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之間欣賞秀美風光;在田園之間追尋縷縷鄉愁;在古縣之間品味歷史文化……贊皇縣旅遊資源豐富,「紅、綠、古、新」悉數盡有。9月16日,在第七屆石家莊市旅發大會項目觀摩過程中,嘉賓們切身地感受到了山水之靈性,體悟到了文化之韻味。
「既有北國山水的自然之美,又有千年歷史的文化之美,真沒想到石家莊市還有如此讓人著迷的風景,這趟算是沒白來!」嘉賓李剛喜的一番話,引起了參加此次旅發大會嘉賓的共鳴。
槐河畔 張露群攝影
近年來,贊皇縣深入挖掘「五山二水一故裡」的文化與生態內涵,按照「全域聯動、全時產品、全業融合、全域景觀、全方保障」的發展模式,著力推進「區域整合、品牌塑造、業態創新、服務升級、環境優化」,積極構建贊皇縣「一核、兩區、百點」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生態休閒鄉村旅遊目的地,塑造旅遊高質量發展新示範。
寄情美景之間 感受贊皇風情
一大早,參加旅發大會的嘉賓分成4個組,分別到重點旅遊項目現場進行觀摩,一路上道路平坦暢通無阻。
山風清爽,沁人心脾。在嶂石巖景區,這裡回音壁造型的遊客中心令人矚目。據了解,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就坐落於景區之內,這為建設遊客中心提供了靈感。
徒步上山,沿途風景無限好。嶂石巖景觀的特色主要是「丹崖、碧嶺、奇峰、幽谷」,其景觀特色大致可以概括為「三疊引九套,四屏藏八景」,這三疊四屏,八景九套各有小徑相連,將120個景點串起鋪開。
嶂石巖 褚付金攝
在整個觀摩過程中,嘉賓們舉著手機,或拍照,或錄像,要把美好景色「留住」。記者看到,嘉賓曹化程拍得十分投入。他說,儘管以前知道贊皇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縣,可這次來參觀還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一路上的風景,加深了他對贊皇的印象。
贊皇景色多嬌,有嶂石巖、棋盤山、竇家寨、石柱山、五馬山「五山」,白草坪水庫、平旺水庫「二水」。近年來,該縣立足山水生態,堅持旅遊發展與生態建設相結合,打造出許多山水相宜的生態景區。
發展運動休閒 體驗康養之旅
從嶂石巖景區下來,來到了嶂石巖峽谷漂流。一條蜿蜒流動的河,延伸在峽谷腹地。乘著橡皮艇順流而下,迎面而來的是一種期待。剛到這裡,已經有許多嘉賓躍躍欲試,想盡情享受漂流帶來的樂趣。同時,一旁上演的精彩刺激的摩託艇表演,也十分震撼,贏得嘉賓們的陣陣掌聲。
據了解,嶂石巖峽漂流全長15.8公裡,分為兩段,其中第一段是激情勇士漂,全長5.8公裡。第二段是全長10公裡的浪漫花海漂,水流較緩,適合家人、情侶在一起漂流,時間約需要3個小時。這兩段加起來,漂流時長約為四個半至五個小時,對遊客的體力、耐力和毅力有很強的挑戰性。
嶂石巖漂流 劉瑞強攝
「我們積極塑造『江北第一生態漂流』的主題品牌,堅持打造華北漂流運動基地、河北省生態旅遊示範區、戶外運動休閒基地。為了此次旅發大會,水庫提升了20萬噸的蓄水量,同時新增添了200條皮划艇。」該項目相關負責人郝智桂說。
嶂石巖峽谷漂流的終點,是嶂石巖戶外運動基地。在該基地的房車露營展示區,已經停放好了30輛房車。據了解,嶂石巖戶外運動基地,佔地面積5600平方米。大會期間,邀請了北京、天津、山西、河北等房車自駕遊協會成員共同參與。
「房車露營展示區是以服務各類型房車為主的營地區域,提供房車租賃、房車停靠等服務,通過展示體現出房車與景區、娛樂、生活、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場所,結合當地的自然風光,提供給遊客不同於城市快節奏的娛樂休閒體驗。」郝智桂告訴記者。
除了房車展示,在嶂石巖戶外運動基地還上演了當地民俗非遺文化「贊皇西街鐵龍燈」。現場鑼鼓聲不絕於耳。演員們舞動龍身,輾轉騰挪,靈活不已。「贊皇西街鐵龍燈」在表演時以龍身分解組合的形式進行舞蹈,演員人數眾多,表演氣勢宏大,震撼人心。
打造文化名片 點亮文旅融合
拔地而起的青雲塔、筆直寬闊的崇文街、錯落有致的唐代風格小屋……記者來到了位於西陽澤鄉呂莊村的德裕古鎮,可以看到這裡的建築巍峨嚴整,氣勢恢宏,展示出獨具特色的唐代風韻。
走進古鎮,熱鬧非凡,一場大型情景劇在這裡上演。演員們有的敲鑼、有的打鼓、有的舞獅,各展絕活兒,為觀摩嘉賓呈現出一場精彩至極的演出。「情景劇名稱是《夢回大唐》,主要講述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高中狀元後衣錦還鄉的故事。演出分為迎賓盛典、市井百態、狀元及第、文化盛世、音律盛唐六個篇章,以場景化形式還原一個大唐盛世……」聽著解說員的講解,再看著演員的精彩演出,嘉賓看得如醉如痴,依稀時光倒流,置身於大唐盛世。
《夢回大唐》 杜船攝
作為本次旅發大會觀摩點之一,入口廣場、崇文街、狀元樓、吉甫書院、青雲塔、塔前廣場是德裕古鎮觀摩線路的重要節點。
從入口廣場往左拐,便來到了吉甫書院。依託唐文化,書院可以為遊客提供家庭式、體驗式、全齡化學習體驗平臺。書院的一旁是巍峨的青雲塔,塔名有平步青雲之意,共七層。入口廣場右側,崇文街與狀元樓最為亮眼。崇文街裡,店鋪林立。狀元樓上,風景如畫,觀摩嘉賓們真實的體驗到了唐朝市井生活。
「沒想到贊皇能把唐朝文化和當地文化結合得這麼好。」嘉賓王昭說,自己從小就喜歡看一些唐代歷史,對歷史裡的生活情景特別嚮往。此次贊皇之行,漫步在德裕古鎮,算是圓夢了。
