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李鎮宇正式加入拿鐵鐵器,成為拿鐵鐵器聯合創始人,取花名「鐵磁」。
李鎮宇是我國知名營銷人、探險家。他曾經在CCTV做過記者,奔跑在新聞第一線;在奧美中國做過資深策略總監,為數個國際品牌做常年品牌及營銷顧問服務;也曾任職漢能控股集團管理層,為我國新能源的發展與推進努力。
同時,他還是「李白跑地球」系列活動發起人、策劃人。
01
跑地球遭遇地塹與綁架
2018年2月23日,李鎮宇帶隊從北京出發,歷經433天,24000公裡,600個馬拉松,途經13個國家,從南極不間斷地跑到北極,完成了人類史上首次以跑步形式跨越南北極的壯舉。
活動的名字取自兩位核心成員的姓氏,李鎮宇和白斌。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中國人完成過這樣的挑戰,也沒有一個中國團隊策劃實施過此類項目,但「李白跑地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精神和力量!
李鎮宇(右)和白斌
然而李白團隊在跑地球過程中遇到過難以想像的困難與挑戰。
經過哥倫比亞和巴拿馬邊境時,路被一大片瀰漫著瘴氣的原始森林阻斷了。這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之一——達連地塹。
達連地塹中分布著大片熱帶雨林、沼澤地和河流,還有非法武裝和毒梟勢力長期駐紮其中。李白團隊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能從陸地上穿越這片森林。
最終,他們決定用劃皮划艇代替跑步,從加勒比海上穿越了達連地塹的緯度。
沒有電、沒有通訊信號,浩瀚的海面上只有皮划艇和在快艇上跟隨保障的團隊。兩艘小船像大海中的兩片樹葉,孤單卻倔強地向著夢想的方向航行。
2018年11月12日,距離美國邊境僅50公裡的墨西哥公路上,李鎮宇和白斌遇到了綁架。
當天早上,白斌步行熱身,起跑,李鎮宇駕駛一輛轎車在後——他們一向按照這樣的模式配合,看著白斌跑過去,李鎮宇開始做記錄,再開車向前追上白斌。
當時,他正在埋頭做記錄,一輛越野車在他左側靠了過來,車上有4個人,兩人持槍。李鎮宇立即啟動車子,踩油門衝了出去。歹徒別他車子兩三次未果,放棄追逐。李鎮宇立即跟隊友聯繫,趕往檢查站找警察。
他跟著一隊警察返回去找白斌,沿路搜尋了二三十公裡無果。
下午一點半,李鎮宇接到白斌電話,稱綁匪已經放了他,警察也在身邊。
據白斌回憶,他被帶進一個高牆圍城的院子,他不會西班牙語,英語也不流利,無論對方說什麼,他都只能回答NO。
如此糾纏良久,一位看似是匪首的壯漢用西班牙語交代下屬帶他出去,把他放了。
白斌很簡單地用「幸運」將這些複雜的過程一筆帶過。
重遇白斌後,李鎮宇(右2)率團隊與警察合影
02
跟跑地球比起來,這個事酷多了
在「李白跑地球」第100天的時候,歌手樸樹送來贈言:「早晚會像你們一樣酷!」
然而李鎮宇並不覺得這很酷:「說起來可能很俗,關於正能量,我們不缺說,缺的是去做。從南極跑到北極是一次行勝於言的行動,用一群人的行動去詮釋什麼是堅持。」
他在最初與人講起他們的夢想時,直被人笑指痴人說夢,只有少數人懂得他們的力量。
李鎮宇與白斌相識於2016年6月,他用了半年的時間去觀察白斌,最後下定決心和白斌一起來做這件事,源於他看到白斌身上的一種「楞勁兒」,這種楞勁是成年人身上少見的簡單與單純,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許代表了偏執。
