬰,是和很多上海人一樣,對一婦嬰有著不一樣的情懷。一婦嬰被稱為『上海大搖籃』,現在上海每6個新生寶寶中有1個是在一婦嬰出生的。我也是個『一婦嬰寶寶』。」

01

我是接生婆?我是接生婆!

我剛進產房時,聽別人說助產士就是以前的「接生婆」,那時我挺不能接受的。我們哪裡是「接生婆」?我們除了要觀察產程,負責接生,還要管孕產婦的吃喝拉撒睡,操心家屬物品有沒有買齊、有沒有買對,擔心媽媽婆婆不正確的經驗會不會讓產婦不能正確坐好月子,還要隨時客串「知心姐姐」,開導安撫孕婦,簡直全能。

但隨著工作的深入,現在的我也很能接受「接生婆」的說法了。在老百姓的心中,我們可不就是「接生婆」嘛,與其費力去解釋傳統「接生婆」和助產士的區別,不如專心做好這個「接生婆」。

當然我們肯定不僅僅是「接生婆」咯,我們經過了科學的系統化學習,有嚴格的規範化培訓。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要接得出,還要接得好、接得安全。

02

猝不及防,又一如平常?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臺急診手術。那是我第一次經歷以往只有在急救培訓中才有的場面。

那天,如往常一樣,我在床旁給一名破水的孕婦做檢查。就在查宮口的時候,我在產道內摸到了臍帶。患者發生了臍帶脫垂!我馬上向同事請求支援。

醫生評估完,決定即刻進行剖宮產。在術前準備的過程中,我的手指一直停留在產道內,努力上推寶寶的胎頭,為臍帶的血流爭取一絲絲的空間。因為這位孕婦的宮縮一直很好,上推胎頭需要花點力氣,雖然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五六分鐘,但當我的手指可以出來時,整個手都因脫力而顫抖。

事後,同事都誇我反應迅速且鎮定,其實我內心是很凌亂和緊張的。我深知當時所做的都是平時訓練留下的條件反射。我想這可能就是醫院反覆進行實訓演練的原因。

產房團隊一直是非常注重演練培訓的,比如肩難產、急診剖宮產、產後出血、子癇搶救、臍帶脫垂等急救預案,都是反覆滾動培訓的。科室裡的一位老師曾經開玩笑地說,「我們要把這些搶救演練流程深深地烙印到我們的肌肉裡」。

03

會因面對質疑而鬱悶,更會以專業來贏得尊重

工作中遭遇誤解,是很正常的。我是個90後女孩,由於我的年輕,偶爾就會有孕婦和家屬對我說,「你自己沒生過孩子,怎麼會理解我的痛」。這時候真的是很讓人鬱悶啊。

鬱悶一會兒兒,我會積極去治癒。在孕婦的宮縮間隙,我會主動和他們分享我的工作經歷;當孕婦宮縮不適的時候,我根據孕婦的接受度給予適合她的建議和指導;當宮口開全,孕婦有摒氣意願時,我指導孕婦正確的用力;當患者產程中間感覺沮喪、想要放棄時,我通過判斷,會告訴她一個可見的終點,比如「已經看到寶寶頭髮了。加油,再堅持堅持,以你的條件,還有半小時就可以和寶寶見面了!」

等到寶寶平安分娩,產婦和家屬往往會開心地感謝我。我用我的專業告訴孕婦和家屬,90後也能是一個好的導樂、好的助產士。

04

迎接新生命,從滿滿興奮到靜靜的滿足感

實習的時候我是個好奇寶寶,覺得新生命的誕生真的很神奇;剛上班的時候,是滿滿的興奮,很開心能夠一次次參與迎接新生命的過程。現在,每當完成一個導樂陪伴或者完成一臺接生時,湧上心頭的是安靜中的滿足感。

當忙碌、助力、啼哭漸止,一切喧囂歸於平靜,我們認真記錄著醫療文書,而產婦和家人在一邊低聲細語,寶寶安靜地在媽媽身邊,這是一種尋常人無法體會的充滿生命力的安寧。這份滿足感,可以讓我忽略夏天穿著接生衣的悶熱,遺忘長時間工作的疲憊和壓力。這或許就是助產這個職業的魅力吧。

Special

新冠肺炎疫情階段,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什麼影響嗎?

