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後,婆媳關係是道坎兒,有多少夫妻都因隔代教育毀了

2020-09-04 沛澤媽讀心理



昨天帶孩子在小區樓下遛彎,遇到這樣一件事:3歲的亮亮買了一把新的玩具手槍,愛不釋手,一直拿在手裡把玩,4歲的小軍也非常喜歡,湊過去摸了摸,亮亮有些不高興,背過身去,不讓小軍摸,小軍生氣了,上去奪,亮亮拼命護住手槍,不鬆手。

見到兩個孩子爭吵起來,亮亮的媽媽和小軍的奶奶都趕了過來,媽媽問亮亮能否把手槍給小軍玩一下,「不行」,亮亮乾脆地回答。亮亮的媽媽便對小軍說:「你等一會兒,過會亮亮玩膩了,就給你玩。」

小軍的奶奶很不高興,甩下一句話:「一把破手槍,有什麼了不起的,回頭奶奶給你買。」說完便拉著小軍就要走,亮亮的媽媽有些尷尬。正巧,小軍的媽媽下班回來,看到了這一幕,就對婆婆說:「媽,您不能這麼護著孩子,玩具是別人的,不經過別人同意,上去搶就是不對。」

「你是親媽嗎?胳膊肘往外拐,我這當奶奶的護著孩子還不對了?」婆媳兩人爭吵了兩句,帶著孩子離開了。



看到這一幕,想起我不久前剛離婚的一個朋友說的一句話:「有了孩子之後,婆媳關係是道坎兒,邁不過去,夫妻感情就完蛋了。」據統計,在中國離婚家庭中,47%的夫妻離異是因婆媳關係造成的。

未有孩子之前,不少夫妻是與公婆分開住的,有了孩子之後,夫妻要上班,沒有照顧孩子,公婆往往會擔當照顧孩子的主力軍,婆媳在一個屋簷下相處,就為婆媳矛盾增加創造了機會,而隔代教育又進一步加劇了婆媳矛盾,這勢必會影響夫妻感情,夾在老媽和媳婦中間的男人,若當不好雙面膠的角色,夫妻矛盾就會上升,一旦婆婆牽扯進來,與兒子組成聯盟,夫妻關係很容易分崩離析。

隔代教育的癥結在哪

隔代教育,是指一些年輕家長或因自己的工作繁忙,或因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的矛盾可以存在於任何兩代人之間,只不過因為婆媳之間的特殊關係,將隔代教育的矛盾更加凸顯出來,並非是婆媳之間特有的矛盾,那麼,隔代教育的癥結在哪呢?這就要從代際關係說起。

代際關係是指兩代人之間的人際關係,通常一代指20年,但代際關係的兩代人,泛指老年人和年輕人,如家庭中的父母輩或祖父母輩與兒女、孫子女輩的關係。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環境的影響,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認知,老年人與年輕人因生理、心理、角色和社會地位以及社會經歷的不同,在行為和認知上定然會產生差異。

我小時候,比較頑皮,大人睡午覺,我就一個人跑出去玩,捉蜻蜓、捉知了,下河摸魚,媽媽害怕我發生危險,總嚇唬我,說外面有壞人,會被人抓去。直到現在,老媽在教育侄女時,還經常使用這一套,侄女就有些膽小。

我就非常反感媽媽這種教育方式,現在我教育自己孩子時,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嚇唬孩子,因為我學過教育心理學,甚至嚇唬孩子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多麼不好的影響。倘若我沒有接受這種教育,可能就會沿襲媽媽的教育方式,這叫代際傳承。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跳出代際傳承的影響,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減少因受上一輩人的教育影響到自己教育子女,這也是導致隔代教育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有的老年人喜歡給嬰兒把尿,可年輕人知道過早地給嬰兒把尿,有可能造成脫肛,可老人會說:「你們小時候不都是這樣嗎?不都好好的嗎?怎麼現在就不行了呢?」老年人會覺得年輕人事多,帶孩子將就太多。

隔代教育難題如何處理

隔代教育是一個難題的題,最簡單幹脆的辦法就是父母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不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周末帶孩子去看望老人,讓老人享受含飴弄孫的快樂即可,也減少了婆媳之間的矛盾。