李鎮宇最近一次看見這種楞勁,是不久前,在拿鐵鐵器創始人邱小鋒身上。
李鎮宇(左1)與拿鐵鐵器創始人邱小鋒(右1)
2019年8月23日,在跑完地球的三個多月後,李鎮宇第一次見到了邱小鋒,那是在深圳深遠企業顧問集團的會議室內。邱小鋒本來與深遠集團的董事長杜建君早有交情,這次過去是希望得到杜老師的點撥,在拿鐵鐵器的品牌與營銷方面指點一二。
李鎮宇作為深遠集團的品牌高級顧問,與杜老師一同在會議室裡聽取了邱小鋒對拿鐵鐵器產品及品牌的介紹。
邱小鋒在美的工作了十多年,離職創業前是美的廚房事業部產品總監。他講到,創業初始,他為了深入研究中國用戶用刀習慣,曾背著磨刀石10個月去了10個城市,免費為1000多位社區重度用戶磨了1000多把刀。
邱小鋒(左1)在社區與用戶交流
李鎮宇被這件事深深觸動了,他直言當時看到小鋒的眼裡有團火,並堅信這團火能讓他堅持做這件事很久很久,乃至一輩子。
支撐「李白跑地球」的核心精神力量就是堅持,這種堅持是團隊面對這一年多裡路上可能發生的所有不確定、所有孤獨和寂寞、所有挑戰需要的堅持。
李鎮宇認為,邱小鋒的「堅持」是絕無僅有的。觀察白斌尚且用了半年時間,但李鎮宇主動提出加入拿鐵鐵器團隊,那是幾乎沒有考慮的事。
03
這一群人很純粹
在深圳會面僅僅一周之後,李鎮宇親自來到論刀樓——拿鐵鐵器團隊辦公地,見到了拿鐵鐵器的幾位聯合創始人。
拿鐵鐵器創始團隊(從左至右):鐵榔頭、老鐵、鐵哥們、鐵磁、鐵木真、鐵帽子王
這一次給他的訝異程度,絲毫不遜於第一次見到邱小鋒的時候。「這個團隊每一個人都很純粹,大家都是實幹型的,沒有一點矯揉造作。這是奔著同一個目標而去的團隊,實在很難得。」
「老鐵」嶽卓林,是拿鐵鐵器的副總經理兼生產總監。他家裡住得遠,白天跟五個人擠在一個辦公室裡工作,晚上行軍床一攤開,這個小小辦公室就成了他的睡房。
老鐵內心有一股強大的韌勁。在早期找供應商資源的時候,基於對產品品質的保障,老鐵在供應商的廠子裡整整呆了一個月。每一件準備出庫的零配件他都一一親自驗貨,即使有1%的瑕疵都要求工廠返工或重做。
那時由於品牌剛起步訂單量少,工廠對於每一個細節都修改的話成本太高。老鐵不便太強硬要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廠裡按照他的修改做。工人沒權改,他就找車間主任;車間主任不行,他就找經理;經理不行,他直接去了廠長辦公室。就這樣,廠裡的人自下而上他都找了一遍。
一天晚上,廠裡的製造負責人在微信給老鐵發了一段話:「我做了三十年工廠,你們是第一個讓我佩服的客戶。深知國內品牌不易,尤其是中國製造的不易,用你們這種執著的精神想不成功都難。」
老鐵打動工廠的事跡被作為案例在穀倉學院課程上講解
「鐵榔頭」邱向陽,是產品研發總監。他對產品開發有著天然的鐘愛,經常拉著其他團隊夥伴討論產品開發細節。這一討論起來,有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凌晨一兩點甚至通宵實屬家常便飯。
拿鐵鐵器團隊在論刀樓上進行會議
在研究中國重度用刀用戶長時間用刀後手指長繭的解決方案時,鐵榔頭為了得到更真實的測試效果,自己模擬真實用刀場景足足切了半個月的胡蘿蔔。
最後他發現解決問題的根源不在於刀本身怎樣對手產生保護,只需要降低切割時的摩擦力即可,就這樣他設計出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的「助力坡」。
