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繁雜的家務佔據了我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時間,好在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各種智能產品能替我們「分擔解憂」。那麼,作為目前家居生活的剛需,掃地機器人也走進了大眾消費家庭,而且幾乎成了時尚白領家庭的標配。
目前市面上的掃地機器人價位從幾百到上萬不等,產品眾多,眼花繚亂,怎麼才能選到一款即智能,價格有合適的產品呢?經過多方對比,最終入手了這款「好看又能打」的浦桑尼克LDS M7掃地機器人。
浦桑尼克在掃地機器人的設計上一直處於行業的領先位置,對於這款LDS M7在整個產品線中屬於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為什麼這麼說?接下來我們從具體的外觀開箱細節到功能體驗,給大家一個直觀的產品分析。
外觀開箱:圓身材、簡設計
很多時候一款產品新穎的外觀就能吸引一大批客戶,浦桑尼克LDS M7在包裝設計上就屬於比較潮流的一種,第一眼看上去有點「神秘感」,漆黑中一圈白。
包裝盒的正面是產品的LOGO及產品型號,一個圓圈我的理解就是機器人的外觀。頂部設計有提手,方便搬運或者作為禮物送人。
來一張配件全家福,分別是水箱、充電座和電源、抹布兩塊,邊刷兩個,海帕一個。
對於水箱,這次浦桑尼克LDS M7的水箱容量達到500ml,可以完全滿足180m的房間進行溼拖,與塵盒一樣都是卡扣的安裝方式。
水箱底部是四個滲水孔,滲水均勻,實際的表現我們在接下來的實際場景體驗中為大家介紹。
塵盒組件,在底部有兩層過濾裝置,初級為濾網、其次為海帕。
如圖為水箱和塵盒,兩個可直接卡扣在如圖所示位置,更換方便。
抹布組件,對於抹布尺寸達到620cm,可以看到上下兩節抹布都是超纖維,但長短稍稍有點不一樣,好處是可以有效吸附各種汙漬。
最後配件,位於充電座正上方有一個信號發射區,當我們選擇回充時,能夠讓掃地機器人接受信號,找到回充位置,且兩個充電彈片有一定的回彈力,用於避免外力的撞擊。
那麼,充電座的細節部分,直接看上圖,背面是充電座的參數。底部有四個防滑墊設計,打開底部盒蓋,裡面有充電孔,同時盒底預留足夠多的空間,方便我們對多餘線材進行整理,在左右兩側都開有出線孔,該設計可以徹底對雜亂無章的電線說拜拜了。
來一張實際插電效果,感覺放在牆角還好,黑色並不與家裡的裝修相衝突,一般來說,放在牆角也不會佔用太大空間。
整個配件部分,感覺講的非常詳細了。接下來進入掃地機器人機身的細節說明。好不好看,用圖說話,浦桑尼克LDS M7在配色上選擇了黑和灰,圓圓的身材,正面沒有太多元素,其中雷射雷達和按鍵呈對稱設計在一上一下,側面一圈加有碰撞感應器,在遇到障礙物時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正面的面蓋採用翻蓋的形式,方便水箱和塵盒的更換。
其內,按鍵下面還卡扣的有一個小工具,一頭的毛刷可用來清理塵盒,另外一頭的刀片可用來隔斷纏繞在滾刷上的頭髮。
那麼,頂部的按鍵是一個大的集合鍵,上面的電源鍵標示:長按3秒可開機;短按可開啟全局清掃。下面是智能回充。
底部是LDS雷射雷達,可以快速精準的掌握全屋布局,生成地圖,讓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盡在掌握中。
相對應的,在機身一側還有紅外接收傳感器,可以接收充電座的信號發射。
該圖為滾刷的垃圾進置口。
底部為水箱的滲水口。
底部布局,如圖所示,左右輪和一個萬向輪,滾刷、四個懸崖傳感器和一個邊刷。
萬向輪可以360度旋轉。
左右輪有一定高度的回彈力,主要應對2CM左右的障礙物時可以輕鬆越過。
V形滾刷用卡扣的中掃蓋板固定,在這裡筆者覺得與其說該設計的好處,還不如在實際體驗中去見真章。(請繼續往下看)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LDS M7隻有一個邊刷設計,可以應付牆腳邊緣灰層和物體底部灰層。
全方位智能表現
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已經想迫不及待的見識一下浦桑尼克LDS M7的戰鬥能力。那麼,接下來我們從清掃能力,溼拖能力,清掃模式(內含APP介紹),防跌落測試、2cm高度障礙物跨越測試、噪音測試、自動回充等全方位的展示給大家。(實際展示會有一系列動態圖片)
1. 清掃能力
第一步是整個屋形地圖的生產,對於浦桑尼克LDS M7採用無線載波和雷射巡航雙定位,內置ARM9晶片,可以快速精準的生成房屋地圖。
大面積的細小灰層清理,從上面的動態圖中可以看到,在開機後,機器人會進入全屋清掃模式,可以在第一次機器人經過後,地面上的灰層基本上被清理。
