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在輪笛聲鳴中,長江豪華遊輪「世紀天子」號從南京五馬渡碼頭出發,開啟南京-上海首班定期航程,填補我國長江下遊定期遊輪航線空白。
無論是發展旅遊還是推進產業協同,遊輪都是帶動效應極大的高端產業。江蘇發展遊輪產業,該如何加快破題?
優哉遊哉「遊」到上海
「世紀天子」號屬重慶冠達遊輪公司旗下,總噸位8040噸,船體全長126.8米,共有6層,載客人數306人。此次航行從南京始發,途經泰州、張家港、上海,是南京開往上海的首艘短途豪華遊輪,標誌著兩地長江遊輪旅遊進入常態化運營。
寧滬之間,兩個多小時車程,4天3夜是否太過漫長?南京退休大媽張藹華興奮地告訴記者,女兒在上海工作,自己已經去過多次,但每人花2000元和老伴在船上悠哉地「逛」到上海,還是讓她充滿期待。
裝修豪華的雙觀光電梯、五星餐廳、酒吧、棋牌室……「世紀天子」號堪稱移動的水上五星級酒店。 「海洋郵輪適合年輕人,內河遊輪更適合中老年人。」「世紀天子」號遊輪負責人黃雲介紹,當日班次遊客290人,其中65%是55歲至75歲的中老年人。
「作為一種獨特的出遊方式,在遊輪上舉行商務會議正成為會獎旅遊的全新選擇,受到企業客戶歡迎。」冠達集團副總裁、世紀遊輪總裁劉彥說,「世紀天子」號遊輪上有專業會議場所和配套,既適合會獎旅遊,還可舉辦婚慶典禮,提供遊輪、酒店、會議等一條龍服務。
「和長江上遊的奇險風景相比,下遊水域更開闊,沿岸經濟更發達,可以主打江南風情。」南京百川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吳少林對新航線充滿信心。
從「濱江時代」走向「擁江時代」
省旅遊局局長錢國超表示,打造「水韻江蘇」旅遊新形象,對「水」的挖掘還遠遠不夠。長江旅遊正是做好「水文章」突破口之一。
「遊輪是現代濱水城市高度發展的標誌性產業,具有低碳、綠色、時尚等特點,符合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南京市副市長胡萬進說,南京都市圈八市常住人口達3000多萬,發展長江遊輪旅遊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本月2日,南京市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入境旅遊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打造水上遊精品線路,推出長江遊輪旅遊產品,形成水上遊和岸上遊互動。「開通南京-上海遊輪定期航線,以遊輪為載體,以江為軸,水岸聯動,標誌南京旅遊由『濱江時代』走向『擁江時代』。」南京市旅遊委主任金衛東說。
謀劃遊輪經濟的不止南京,我省沿江各市紛紛研究促進遊輪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並著力完善沿江基礎設施,形成定位差異化、功能多樣化的碼頭體系,推動長三角旅遊市場協同發展。
3月13日,「水韻江蘇」長江黃金遊輪首航儀式在泰州核心港區貨櫃碼頭舉行,拉開泰州-重慶長江豪華遊輪遊的序幕,全年共安排22個航次,預計將有6000多名境外遊客來泰州遊覽。泰州還參與打造南京-上海長江豪華遊輪產品,並排定全年64個航次,預計吸引1.7萬名境內外遊客。
「發展長江遊輪旅遊,可以推動揚子江名城和港口名城建設。」泰州市旅遊局局長申強表示,長江豪華遊輪旅遊既可挖掘整合泰州大江、大港、大橋、大船特色資源,又利於發揮「旅遊+」功能、促進港口經濟及關聯產業提檔升級。
「要打破『長江旅遊就是三峽旅遊』的天花板。」重慶冠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彭建虎介紹,冠達遊輪計劃投資10億元,再造5艘遊輪,開發長江中下遊長期經營的產品線路。
遊輪產業發展仍在路上
做大做強遊輪產業,母港發展是「起點」。所謂「母港」,即需具備多艘大型遊輪停靠及其進出所需的綜合服務設施設備條件,為遊輪經濟發展提供全程、綜合的服務及配套。上海吳淞口碼頭主要面向國際郵輪,兼顧長江遊輪,而長江下遊的遊輪母港還是空白。南京目前是較大的停靠港,而母港經濟收益一般為停靠港的10倍以上,不過,由於港深和跨江大橋阻礙等原因,南京母港建設尚在規劃中,仍面臨不小的困難。
發展遊輪產業,造船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與長江遊輪相比,國際豪華郵輪已超出單純的船舶建造,向來被稱為世界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製造難度更大。
記者4月9日從海門裝備製造(豪華郵輪)高層次人才專題對接會上獲悉,海門瞄準造船產業鏈最高端,在長江之濱布局豪華郵輪製造產業。「推進海工船舶向豪華郵輪等領域轉型。」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一兵介紹,總投資200億元、總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裡的豪華郵輪產業園,包括豪華郵輪製造基地、郵輪全產業鏈配套產業基地、郵輪研發中心等基地和平臺。
由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承接的7400噸極地探險郵輪正在建造中,5年內,該公司還將陸續承接3.5萬總噸中型郵輪、3.68萬總噸中型郵輪和22萬總噸超大型豪華郵輪。
業內人士提醒,江蘇船廠造船體技術沒有問題,但內部裝修水平也要跟上。江蘇在遊輪建造領域不僅要攻克技術難關,更應深刻理解其文化內涵,加大產業協同創新力度。打造航線,建母港,造遊輪,對於江蘇發展遊輪產業,還需繼續破題。
記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