「鐵木真」尋永恆,是銷售總監。曾經有過跟跑地球如出一轍的經歷。
2009年暑假,仍在上大學的鐵木真與幾位好友一起,從昆明出發,用半個多月時間騎行到正在災後重建的汶川等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災區出一分力。
一路上,他們住過十幾塊錢一晚的青年旅舍,在派出所借地方打過地鋪,跟流浪漢一起睡過天橋、垃圾站……一起出發的好些夥伴受不了提前退出了,鐵木真成為少數堅持了一路並騎回出發地的參與者。
鐵木真騎行留影
「鐵帽子王」黎耀騰,是市場總監。作為創始團隊唯一一位90後,他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告學專業。當他向同學、朋友說起自己在「賣菜刀」這件事,一直得不到他們的理解,甚至被他們嘲笑。確實,「賣菜刀」這件事對於90後來說,實在是太不酷了。
但鐵帽子王並沒有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幾乎每天他都會在朋友圈裡分享在拿鐵鐵器工作的點滴,逢年過節還會給所有微信好友群發宣傳海報,一有時間就會邀請朋友上論刀樓煮茶論刀,有時還會在論刀樓上主持直播。
鐵帽子王在論刀樓上主持直播
這一切一切看起來,實在是太不90後了。但慢慢地,朋友們都開始理解並支持他的事業,會給他的朋友圈點讚,給他發的海報提建議,組織一起觀看他的直播……鐵帽子王認為,這件事雖然不酷,卻很踏實。
04
象徵性的0.1%股份
1999年,時任Investor AB 大中華區高管的蔡崇信遠赴杭州考察馬雲的創業項目,與馬雲相見恨晚。回到香港後,蔡崇信毅然辭掉了年薪70萬美元的風投事業,跑到杭州加入了當時阿里的草根創業團隊,擔任CFO,月薪500塊人民幣,締造了中國網際網路圈一段傳奇佳話。
作為中國知名品牌專家,李鎮宇主導著幾家上市企業的品牌營銷工作,他的諮詢顧問費用都是數十萬乃至數百萬元起步。
然而在論刀樓上看到了拿鐵鐵器幾位純粹的創始人和聯合創始人,聽到他們的故事,李鎮宇就像發現了金子一般興奮,當即提出希望加入這個團隊,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實操經驗、人脈資源等等協助拿鐵鐵器的品牌工作。
拿鐵鐵器的創始團隊對於李鎮宇的青睞十分欣喜,但當時誰也沒有發話。作為創業公司,拿鐵鐵器拿不出可以匹配李鎮宇身價的報酬。
然而這方面李鎮宇早就想到了,從他下定決心要加入進來的一刻起,他就沒想過為了錢,就像發起跑地球這件事一樣。他純粹是欣賞創始人鐵哥們這個人,以及他們的這個拿鐵的團隊。
「我什麼都不要,只需要象徵性地給我0.1%的股份就可以了。」說完他又補充道,「啊還有,我下個月結婚,給我鍛造一套中華家刀。」
幾位聯合創始人都被他逗笑了,笑他的幽默,笑他心思縝密。
李鎮宇跑地球時留影
李鎮宇曾經在跑地球時撰文:在和平年代,人們對於危險經常沒有直觀的感知和概念。
不是我們有多無知或者無畏,而是我們只要在路上,這一切就無可避免,既然已經在路上,並且明確地知道目標在哪裡,那就繼續吧,何為無問東西?而勇氣也絕不是膽子大,而是遇到困難後依然對著目標前進的堅持,我們始終會快樂地奔跑在路上,至於還會發生什麼?明天會怎麼樣?我們不去想!
因為未知,所以出發!
李白跑地球的口號是:熱愛熱愛的。這是一個普通跑者的夢想,也是一個平凡人的執著。美好的事物永不消散,只要你足夠熱愛與堅持,總有一天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