但事實上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年輕人要工作,若生活壓力大,沒有錢請保姆,只能把孩子交給老人幫忙照顧,在這種情況下,要減少因隔代教育產生的矛盾,需要具備幾個條件:

第一,老人是通情達理的人

若老人通情達理,明白自己只是在幫忙照顧孩子,並不是教育的主力,那麼,他們在教育孩子時,就會以孩子的父母為主,不過多幹涉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更不會護著孩子,溺愛孩子。



對於這樣的老人,他們往往能夠聽得進去子女的建議,他們知道自己的育兒理念需要更新,也會和子女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樣的老人教育孩子往往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產生矛盾的概率也少。

第二,老人有一定的文化

若老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往往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子女可以給老人購買一些育兒類的書籍,讓老人與時俱進,在他們接受了新的育兒理念之後,就能理解子女的教育方式,與子女的教育方式會更加趨同,並能意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育兒方式,這能有效地減少隔代教育的矛盾。

若這兩者都不具備,且老人喜歡喧賓奪主,把自己擺在教育的主力位置上,且很多育兒觀念不正確,那麼,為了孩子著想,父母還是親自帶孩子為好,既保護了孩子,又減少了家庭矛盾。

總之,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適合帶孩子,另外,我們要明白老人是否帶孩子,是他們的自由,帶是情分,不帶是本分,父母才是孩子的監護人,不要用道德綁架老人,這也是家庭矛盾產生不可忽視的因素。