我們醫院是專科醫院,雖然不是發熱門診定點醫院,但是在防護上,我們醫院還是很注重的。醫院制定了應對的制度和流程,以保障孕產婦安全。

因為我是醫務工作者,所以我能理解同道們都希望衝上一線抗疫的心情,對於我們醫院沒有上援鄂前線的任務也有些許遺憾。所以當同是醫務工作者的丈夫告訴我,他要去金山支援的時候,我雖然有擔心,但更多是支持,因為這也彌補了我沒能上前線的遺憾。

非典時,我們還是孩子,我們受到保護。現在我們長大了,這次輪到我們90後來保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

本篇內容據新民晚報記者郜陽的報導及受訪者本人講述綜合而成。

原標題:《90後助產士:從「在這裡出生」到「在這裡迎接新生」》

相關焦點

  • 上海「90後」助產士自畫像:漫畫描繪助產士不為人知的一面
    上海「90後」助產士自畫像:漫畫描繪助產士不為人知的一面 2018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5月10日電 (記者 陳靜)在常人眼中,助產士是迎接新生命,傳遞愛與希望的天使;在產婦眼中,助產士嗓門大,語速快,還很兇;在產科男醫生眼中,助產士堪稱女漢子……助產士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張鑫漫畫《不為人知的助產士》。
  • 世界衛生日:致敬助產士,擁抱新生和希望
    交匯點訊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的主題定為「支持護士和助產士」。與此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將今年世界衛生日中國宣傳主題定為「致敬醫護,共抗疫情」。抗疫的戰場上,護士給患者帶來了新生,而產房中,助產士守護著新生命的誕生……  讓我們先來看一組好玩的數據。
  • 合肥醫院版"十二時辰":子時婦產科新生嬰兒出生 醫生助產士"累癱"
    從清晨到日暮,從夜深人靜到晨光熹微。當古老的十二時辰映射合肥市二院時,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卯時 5:15保潔在清掃院區地面有的人睡了一個好覺,有的人又熬過了一個長夜。醫院住院部的樓梯口,有人枯坐了一夜,抽了一整包煙。更多的地方,積累了一天的垃圾需要清理了。
  • 一出生就被打屁股,到底是助產士操作失誤還是
    總是會看到電視裡剛出生的小baby被醫生打屁股,然後小baby們哇哇大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特別是媽媽們看到小baby們屁屁上一塊青色的印記,不禁在想,難道是助產士們打的嗎?   助產士為什麼要打寶寶?小伊科普時間開始了,大家都要看清楚了哦!   為什麼被打屁屁?
  • 新生寶寶出生,助產士為什麼給媽媽報嬰兒體重,而忽略身高?
    生過孩子的都知道,新生寶寶出生後,我們助產士接過孩子後,重要的工作就是給孩子測量身高體重,擦拭一番後,抱到媽媽面前,嘴裡還要給媽媽報數:孩子幾斤幾兩。大多數時候,都會忽略身高,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通過嬰兒體重,可以判斷新生兒的健康情況。
  • 聚焦世界衛生日 | 帶你走近助產士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助產士,走進迎接新生命的他們。故 事助產士易海燕:用愛迎接每一個生命頭戴藍色手術帽,身著紫色接生服,手持胎心聽診器,腳穿塑拖鞋,不停地穿梭在產房裡,一天下來走得腳後跟酸痛不已……這就是易海燕的日常。易海燕是重慶萬州區婦幼保健院產科護士長,也是一名助產士。
  • 來這裡,做國際化的助產士!
    我國精通外語的助產士為數不多,大部分助產士只是在校期間通過公共基礎課學習了英語,能精通並掌握專業助產士外語詞彙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急需培養助產士及涉外助產士。就目前國內醫院助產人員的嚴重不足,預計助產士、涉外助產士會有很好的就業前景。
  • 一家三代都在這裡出生 一婦嬰西院舊貌換新顏
    一家三代都在這裡出生 一婦嬰西院舊貌換新顏 2020-10-16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後助產士的「後戰疫」生活
    陳志昊是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一名助產士,今年剛滿30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她主動報名支援武漢戰疫一線,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奮戰了兩個月。馳援武漢期間,陳志昊累計護理百餘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從武漢撤回經過短暫休整後,她重回工作崗位。  陳志昊所在的科室共有29名助產士,每年接待約3000名孕婦生產。
