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耿彩霞 楊繼盈/文圖 視頻 趙俊鴿剪輯
12月9日,一則「溫縣一中高三學生吃泡麵被開除」的消息在社交網絡流傳。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該校高三女生在寢室吃泡麵,寢室長被開除,其他三人被學校要求買20箱泡麵公示。
隨後,記者聯繫上了溫縣一中進行求證,該校工作人員表示,網傳消息是「假的」,「我們沒有開除學生,也沒有學生因此被停課」。
12月10日上午,東方今報記者到溫縣一中進行獨家採訪,了解到該四名「違規」學生僅被扣除個人量化積分10分,預開除處理僅為警示學生。
【事實】預開除處理僅是為警示學生 方便麵當天下午已讓家長拉走
該校政教處範主任告訴記者,11月25日中午12點30左右,校寢管人員檢查學生就寢情況時發現,有四名學生在寢室吃泡麵,違犯了學校的就寢紀律。寢管處結合年級政教員聯繫家長,經溝通後,為起到對學生的警示作用,由家長購買了泡麵,於12月6日中午在寢室區域進行警示展示,寢管員為達到警示效果,又在黑板上書寫對違紀學生預開除的處理結果,當日展示結束後,方便麵由學生家長帶走。
「學校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學生在宿舍吃泡麵,針對此項規定學校通過班會、年級會對學生進行多次宣傳教育。但這幾個學生還是明知故犯,為了有效管理,我們才出此下策。」範主任稱,「因有學生不斷反映部分同學在寢室吃方便麵,味道非常大,影響其他學生休息,學校允許學生可以在餐廳、水房等通風的場所吃泡麵,但禁止在寢室內吃泡麵等有異味的食品,如果餓了,可以吃麵包,水果,喝牛奶等無明顯異味食品。」
當天,記者來到該校事發宿舍6號女生公寓。在該公寓樓一樓大廳牆壁上醒目的張貼著《寢室衛生標準》規定:宿舍只能帶水果、紙質包裝奶、包裝類蛋糕等食品,嚴禁帶飯菜、泡麵、方便麵等有刺激性味道的食品。除此之外,記者看到在每層樓的樓梯口處都放置有小黑板,上面也寫有「寢室內禁止吃泡麵,不允許帶飯菜、辣條等進寢室」等字樣。
「通告上連學生的班級、姓名都沒提,僅是為了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預開除。」範主任表示,沒有高質量的睡眠,就沒有高效率的課堂。學校的目的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讓其能精神飽滿地投入第二天的學習。
【教育局】「學生因吃泡麵被開除」不屬實「違規」學生僅被扣除個人量化積分10分
針對此事,溫縣教育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知「網傳溫縣一中學生因在寢室吃泡麵被開除」的消息後,教育局立刻成立工作組進行了調查。
經查,該校對違規學生並未作出「預開除處理」,而是依據《溫縣一中學生獎懲量化積分考核細則》對這四名學生作出「寫出紀律和成績保證書,扣除個人量化積分10分」的處分。網上所傳「學生因吃泡麵被開除」不屬實。
對於「校方要求家長購買泡麵進行展示」這一做法,溫縣教育局認為有失妥當,已責令溫縣一中以此為戒,強化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改進工作方式方法,處理好嚴管和厚愛的關係;要求溫縣一中採取多種措施,對此事件進行總結、反思,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全面整改,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校方】一切為了學生 請大家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
出了此事,校方也覺得很委屈。
「這件事兒的出發點是為了學生好,沒想到卻引起了有些網友們的誤會。很多知情的家長紛紛給學校打來電話,要求我們校方一定不能因為此事而放鬆了對孩子們的管理和要求。」溫縣一中校長朱瑞晨稱。
記者查詢溫縣一中官方微信號看到,近年來,該校以「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為目標,不斷創新辦學理念、嚴抓教學質量,實現了高考成績的穩步提升,有力地印證了辦學實力。學校先後培養出省文科、理科狀元各1名,焦作市文、理科狀元37名。2018年純應屆、純文化課一本上線649人,較去年淨增108人,一本上線率高達48%,藝術類特長生249人中有245人過本科A段,通過率達98%。
「我校全體教師職工一心撲在教學上,但針對此事,學校專門召開了學校中層以上幹部管理會議,要求各部門正視這個事件反映出來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要求在今後的工作中,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和程序辦事,重視家校合作的同時,更要注意工作方法,讓家校共同發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朱瑞晨說。
朱校長表示,下一步,我校將以此事為警示,進一步加強師生管理,落實工作責任,注意工作方法,在充分保證學生受教育權的同時,做好學生德育管理工作。我們懇請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營造更加優良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