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自貢市富順縣獅市鎮馬安村的苗仙湖柑桔現代農業園區基地,一個山頭連著一個山頭,一片田野接著一片田野,全部都是鬱郁蔥蔥的柑桔林,樹上結著黃澄澄的果子。微風吹過,一陣醉人的清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好一幅豐收景色!這是富順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中心務實創新推進園區建設結出的「碩果」。
近年來,富順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中心緊扣四川省委、省政府「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高定位、高標準、高起點規劃現代農業園區,在「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三個環節上下足功夫,園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提升。2019年,富順縣苗仙湖柑桔現代農業園區成功創建成為省級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市級唯一現代農業園區。
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富順率先在自貢市設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中心,建立完善「園區管委會+促建中心+國資平臺」推進體系,成立省級園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園區建設。調修全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總規、詳規,出臺《現代農業園區4+3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政策,加大招商引資、標準基地建設等扶持力度。今年,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農業園區「總園長」、縣政府縣長和分管副縣長分別為創建國家級和省級園區「執行園長」的工作推進機制,全力加速現代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加快園區基地建設
富順投入資金3.5億元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實施土壤改良,組建農機專合社,開展信息化建設,建成高標準農田1.5萬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達2.06萬畝,灌溉率99.55%,機械化耕作水平達97.65%,農業綜合信息化水平達71%。引進海升、德康等龍頭企業入駐農業園區,建成「柑桔+生豬」種養循環基地7000畝,示範帶動標準化建設。
同時,利用省級園區專項培育資金1000萬元,整合中省41個村專項扶貧資金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資金1309.5萬元,在獅市鎮馬安村注冊成立威馳股份制公司,在園區新建標準化柑桔基地2100畝,改建基地1200畝,連片標準化柑桔基地面積達7000畝以上﹔公司第一年按每畝100元管理費支付馬安村,以後按2%提取管理費,其餘收益按入股村股金多少分紅。截至目前,園區建成標準化柑桔基地1.2萬畝,年產量1.26萬噸,產值1.386億元﹔建成生豬養殖單元16個,年出欄2萬頭(含散養),年產值6600萬元。2019年,園區總產值達2.83億元,其中主導產業(包含一二三產業)佔比96.65%﹔畝均產值達1.12萬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26.89%。
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富順圍繞產品加工、冷鏈物流、休閑旅遊等打造三產融合的柑桔全產業鏈。在現有柑桔包裝廠、冷藏庫基礎上,新建果品預冷庫2座、柑桔商品化處理生產線2條、凍庫2座,園區柑桔等農產品預冷率達81%。
在此基礎上,培育柑桔觀光園1個、民宿客棧5家、星級農家樂2家,帶動實現旅遊產值1300萬元﹔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個,通過合同訂單、二次返利等利益聯結模式,帶動農戶面達80%以上﹔培育縣柑桔協會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社會化服務覆蓋面達68%。引進自貢柳溪小鎮農牧開發有限公司,發揮其親民票價及前期積累的客戶市場優勢,打造以無動力設施樂園為主的自然環境及課程項目,為周邊地區的孩子們提供一處具學、玩、吃、住為一體的研學自然教育基地。據了解,2020年,園區實現二三產業產值6910萬元,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2.2萬元,同比增長39.87%。
突出科技品牌打造
目前,富順正在建設四川省首個「鄉村振興數字化運營中心」。該中心建成後,將對富順縣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特別是對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發揮全方位、數據化、視頻化、實時科學、前瞻精準的指導和服務作用。
與此同時,堅持科技引領。與中柑所、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設立科研基地1個,引進新技術、新品種7項,良種示範2000畝,園區良種覆蓋率達100%。強化技術推廣,開展肥水一體化、生草栽培等技術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9人。園區新型職業農民村民小組達100%,新技術應用率達98.5%以上。加快「富順柑桔」區域公共品牌打造,發揮「清谷田園」「枝純」等柑桔品牌帶動效應,「世英」綠色商標使用率100%。組織參加西博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大型會展,2020年園區品牌農產品銷售額達1.86億元,佔園區銷售總額82%。
探索協同支農機制
為有效解決現代農業園區內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富順藉助四川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和省農行開展金融產品創新,試點「強村貸」,探索構建財政金融協同支農機制。在試點工作中,富順設立200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及新型經營主體擔保貸款,槓桿放大20倍。並與四川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農行富順縣支行合作,通過政擔銀三方互動,為園區內起步早、發展質效好、綜合風險小的村集體組織提供「強村貸」,破解融資難題,打消產業業主顧慮,持續助推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富順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中心副主任肖祥富介紹,園區內的獅市鎮緊緊依託園區建設產生了良好的綜合效益。該鎮圍繞「柑橘+生豬」主導產業,以種養循環為特點,連片推進柑橘產業基地建設,以一產業帶動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該鎮大力發展柑橘種植業。全鎮柑橘種植面積約2萬餘畝,其中高標準全程機械化柑橘產業連片核心區1萬畝,年產塔羅科血橙、春見約2.4萬噸,產值達1.4億元。推行種養循環配套生豬養殖,建成德康生豬標準化養殖單元6個,在建標準化養殖場11個,年出欄生豬2.5萬頭,年產值4500萬元。加快農旅融合發展,藉助苗仙湖現代農業示範園打造精品旅遊線路,著力發展鄉村特色旅遊、親子遊,舉辦美食節、採摘節等多種活動,年接待遊客1萬餘人次。
而位於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的馬安村,借力農業園區建設,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來的省級貧困村蛻變成為市級四好村、美麗宜居鄉村和省級四好村、治理有效村、鄉村振興示範村。(劉丹、許鵬)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