  • 產婦突然臨盆,助產士在「汽車產房內」緊急迎接新生命
    正在一樓等候朋友下班的產科助產士賀曼麗聽聞驚叫,連忙上前詢問情況。  「孩子在車裡生了一半,快救救我們.....」也許是職業天性使然,聽到「孩子」兩字,作為產科產房骨幹,已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年資助產士賀曼麗,立刻隨這名女性一路小跑奔向一輛黑色汽車。
  • 成都新生嬰兒「少兒互助金」出新規:出生90日內可參保
    封面新聞訊(記者 杜江茜)2月22日,記者從成都市人社局獲悉,成都新生嬰兒「少兒互助金」出了新規定,其中,新生嬰兒參保時間從出生後的60日內改為90日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按年度繳費和享受醫療待遇,參保後不受等待期限制,新生嬰兒出生後即可參保和享受醫療待遇。
  • 英國女助產士自訴:我在產房目睹的那些秘密
    我是一名英國助產士,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接生婆」。我做這個工作已經15年了,從我手中接生的新生寶寶大約有數千名,我真的都記不清了。比如,有些剖腹產產婦在孩子出生後,會把自己陰道分泌物摸到新生兒的臉上和嘴上。她們相信這樣做,會增加孩子未來的抵抗力和抗過敏能力等。有些產婦希望保留自己的胎盤,把它製成藥丸,或是把它埋到家裡的花園樹下,作為一種出生紀念。
  • 【助你好孕】懷胎十月莫大意,孕期保健看這裡?
    在10個月,200餘天的緊張未知下,沒有人比她們更溫柔呵護;一朝分娩,迎接新生的第一站如孕婦產生高危因素,將根據其情況的不同,進入到產科疾病診區,這裡細分為胎盤相關疾病、母體醫學、胎兒醫學、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妊娠相關代謝疾病六大中心
  • 「90後」成大學校園新主角 大多數新生目標明確
    背著筆記本電腦、抱著毛絨玩具、牽著爸媽的手,首批「90後」的孩子上大學來了。隨著武漢各大高校陸續開學,高校迎來返校熱。記者發現大一新生目標明確,十分關注自己未來的就業與深造。   「90後」,大學校園「新主角」  昨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正式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2008級本科新生。
  • 溫嶺:8小時接生11個寶寶 助產士累得昏倒在產婦身旁
    當晚,8位產婦自然分娩寶寶,3位產婦做剖宮產,一位失血嚴重的產婦要搶救……大出血的產婦順利搶救過來了,寶寶們都順利娩出了,而一位助產士卻累得暈倒在產婦身旁……這是25日凌晨發生在市一院產科病房的驚險而感人的一幕。
  • 孕檢是單胎,娩出一個後,助產士還要再生,產婦:我懷的雙胞胎?
    導讀:孕檢是單胎,娩出一個後,助產士還要再生,產婦:我懷的雙胞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檢是單胎,娩出一個後,助產士還要再生,產婦:我懷的雙胞胎?!
  • 「20後」來了:1月1日0時0分,上海出生第一個新生寶寶
    伴隨著新年的鐘聲,一聲聲響亮的啼哭從醫院產房傳出,這些剛出生的寶寶似乎想用最大的聲音告訴大家:「20後」來啦!2020年1月1日0時0分上海市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哭聲,今天0時0分,「小葡萄」在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經自然分娩出生了,這是2020年上海出生的第一個新生寶寶。
  • 新星中學高一新生報到,夢想從這裡起航
    新的開始,新的希望,夢想從這裡起航!8月20日,新星中學2020級高一新生在家長的陪同下,懷著對高中生活美好的憧憬,踏入夢寐以求的新星校園,開啟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炎炎夏日,阻擋不了新生及家長激動的心情
  • @準新生,你想要的大學活動這裡都有
    關於新生的那些活動每一屆初來乍到的明院學子最先接觸的便是那充滿熱情的迎接迎接新生是明院師生每一年最隆重的活動之一從火車站、飛機場、汽車站再到學校北區、南區抵達校園的各個宿舍一路上都有人在迎接新生>還有特別有意思的一系列新生活動
  • 徐晴晴:我很榮幸我是一名助產士
    曾有一位產婦是我見過的生完寶寶後自己高興的放聲高歌,那種當媽媽的感覺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助產士是拉開人生帷幕,迎接新生命的第一個人。  作為一名助產士我每天都以最美麗的微笑,最親切的語言,最體貼的護理,最飽滿的工作熱情來面對病人,每次有產婦進入待產室我都會說「你好,請進,今天感覺怎麼樣?」一句簡單的問候拉近了與病人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