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宣城寧國市發生多起微信盜號案件。多名受害人向警方報案,稱其微信號無故被盜且被換綁手機號碼,微信零錢內的餘額及微信綁定的銀行卡內餘額被轉走,涉案金額千元、萬元不等。
疑團重重的微信盜號案
接到報案後,寧國網警高度重視,串並多起案件線索,反覆比較研判,卻難以找到切入點。網警詢問報案人,最近是否曾經下載過什麼陌生的APP,或者打開過什麼可疑的連結?多位受害人異口同聲地堅決否認,手機也沒有任何中病毒的跡象。
辦案網警感到十分蹊蹺,因為手機沒有中病毒,微信的安全機制又相對比較完善,換設備登錄微信需要手機驗證碼,微信帳號沒有那麼容易就被輕易盜取的。從技術上來說,不可能有這樣高明的盜號技術,在沒有驗證碼的情況下就盜走微信號。網警進而猜測是不是有其他人直接拿到了受害人的手機,於是反覆詢問。多名受害人經過認真回憶,終於陸續說出了一個共同點——他們的未成年子女都使用過手機上網課或者玩遊戲。除了孩子外,沒有其他人再接觸過涉案手機了。至此,通往案件真相的大門終於打開,微信號被盜肯定與孩子使用手機有關係。
暗藏陷阱的免費遊戲坑
網警分別找來受害者家的孩子進行詢問,主要是近期是否有將父母微信的帳號密碼告訴別人,這些小朋友們經過猶豫後對網警說了實話。
原來,這些孩子們都曾經使用過父母的手機玩**榮耀。玩遊戲時,看到聊天欄裡出現了一行消息:「**榮耀皮膚免費領,加QQ」。小朋友們年幼無知,看到有「免費領」的遊戲皮膚十分高興。添加了騙子為QQ好友後,騙子就會一步一步誘導小朋友,讓他們提供登錄遊戲的微信帳號和密碼。於是,小朋友們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將父母的微信帳號和密碼告知對方,並提供了手機驗證碼。
騙子登錄了受害人的微信後立即就會將該微信號的綁定手機號換綁成一個虛擬手機號碼並且轉走微信內的餘額。部分小孩子由於害怕,即使發現父母微信被盜號,也不敢跟父母提起這件事。導致這些受害人以為自己微信無緣無故被盜,紛紛到公安機關報案。
目前,相關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類似案件多發,務必提高警惕
近期受疫情影響,全國絕大部分學校、教育機構採取網絡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學,上傳打卡的任務很多。為此,很多家長不得不把手機和微信權限交給孩子。在這種形勢下,相關詐騙也呈現多發態勢。
網警提醒:
上文講的案例,主要是通過在遊戲內發布免費領取福利或遊戲皮膚、金幣等信息方式,誘惑他人提供微信帳號、密碼和驗證碼等信息。除此之外,還有木馬病毒、刷單詐騙、 直播打賞、冒充班主任、同學騙錢等大坑,等著涉世未深的孩子們去跳,千萬要當心啊!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