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泰國小夥不會說中文,琵琶古箏卻彈得很6

2020-12-13 環球網

乘車穿行在泰國首都曼谷市郊一條幽深小巷裡,好幾次錯過了這家藏在老城區的中國樂器店。

走進小店,抄起一把琵琶試音,兩位客人似被一串音符驚動,倏然回首,目光炯炯……

中國樂器小店上演「快閃」

琵琶聲悠然響起,小店老闆一見這陣勢,立馬擺開古箏、備好二胡。

二人隨之默契地就座,鳴箏者嫻熟地彈出一段流水般的樂聲,微笑著示意素未謀面的記者跟上旋律。

一曲終了,平日冷清的小店又迎來兩位客人。互相點頭致意後,他們便把不同調子的竹笛排開,將琵琶調好,迫不及待地加入這段陌生的合奏。

「天弦」樂團成員在排練樂曲「雨碎江南」。

事後,記者才得知這幾位「身懷絕技」的泰國小夥竟無一會說中文

僅憑愛好,他們就在以西樂及泰式民樂佔主流的泰國學會了中國樂器。只有在節假日,他們才有機會相聚在這間「大隱隱於市」的小店……

當中國二胡遇見泰國胡琴

泰國華僑崇聖大學的一間教室裡,橫放著幾臺古箏和揚琴,牆上則掛滿了各式胡琴和琵琶。

神猜是大學音樂老師。他告訴記者,為了不叨擾小店,大伙兒平時主要在學校排練。

「天弦」樂團成員神猜在排練時彈古箏。

20年前,修習泰國民樂的神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古箏,便一下子對中國樂器著了魔。

起初,神猜只能從略通皮毛的一位泰國朋友那習得基本指法。後來,他幸運地跟隨一位在泰開班授課的中國古箏老師學習三年。老師離開泰國後,他仍不肯放棄,便找到這家曼谷為數不多的中國樂器店,希望繼續求學。

這一次,他沒有如願尋得古箏老師,卻結識了不會泰語的中國琵琶老師,還認識了一位同樣熱愛中國民樂並只能聽懂一點中文的夥伴吉迪普。藉助夥伴的簡單翻譯,他開啟了另一扇中國民樂之門。

「天弦」樂團成員吉迪普在排練時彈琵琶。

隨著接觸的樂器越來越多,神猜對中國民樂的鐘愛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他甚至會上網搜索二胡和揚琴的教程視頻,憑藉已有的樂理知識,研究中文視頻裡的每個技法。

琵琶的『彈』和『挑』與古箏的『抹』和『託』很相似,二胡的『滑音』和『揉弦』與泰國胡琴的指法有很多相通之處。雖然聽不懂講解,但我可以琢磨和模仿這些指法。」神猜說。

《大魚海棠》是「big fish」?

不太順利的拜師路上,神猜又陸續結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並組建了一支樂團,名叫「天弦」

他們當中有吹竹笛8年的攝影師,也有薩克斯專業、卻從小迷戀祖父手中二胡的大男孩,還有酷愛收藏並研究如何修理中國樂器的修車師傅。

「天弦」樂團成員巴克瓦在排練時拉二胡。

由於眾人時間難湊,相聚排練的時間尤其寶貴,聚首前的「功課」須做足。打開他們的聊天群,會發現大家都在不斷從各種渠道找到曲譜分享到群裡,還有人會把自己手寫的樂譜分享給同伴。

神猜告訴記者,由於看不懂中文,他們無法了解每首曲子背後的故事及其處理手法,只能請學中文的學生幫忙翻譯曲名以揣摩曲中表達的情感。

他們演奏過古風流行曲《雨碎江南》,卻只會念出「江南」二字的中文;把剛排練過的《大魚海棠》喚作「big fish」以便記憶;嘗試過名曲《瑤族舞曲》和《彝族舞曲》,卻總分不清瑤族和彝族的叫法……

