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速錄師風光的背後,是點點滴滴的努力
速錄,幫你記下多彩的生活。
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這段話一直是趙巾的座右銘。
在會議結束的時候,人們開始陸陸續續的離開會場,從擁堵再到稀稀散散。沒人注意到講臺旁還有一個人,正在對著電腦上的文稿仔細審查是否存在紕漏,他就是趙巾。鄭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北方城市給了他開朗又善良的性格,同時也成就了他現場速錄師的身份。
經常出入各種會議的他,總是拿著一個褐色的手提包,他總是對外說這個包裡面裝著的可是他「點石成金」的秘密。其實包裹裡面只是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個小巧的U盤。
初識速錄是在大學期間,在一次學校邀請名師講解中文速錄的會議上,趙巾第一次接觸到了速錄,長達2個多小時的會議接近尾聲的時候,舞臺的大屏幕上展示了一旁速錄師的記錄文稿,全場一片譁然。那一瞬間,羨慕、佩服的情緒油然而生,也正是在哪個時候趙巾下定決心要學習速錄。
剛開始自學的時候四個字形容「苦不堪言」,速錄之類的書籍太過專業化了。從沒接觸過這類型的趙巾一下子蒙了,後來在神鍵手速錄的老師指導之開始正式接觸速錄,通過系統性的學習速錄,加深了他對速錄的理解不再是只停留在理論上。期間遇到了很多困難,趙巾基礎打字速度雖然只是50字/分鐘,但是貴在堅持。手指不靈活?那就每天堅持做手指操來訓練手指;指法不正確?在老師的督促下一點點練直到手指形成肌肉記憶;擊鍵力度不穩?那就笨鳥先飛比別人加倍努力;再練習的過程中趙巾有想過放棄,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但是趙巾還是堅持下來了,他相信只要每天比別人付出多一點,那麼就一定能成功。
學成之後趙巾進入了一家速錄公司成為一名正式的速錄員,日常工作就是記錄公司承建的會議現場做記錄,第一次工作有前輩帶著,趙巾就像一個被大人帶上街趕廟會的小孩子,對一切都感到新鮮,會議開始就沉入高度緊張的狀態,知道結束後發現後背襯衫已經溼透了。第一個獨立記錄大型會議、第一次完成網絡直播會議、第一次在電視臺直播字幕、第一次影視作品「扒詞」、第一次見到名人大咖、第一次和省內領導處在一個會議廳……正是這一個有一個的第一次趙巾才成為現在的速錄大咖,從事速錄的這些年每一次都是彌足珍貴的會議。
趙巾說:「速錄真的改變了我的生活,最初的一個夢想,成就了現在的我,正是速錄,記下來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