相關焦點

  • 教育,隔代是否如隔山
    ,或者婚姻問題而把孩子的生活、教育等責任全部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家,這些祖父母們成為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一般會出現幾個問題。 一、老人的過度溺愛容易造成孩子性格驕橫、任性,且自理能力較低。家庭教育中年輕人往往是在理性的角度來對待孩子,而老人們則往往會感性很多。
  • 隔代育兒問題本質是婆媳關係 對老人可"左耳進右耳出"
    網易教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隔代育兒是個老話題,特殊時期,祖孫三代長時間待在家裡,問題可能更加突出。因為孩子,每天都跟公婆吵架。管孩子,公婆不讓,說我管的不對;不管孩子,他們又跟你嘮叨孩子得管教。真是一秒鐘都待不下去!今天早上,孩子沒彈鋼琴,我正在那裡訓他,罰他彈雙倍的時間。公婆就出來了,說:「沒事沒事,一次沒彈能怎麼樣。」孩子一溜煙地跑回爺爺奶奶房間,氣死我了。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兩次了,根本不是愛孩子,是害孩子,他倆還不覺得!」
  • 有孩子後我媽更看不上我老公,避開婆媳關係,卻仍然糟心事不斷
    婆媳關係一直都是熱議的話題,不少女性在成為了母親以後,會對婆媳之間的矛盾更為介意,在這樣的顧慮之下,不少新媽媽更願意回到娘家坐月子,甚至選擇和孩子的姥姥、姥爺住在一起,開啟了新的隔代養育模式。次數多了小兩口心裡都有積怨,一次爭吵之後孩子爸也說出了自己的不痛快,「我每次想做點啥,媽又不放心,要在一旁看著,我還在做呢,她又說我動作太慢,哪又沒做對,直接就接過活去了。後來我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了,乾脆就她說什麼我做什麼唄,可她還是不滿意。我也不知道跟他們說什麼,我就只能看看手機,我也很不自在好嗎 ?」
  • 有多少離婚率是因為婆媳之間的關係導致的?
    婆媳關係導致的離婚率到底有多高?不管在什麼時候,婆媳之間的問題都是中國最重要的社會話題之一。根據調查,在中國離婚家庭中,有近半數的夫妻離異,是由於婆媳關係造成的。婆媳關係不好的原因:1、觀念衝突婆媳觀念不同就會有矛盾,確實有這樣一種婆婆,或是還有以前的老觀念,或不知出於什麼目的和心理,對媳婦百般挑剔,或者讓兒子推波助瀾。
  • 真正愛你的男人,攤上婆媳關係,都有3個特徵
    這樣不但不損害婆媳關係,還可以大大增進彼此之間的和諧度,讓媳婦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這是愛的體現,也是將自身的母愛溫暖傳遞到對方身上。很多時候,只有感覺到自己被別人在乎了,才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並且促進相互家庭關係正向發展。也許,這就是婆婆的智慧所在吧。
  • 婆媳因孩子教育問題相爭!隔代養育的煩惱到底如何破?
    最近,起點君看到這麼一則新聞:3月1日,安徽銅陵一女子因6歲孩子教育問題,與婆婆激烈的言語爭執。女子面對長輩的指責與孩子的哭鬧,滿心的煩躁無處宣洩,於是她順手拿起桌邊的水果刀,連扎自己胸口7刀,被緊急送醫。太令人吃驚了!
  • 問題不在「隔代教養」,而在家庭關係.
    很顯然的,100個家庭,會有95個家庭,是因為由爺爺奶奶來帶孩子。如果是由姥姥照看孩子,那麼上述問題會得到較好的解決,或者說問題也不叫問題了。比如同一個事情,姥姥追著孩子餵叫做「愛」,奶奶追著孩子餵就叫做「溺愛」。所以說,「隔代教養」容易引發家庭矛盾,深層次的原因,是家庭成員的關係本身存在問題,包括婆媳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 隔代教育的四種類型
    隔代教育的現實處境  趙增青是北京汾水文化傳播公司的職員,工作的性質決定了他每天東奔西跑,愛人在一家網站工作,也沒日沒夜。他們的忙碌並沒有因孩子的誕生而稍減。剛開始,孩子由保姆帶,被摔了一跤後,他的母親就心疼地非要自己帶。這樣,從2歲起,孩子跟奶奶一塊過,夫妻倆通常只在周末接孩子回家小住。  漸漸的,他們發現,孩子變了。
  • 老人該不該插手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有三大危害,父母要堅定立場
    「隔代教育」是許多年輕爸媽又愛又恨的問題。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夫妻任何一方辭去工作來全職育兒,都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畢竟要維持生計,掙奶粉錢、還房貸車貸等。近幾年,老人便成為了城市和農村帶娃的主力軍,隔代育兒的教養方式也已佔據了主流。上一代的教育觀念跟現代的育兒理念千差萬別,這就導致許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
  • 那些因婆媳關係離婚的夫妻,丈夫都在做什麼?說多了都是淚
    導語:那些因婆媳關係離婚的夫妻,丈夫都在做什麼?很多夫妻離婚,並不是二人的感情問題出現危機,往往是因為婆媳關係。結婚後,最應該搞好的就是婆媳關係,因為對於婆婆來說,媳婦就是外來人員,想要相處很好,真的很困難。
  • 請不要幹擾我教育孩子!不要讓「隔代幹擾」成為婆媳最大的矛盾
