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一般是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很多人都會認為「霜降」的時候就會有霜,其實這是不準確的。
「霜降」只是一個節氣的名字,這個時節的氣候特點是早晚氣溫比較低,中午氣溫比較高,而且秋燥比較明顯。這個時節還沒有到「降霜」的時候,如果要出現霜還得到深秋的時候。所以說這個「霜降」和我們平時看到的「白霜」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霜降之後,冷空氣開始南下,全國大部分地區逐漸進入深秋。
霜降時節,植物逐漸失去生機,自然界越來越蕭條,不過這個時候也有幾樣特別的習俗美食,我們也不容錯過!
1,柿子
要說進入深秋,什麼果實最紅火?那肯定就要數柿子了,柿子是深秋特有的一種水果。這個時節的柿子掛在樹上就像一個個燈籠,一般柿子在樹上能待很長時間,等到樹上的葉子都掉光了,它還會在枝頭掛著。家裡的老人都說霜降之後的柿子才好吃,軟軟的甜甜的,有的可以入口即化。
在泉州地區就有霜降吃柿子的習俗,「霜降吃柿丁,不會流鼻涕」,意思是霜降這一天吃一點柿子,可以預防感冒咳嗽,因為柿子有清熱潤肺,鎮咳祛痰的功效,所以適量的吃一些柿子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
但是柿子屬涼性,不易空腹食用或者過量食用。另外吃柿子的時候一定要去皮,柿子皮中的鞣酸物質會引起腸胃不適。
柿子不僅能生吃,而且還可以做成柿子餅,這個柿子餅可不是把柿子壓扁的那種,而是用柿子泥加糯米粉做成的一種小餅,香糯可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柿子不易儲存,一般過了這個時候就沒有了,喜歡的朋友不妨多吃一些。
2,蘿蔔
在山東地區,有句諺語叫「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其實這也不算是霜降習俗,這應該是霜降時節的農事活動。這個時候的蘿蔔已經成熟,又嫩水份又多,但是晝夜溫差大,很容易把蘿蔔凍傷,所以要及時收穫。
我記得小時候,會跟媽媽推著小車去園子裡收蘿蔔。蘿蔔有很多種類,白的,青的,紅的,還有紅心蘿蔔。蘿蔔需要從蘿蔔纓上掰下來,蘿蔔拖回家,蘿蔔纓挑選一些準備醃鹹菜。
回到家之後,我媽會把蘿蔔放到灶房的草堆裡,這就是我們一個冬天的蔬菜。蘿蔔可以做成很多好吃的,蘿蔔卷,蘿蔔包子餃子,蘿蔔餅,蘿蔔丸子等。水嫩的紅蘿蔔還可以做成涼拌蘿蔔絲,清爽開胃。
涼拌蘿蔔絲做法也比較簡單,紅蘿蔔刨絲用鹽醃出水,擠出水分,裡面加醋,糖,生抽拌勻,再撒一些香菜末或是青辣椒。這道菜清脆爽口,卷餅配饅頭都好吃。
3,鴨肉
秋天是吃鴨子最好的季節,這個季節的鴨子肥而不膩,肉質鮮嫩。俗話說「補冬不如補霜降」,鴨子性涼味甘,非常適合秋天吃,去秋燥,潤肺養胃。
霜降吃鴨子,是很多地方都會有的習俗,各地口味不同,吃鴨子的方式也不一樣。南京的鹽水鴨,北京的烤鴨,四川的麻辣鴨,上海的八寶鴨,杭州的醬鴨,每一種吃法都讓你流口水。
4,賞菊
霜降的時候,也是菊花盛開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舉行以菊花為題材的活動。喝菊花酒,菊花茶,吃菊花餅,這裡的菊花餅是一種形狀像菊花的面點,而不是用菊花做的餅。菊花因為味道有點苦,所以人們用它來泡酒泡茶,起到去火清熱的作用。
5,送芋鬼。
這個是廣東一些地方的習俗,這個用土塊或者瓦片堆成河內塔,裡面用乾草點燃,等到土塊或者瓦片燒紅之後推倒,用熱的土塊或者瓦片去燒熟芋頭,最後把土塊或者瓦片扔到村外。人們認為這樣能避兇免災,這種儀式就被稱為「送芋鬼」。
這個方式,讓我想起了我們小時候土堆燒紅薯,這樣燜出來的紅薯香甜軟糯非常好吃。
各地習俗不一樣,吃的節氣美食也不一樣,對於一些吃貨朋友來說,每一種都不容錯過!
各位小夥伴,你們那裡霜降有什麼習俗嗎?歡迎大家分享留言!
喜歡一姐文章的請點個讚、關注一下、也可以分享!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謝謝!
(圖片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