「天弦」樂團成員在排練樂曲「雨碎江南」。

不過,在這群泰國青年看來,中國民樂的美跨越了語言和文化背景,有著說不出、道不明的韻味。

「泰國人很多都或多或少有中國血統。可能因為血緣相親,我覺得這些樂器演繹出的旋律非常親切美妙,像融入血液裡的密碼,讓人忍不住去探索。」琵琶演奏者吉迪普說。

相關焦點

  • 這群泰國人不會說中文 卻擅彈琵琶古箏
    ▲「天弦」樂團成員在排練樂曲「雨碎江南」。事後,記者才得知這幾位「身懷絕技」的泰國小夥竟無一會說中文。僅憑愛好,他們就在以西樂及泰式民樂佔主流的泰國學會了中國樂器。只有在節假日,他們才有機會相聚在這間「大隱隱於市」的小店……當中國二胡遇見泰國胡琴泰國華僑崇聖大學的一間教室裡,橫放著幾臺古箏和揚琴,牆上則掛滿了各式胡琴和琵琶。神猜是大學音樂老師。他告訴記者,為了不叨擾小店,大伙兒平時主要在學校排練。
  • 這位捷克青年不一般 中文說得溜,還彈得一手好琵琶!
    中新網4月12日電 據英國《華聞周刊》微信公眾號報導,當地時間4月6日,倫敦市中心的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會展中心內,響起悠揚的琵琶聲。琵琶的演奏者,是捷克青年Gregor Bauer,中文名博智。他因表現出色,在2019年「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英大區的比賽中,獲得特等獎,將代表英國賽區,前往中國參加全球複賽及決賽。
  • 中國姑娘在法國街頭彈古箏版《一剪梅》 外國小夥聽入迷
    中國姑娘在法國街頭彈古箏版《一剪梅》 外國小夥聽入迷 看女孩法國彈古箏現場 近日,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在法國街頭用古箏演奏《一剪梅》的視頻走紅,只見她身穿漢服,蒙著面紗,彈得路人小哥直接聽入迷,一動不動
  • 劉亦菲的低調少有人知,彈古箏彈琵琶,制香料學語言,活得真漂亮
    花木蘭這個巾幗英雄,之前也有很多明星飾演過,有趙薇版的美麗大氣形象,也有袁詠儀版的溫情剛毅的形象,這次劉亦菲再次出演,會呈現出一個怎樣的形象,這也是人們所期待的一點。迪士尼版《花木蘭》不僅在打造主演上花費了很多功夫,選擇的配角也是甄子丹、鞏俐、李連杰這些國際巨星,對於武術技能,語言轉化,都能得心應手。
  • 古箏學習,有這一篇就夠了
    當琵琶練習者還在因為左手按品不準、力度不夠、右手指法難以掌握而發愁時,古箏練習者已經能完整的演奏《彩雲追月》這類簡單的五聲調式曲目了。當然,任何樂器想要達到很高的水平,都需要下一番苦工。隨著古箏普及率的增高,想要在大批習箏學生中成為佼佼者,不光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也要有絕對的天資。
  • 從初學古箏算起彈的最多10首古箏曲
    NO.1《滄海一聲笑》 幾乎是每個初學古箏第一課就會彈的古箏曲,回家後至少炫耀一周這首《滄海一聲笑》,然後被「騙」去學古箏後才發現《滄海一聲笑》這樣彈才叫霸氣。
  • 別人不會告訴你,學習古箏以後會發生的6件事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古箏老師,喜歡和學習古箏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如果有關於古箏方面的問題可以給我發消息,對學習古箏的你一定會有幫助的,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別人不會告訴你學習古箏以後會發生的6件事。一,你剛開始學習古箏的時候不可能立刻就能把古箏彈奏的很好,不管你是學習哪一門樂器都是要從基礎開始學起的,古箏的入門很容易但是也不例外,你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練習,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學習,「堅持」這兩個字是學習古箏永遠不會變的真理,你還要明白,付出不一定立刻會有收穫,但是你只要堅持了就一定會有收穫的。
  • 如何練琵琶?怎樣彈琵琶練習曲?
    讓它能從根本上對彈琵琶有實際的效益。練習,多數時候很枯燥,但若能知其所以然,心隨境轉,就可以樂在其中,所謂「求木之長者,必故其根本」,因此別急著追求所謂境界,境界是需要技術來支持的,而技術的養成,則是透過不斷練習的積累。
  • 湃洱湖畔奏天籟 美國小夥擅古箏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孩提時代,美國小夥賈勒爾•巴頓(Jarrelle Barton)就與中國古典樂器古箏結下了不解之緣。時至今日,古箏成了他生命的核心。他從來沒見過古箏。在CD盒的照片的指引下,他試著用一個木製的茶盤和吉他弦來製作自己的「古箏」。「我做的樂器與古箏非常不同,」他說。「它很輕,很通風,聽起來音質也不太好。」巴頓和他的祖母住在一起,他請求祖母從網上給他買一個古箏。她同意了,但禮物是有附帶條件的:祖母當時對巴頓說:「這是一件昂貴的樂器。你必須好好練習。」事實證明,學習演奏這門樂器比擁有它複雜多了。