而對於較大塊和集中的垃圾,浦桑尼克只需要走一遍就全部清掃完成。
茶几底部
電視櫃底部
特別是家中比較隱藏的地方,比如桌底、茶几底部,只要高度在94mm以上,掃地機器人都能實現清掃。
如圖為家裡的床底下,對於一些平常我們都不常或者打掃不到的地方,浦桑尼克LDS M7都能爬行進行清理,相對傳統的自己動手清理,還是要方便和到位很多。
對於邊刷,可直接看一下在清理的細節表現,對於物體底部灰層,邊刷都可以直接清理,對於搭載21150Pa的日本NIDEC電機,可以強有力的吸附各種細微灰層。
來一張清掃後的塵盒樣張,頭髮絲,瓜子殼等都被清掃在內。
2.清掃能力
首先是固定好抹布,將塵盒換成水箱。那麼,對於溼拖主要有有兩個二點大家需要注意一下,一個是溼拖的實際表現,比如拖完後地上有沒有斑點水珠,也就是是否拖的均勻;其次是水量的變化,是否可以滿足全屋拖,不過,中途我們也加了一個小實驗,對油汙的清理。
來兩張拖地後的實際表現,站在逆光區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已拖區域和未拖區域之間的對比,已拖區域溼度均勻且沒有水珠的滲出現象。
在地面上潑灑了油汙,在掃地機器人經過後,油汙被吸附乾淨。
那麼,水量變化計算,這裡我們進行了一個大致的估算,通過重量的變化來看看500ml的大水箱可否完成筆者家100m溼拖。初始狀態單水箱重274g,加至基本滿水時重645g,在完成20平米左右的房間溼拖後重為601g,在忽略其它如地板材質等因素外,要溼拖100平米的房間500ml的水量是完全足夠了。
對於溼拖表現還是挺令我滿意。那麼,一般的家居戶型,使用浦桑尼克就妥妥的了。
3.小坡度跨越
在家裝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的坡度變化,比如門欄或者地毯。對於浦桑尼克LDS M7在2cm左右障礙物跨越上表現會如何?
以家裡的門欄為測試環境,可以看到浦桑尼克LDS M7可以輕鬆直接穿過。
4. 高於2cm怎麼辦?
如果是高於2cm,或者高度差選幅更大,浦桑尼克就可開啟防墜落模式,在靠近邊沿處會自動退回到穩定區域。
5.噪音測試
由於有電機,在開啟掃地機器人後,是會有一定的噪聲的,那麼在環境噪音為45dB的狀態下,開啟掃地機器人後,在距離其1m左右的距離測試噪音值在65dB左右變化,基本上也是人體所能接受。
6.智能多樣,怎麼清掃你說的算(內含APP介紹)
對於一般的清掃,開啟設備後,LDS M7會先延邊沿對全屋進行一個探索,生產地圖後,在開始弓形的來回清掃。
不過這種清掃模式不是所有場景都適用,比如家裡有的地方有毛毯,或者有的地方不能去清理,又或者想隨時預約一個時間清理,這個時候就需要匹配APP進行更多智能化的管理。
常規做法,需要先下載APP,綁定添加正在使用的設備。
給設備添加網絡,配網時先將設備開機,然後再同時按住電源鍵和回充鍵3秒,聽到進入網絡配置模式才可點擊下一步。
正式進入主界面,在右上角有設置圖標,可以進行掃地機器人音量等常規參數設置,底部是菜單欄,主要包括:回充、開始、標準、更多。對於更多裡面又分為很多選擇,其中就包括了手動控制、延邊清掃、二次清掃、重置地圖,預約清掃等。
手動控制:通過APP可以實現掃地機器人前進、後退、左旋轉和右旋轉。
我們試著進行了全局清掃,基於無線載波和雷射巡航雙定位,內置ARM9晶片,可以快速精準的生成房屋地圖,可以看到浦桑尼克LDS M7對路線的十分精準,如上戶型與實際戶型完全一樣。那麼在智能清掃上,首先是客廳的延邊清掃,然後在小局部的面積中進行弓形清掃,清掃完成進行下一個區域清掃。
如上為局部清掃時來回的弓形清理。
且在APP中,還可看到生產的實時地圖,在其中還能看到機器人的清理路線和此時的定位地方。那麼,如果是有地毯的位置,我們可以設置為虛擬牆,最多可設置10個虛擬牆。同時在生成地圖後,可以指定某個地方進行清理,指那掃那。
7.自動回充
在進行全屋清理完成後,浦桑尼克LDS M7會自動進行回充,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人為回充,可以直接按設備上的回充按鍵,或者通過手機APP選擇回充。
自動回充一樣可以在APP上看到,可以在左側的動態圖中看到,自動回充浦桑尼克LSD M7會先有一個充電座尋找過程,最後與充電座接觸開始充電時APP尚會有正在充電的圖標。
回充時掃地機器人會會緩慢的靠近充電座,直到電源按鍵的顯示為紅燈閃爍,即完成自動回充過程。
選擇一款合適的智能掃地機器人無疑會大大減輕我們的家務負擔,而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產品,或許一款浦桑尼克LDS M7掃地機器人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