    都說「喪偶式育兒」最可悲,老公就像空氣,公婆不管不問,媽媽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過的比單親媽媽還可悲。然而,我今天卻看到了比「喪偶式育兒」更可悲的一幕。轉身對著媽媽說:「孩子小,你不會好好給她說嗎?非的惹孩子哭!」 媽媽回到:「孩子犯錯了還不能說一句嗎?他想躺地上就讓他躺!」 奶奶急了:「你們就知道批評孩子,我說了地涼別把我孫子給冰著了!小孩子一起玩哪有不搶東西的!」 「媽!你看這孩子慣的!請你不要再幹擾我教育孩子!」 一場媽媽批評孩子就這樣發展成了婆媳大戰!
  • 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的隔代教育
    這樣,從2歲起,孩子跟奶奶一塊過,夫妻倆通常只在周末接孩子回家小住。  漸漸的,他們發現,孩子變了。對他們越來越生分,而在奶奶面前卻活蹦亂跳。夫妻倆總結的教訓是,對孩子管得太嚴了。相反,做奶奶的無比寬容,一切順著孩子。    等到孩子上小學4年級時,與趙增青兩口子的隔膜越來越深。有事沒事總想往奶奶家跑。
  • 伊能靜婆媳關係堪稱「教科書」:融洽的婆媳關係,都有這3個共性
    親子教育專家張文珠說: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婆婆不夠好,是因為忽略她身上的優點。我們不妨把她們當成孩子,去尋找她們的優點並放大。而伊能靜在健身時,婆婆也會在一旁不斷的為她點讚,而伊能靜怕她無聊,也會為她找不怎麼難的健身運動,既達到了讓婆婆減肥的目的,有能讓大家彼此安心的自由活動。原來,融洽的婆媳關係背後,都有些「小心機」,不得不說,這婆媳二人情商都很高。
  • 隔代教育,就真的一無是處嗎?網友:未必!
    因為龔民出生後不久,父母就離婚,媽媽出門打工,把孩子交給了外公外婆來照顧。離異、單親、隔代,這三個詞撞到一起,大都是和不良少年有關係的。然而,因為龔民外公外婆的優良教育,即使是隔代教育,是單親家庭,這個孩子仍然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教育。
  • 女方:婆媳關係不睦,導致夫妻關係不和。書寫君:她們都愛你
    婚姻關係想要和睦,絕不僅僅只是夫妻之間的關係。其中,婆媳關係一直是夫妻關係中的一個難題。那麼,如果解決婆媳關係的矛盾,這是考驗一個丈夫的能力,對此,書寫君卻認為從本質上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很困難。
  • 隔代帶娃,婆媳因帶娃問題吵架,門外的丈夫進退兩難
    當許多婦女不結婚時,她們擔心將來如何處理婆婆之間的關係。雖然仍然有很多婆婆和兒媳相處融洽的例子,但仍然有很多像敵人一樣的婆婆和兒媳婦打的雞飛狗跳的情況。 首先,讓您的丈夫在兩者之間扮演和解者的角色。因為您的丈夫是您婆婆的親生孩子,所以你指望你婆婆愛屋及烏的方式來對待你不太切實際,你也很難待他如母畢竟不熟悉的兩個人很多地方都不可能和諧,雖然有很多特例,但是面上的大家看的出,內心沒幾個了解。還有一點。如果您婆婆快要生氣了,當他看到兒子出來進行調解時,很可能會抑制他的怒氣。您會看到,大多數在婆家都擁有良好關係的家庭是因為丈夫是骨幹,因為他顧忌兒子的感受。
  • 隔代撫養很糟心,現在流行「隔代幫忙」
    我們常說,老人幫兒女帶孩子是情分,不幫是本分,然而真的置身其中,很多人都沒法處理好老人、夫妻與孩子這三者間的關係。我國約40%的離婚案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婆媳關係不睦因素。提前做好規劃如何帶孩子對這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決策,如果輕易來幫帶,之後又因瑣事中斷,很傷家人感情,容易使婆媳關係惡化。因此,在有了寶寶以後,父母與小夫妻好好溝通一下,交換雙方意見,包括如何照顧月子、如何帶孩子、帶到幾歲都提前商量。
  • 老人帶娃小半年,孩子變化讓人哭笑不得,隔代育兒的坑你踩過沒?
    但其中有些問題,也非常值得父母注意,比如娃的教育。 老人幫忙帶娃雖好,但隔代教育要注意 隔代育兒最大的弊端,就是老人溺愛孩子,這件事小李真的是深有感觸。 夫妻倆也意識到,孩子會說髒話肯定跟老人的教育分不開關係。小李的爸爸脾氣很暴躁,從小對他很嚴厲,也會經常罵他,蛋蛋的髒話十有八九是跟爺爺學來的。
  • 隔代教育矛盾多?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
    一定有人跟你說過:「千萬別讓老人進行隔代教育,矛盾多不說,還會毀了孩子」,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隔代教育真的不可以麼?在我看來,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建議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如果家裡老人具備這三類特點,請放心讓他們教育孩子,錯不了。
  • 那些因婆媳關係不好而離婚的夫妻,男人身上往往都具備這樣的特徵
    如果說兩個人戀愛,大可以就兩個人的感情考慮事情了,可是婚姻就不一樣了,因為婚姻中所涉及的,並不單單是兩個人了,還涉及到了兩個家庭,除了夫妻關係,最為關鍵的就是婆媳關係了。其實也有不少的家庭,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好,最終導致夫妻的感情的破裂,婚姻也就此瓦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