在原村土布文化產業園的土布非遺博物館內,一件件用原村土布製成的服裝服飾及家居產品令人矚目。與傳統土布「粗、簡、俗」的感覺不同,這些產品面料細膩、做工考究,給嘉賓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採棉紡線到上機織布,生產一匹土布需要經過軋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織布等大大小小70多道工序。」園區負責人崔雪琴為嘉賓講解道。
除了參觀土布,博物館內還舉辦了一場秋季土布服裝秀,模特們身著各種款式服裝走秀,贏得了嘉賓們的陣陣掌聲。
土布服裝秀 杜船攝
土布非遺博物館的一旁是文化扶貧產業園,園內工作人員用原始方式加工贊皇原生態綠色農產品,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利用線上直播推介贊皇縣的特色農產品。
「若想吸引遊客,除去獨特的山水風光,最有魅力就是文化內涵,而要延伸文化內涵,必須依託地方特色文化。因此,贊皇縣也緊隨發展潮流,著力構建文旅融合發展格局。」該縣相關負責人說。
借力本屆旅發大會,贊皇縣將把旅遊建立在深厚的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深耕文化資源、提升景區環境、豐富展演內容,以非遺賦能旅遊,為非遺保護傳承添活力,擦亮「千年古縣」「唐相故裡」文化名片,加快文化資源大縣向文化產業強縣轉變。
立足本土資源 展現當地特色
贊皇有三寶,核桃、蜂蜜和大棗。在此次觀摩過程中,嘉賓們還乘車前往了大棗觀景平臺。以大棗形狀的地標性建築物掩映在蔥蔥的綠意中格外醒目。據了解,贊皇縣政府藉助旅發大會的契機,重點對觀景臺及周邊區域進行規劃提升,打造出一處集觀光採摘、林下休閒、特色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區。
站在平臺上遠眺,15萬畝棗樹以旺盛姿態展示著綠色的活力。微風吹過,棗林湧起層層綠濤,煞是好看。「我吃過很多次贊皇出產的大棗,不過這是第一次到原產地觀看,確實與想像中的場景不一樣,太壯觀了。」嘉賓孫建勳說。
《棗兒紅了》腰鼓舞 杜船攝
大棗是贊皇縣的一大特色,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栽培歷史。贊皇縣被命名為「中國贊皇大棗之鄉」,全縣大棗種植面積45萬畝,年產量達到22萬噸,年綜合產值達到3.6億元,是全縣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
贊皇山場面積非常廣闊,四季有花,三季有果。該縣依託大棗和其他林果資源,養蜂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也成為贊皇縣特色農產品的一個新亮點。
在贊皇縣蕊源蜂業有限公司內的中國蜜蜂博物館內,可以看到各種關於「蜜蜂」的信息,遊客們能夠探尋到關於蜜蜂的所有奧秘。
「這個視頻名稱是『奇異的婚禮』,展示的是雄蜂悲壯的一生。蜂王的婚禮是在空中舉行的,我們叫它『婚飛』。蜂王破巢而出以後,會選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來舉行婚飛……」在博物館二樓,相關負責人王嶽峰為嘉賓詳細講解了有關蜜蜂的各種知識。
聽完講解,在互動區,嘉賓體驗了用蜂蠟製作手工皂、唇膏、口紅等活動。「嘗到了贊皇大棗和蜂蜜,還體驗了人蜂互動的新鮮環節,真是大開眼界,不虛此行,以後有時間我還要來贊皇玩兒。」上車前,不少嘉賓笑著對記者說。
體驗觀光採摘 盡享田園時光
在松會村葡萄園區裡,渾圓飽滿的果實沉甸甸掛滿枝頭,一縷縷陽光透過枝葉縫隙,把架上的葡萄照得晶瑩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據了解,松會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日照長,屬於盆地型氣候,加上晝夜溫差大、土質鬆散等特性,為葡萄樹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園區內產出的葡萄,具有口感好、含糖量高、保鮮時間長等特點,備受人們青睞。
走進園內,早有嘉賓在品嘗新鮮的葡萄,欣賞田園風光。「趁此機會,好好品嘗品嘗自己親手採摘的葡萄。」嘉賓孫作海一邊自己動手採摘葡萄一邊跟記者說。來這裡玩一圈,不僅緩解了工作上的壓力,還能體驗農家生活,看得出他很開心。
松會葡萄採摘
「今年松會村是旅發大會的觀摩點之一,以此為契機,我們將葡萄園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現在葡萄園已發展打造出集葡萄採摘、葡萄酒自釀、田園燒烤、農家樂、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體系。」該村黨支部書記路振崗表示。
近年來,贊皇縣依託其特有的林果產業優勢,深度挖掘現代農業園區的生態休閒、旅遊觀光、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多種價值,著力發展養生體驗採摘遊、田園風情鄉村遊、生態農莊休閒遊,讓農業與旅遊業雙贏,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發展路。(文/李坤曉 杜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