  • 樂器文化知識早知道:「十年笛子百年簫,千年琵琶萬年箏」是謠言
    古箏「千日琵琶百日箏」是指樂器學習的難度。具體是指學彈琵琶需要千日時間即三年多,學彈古箏要百日的時間是三個多月。當然了,學習任何藝術,都要下一番苦工夫,學習的年月更久,對樂器的掌握更嫻熟。網傳的說法有誇張之意,但是從側面道出學習任何事物都要持之以恆,歲月就是最好的磨練。
  • 琵琶適合自學者麼?
    琵琶,是民樂裡面最難學的樂器,有彈撥樂器之王的美稱。在很多琵琶老師裡流傳著一句話:十年琵琶三年箏。我去老師那裡上課認識很多同學,他們開始學琵琶,後來沒有堅持下去的從而轉去學古箏。琵琶的時間成本太高,很多人等不到那個時候。
  • 兼善中學開展中新文化交流 男孩彈琵琶直呼太難
    外國學生上中國音樂課 直呼琵琶太難彈    中國的音樂課是怎麼上的?帶著好奇心,新加坡文禮中學的學生和兼善中學的學生一起走進了音樂教室。課上,音樂老師用一首《歡欣的日子》歡迎了新加坡文禮中學的師生,而後又分別讓「小老師」介紹了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拉弦樂器等四大民族樂器。
  • 零基礎想學彈古箏曲,你可以從這5個方面開始!
    我要上年會表演美女阿佳:北京根據國家網信辦高級管理人員問:老師,我們單位要辦年會,要求我上個節目,我小時候小學學過古箏, 可是多少年不彈了,您能幫幫我複習一下嗎?還有6天時間?6天後,阿佳的手機截圖小美女新年聯歡會小美女一組,6歲到12歲,培養興趣,集體出演!
  • 杭州愛樂樂團音樂季之泰國公主「駕到」
    那些曾鄙視中國古樂的人們,其麻木神經也都敏感了起來,不斷談論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古箏能在泰國登大雅之堂的。有評論家認為古箏文化在泰國「崛起」出於「國家文化戰略」考慮,也是「為增進泰中友誼」而出現學古箏熱潮。不管如何,朱拉蓬公主道出所以,對古箏喜愛並非趁一時之興或淺嘗輒止,而完全出自內心的熱愛,甚至高度評價「古箏樂曲的確是美妙絕倫的仙樂,古箏勝過所有樂器」。
  • 現代國人所彈古箏不「古」 古法在日本得以保留
    現代國人所彈古箏不「古」 古法在日本得以保留 2008年11月17日 17:25 來源:楚天都市報 發表評論   箏最早起源於中國,然而現代國人所彈的古箏從樂器形制到演奏手法
  • 62歲泰國公主彈中國古箏,一旁男明星跪地上欣賞,聽得如痴如醉
    泰國王室與中國淵源頗深,從拉瑪王朝時起,君主就一直給自己取中文名,並用中文姓氏「鄭」。十世王朝的公主和王妃們也與中國有密切的聯繫,王妹詩琳通公主是一個可愛的中國通,王后蘇提達是華裔美女,就連身患血友病的朱拉蓬公主也對中國樂器極為感興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揚者之一。
  • 古箏高山流水多知音
    坐在沙發上的爸爸孫青是位公務員,鍾愛中國古典文化,想讓女兒有傳統的優雅氣質,家中客廳擺著古箏,經常是奶奶唱孫女彈,親朋好友做客時也會邀請小雨澤彈上一曲。    劉軍霞師從古箏藝術家曹桂芬,她經常一天的時間裡要分別單獨給7個學生授課,全天的日程排得滿滿的。    「在樂器培訓市場上有兩強,西洋樂學習最多的是鋼琴,民族樂器裡就是古箏。」
  • 給泰國公主當老師是種怎樣的體驗?
    常靜不像其他演奏家一樣,很多學生環繞在側,這麼多年她只有一個學生,就是泰國公主。2002年,常靜到泰國演出,泰國公主看到她的表演非常喜歡,希望邀請常靜做自己的古箏老師。「因為泰國公主身份特殊,我做她的老師是通過外交部委派的,一開始感覺就像完成一項任務,心裡想公主那麼忙,估計也沒時間練琴,不會學習太長時間」,但是結果大大出乎常靜的預料,公主這一學就是11年,而且對古箏的熱愛有增無減。常靜記得第一次上課時,公主拿出幾本在中國買的古箏譜子,讓常靜彈給她聽聽。
  • 古箏《琵琶語》林海作品 柔情似水 情愫如弦 教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琵琶語》古箏雙手版很多同學想學這首《琵琶語》雙手版在此要跟大家說明《琵琶相》專輯曲目:1 《踏古》 節奏感很強的非洲鼓作開場,極具新意及震撼力;2 《琵琶語》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 學會這4招,彈古箏頂呱呱!
    三招解決你的憂慮),可以邊看譜邊彈古箏,可是,當讓「脫譜」彈奏的時候,腦袋就會一片空白,這就是沒做好「背譜」工作。不管是剛學彈古箏不久還是學箏有一定時間,背譜的工作都要做好,它不僅是古箏考級(尤其是4級以上)必備技能,還是在舞臺上古箏演奏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