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O酷獸,怎麼聽起來像是日文發音的kaijyuu,那麼這是日本品牌嗎?不是,是嘉合勁威所代工的一個品牌,狗東有售,包含了內存條和SSD的產品。
對於這款酷獸CUSO SATA SSD,容量上有多種可選,自己選擇的這款是480G,提供了3年質保。機身厚度為主流的7毫米,適合筆記本、臺式機安裝使用,部分超薄筆記本也可以安裝實用。接口為SATA接口,無緩存設計,快閃記憶體類型呢?不知道,後面拆解確認。不過官方給出的順序寫入和讀取性能分別為400MB/s和450MB/s,估計也就是QLC了,但實際的性能表現會如何呢?畢竟244元能買到480G的SATA SSD,已經相當於0.5元/G,價格上已經很便宜,問題在於能對的上這個速度嗎?
先來看看主控的部分,不是群聯也不是慧榮,而是來自國產主控聯芸Maxio MAS0902A-B2C,在七彩虹的SSD上也見過這款主控,主控採用GlobalFoundries 14nm製造工藝,支持AgileECC2糾錯、SLC緩存、虛擬分區恢復等特性,當然個人更感興趣的部分是這款主控在性能上已接近SATA 6Gb/s傳輸速度的理論極限值。
PCB正反面共4顆快閃記憶體顆粒,標識的字母是PF29F01T2ALCQH1,查詢到的資料是Intel原廠3D QLC顆粒,也就意味著單顆容量為120GB,QLC顆粒的SSD自己倒是第一次使用,加上國產主控晶片,不知道性能表現上會如何。
那麼直接實際安裝體驗,搭配的是Intel平臺,整機配置為intel i7-9700K+主板為微星Z390 Gaming Edge AC刀鋒版+十銓VULCAN Z DDR4 3200 16G套裝+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70 Vulcan X OC 8G+安鈦克P120機箱。
平臺的測試環境為WIN10 X64 專業版,版本號為 1903,系統為WINDOWS原版,未進行任何優化。
CUSO SSD 默認沒有進行格式化,需要手動進行格式化分區的操作。格式化前會有兩種磁碟分區形式格式可選,這裡直接選擇的exFAT格式,CUSO SSD 480G在電腦端實際看到的存儲容量是447.12G。
接下來再談SSD的讀寫性能。軟體的部分選擇了CrystalDiskMark V 6.1.0(簡稱CDM)和AS SSD Benchmark。這裡選擇了4G進行三次測試,選擇三次數據中順序寫入數據最低的一組,這樣會更有參考意義,不過三次的測試數據並不會有太大的數據差異。順序讀取性能為560.8MB/s,順序寫入性能為500.8MB/s,遠高於官方標稱的數據,另外可以發現4K相關的表現上比較出色。
再來看看AS SSD Benchmark的結果,參數設置上選擇了3G,順序讀寫性能分別為504MB/s和472MB/s,4K欄位對應的數據結果較為一般,但是在4K-64隨機上要表現出色,尤其是寫入上達到了597.64MB/s。
再來搭配FastCopy進行實際讀寫性能上的對比,分別選擇了大量圖片、多個視頻和多個壓縮包進行測試,其中F盤位CUSO SATA SSD。
先來看看空盤下的性能表現。視頻的部分總共11個文件,體積為2577MB,從D盤寫入到CUSO SATA SSD的傳輸性能為456.9MB/s,這個速度上表現還不錯。
從CUSO SATA SSD到E盤的傳輸性能為527.1MB/s,高於上面寫入的數據。
再來看看壓縮包的部分,數量為8,體積為7950MB,從D盤寫入到CUSO SATA SSD的傳輸性能為450.7MB/s,速度上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
從CUSO SATA SSD到E盤的傳輸性能為530.6MB/s,速度上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
最後看看多張圖片的表現,一般來說此部分的數據會相比於上面的視頻和壓縮包有明顯下降。圖片總共是1632張,體積為3620MB,從D盤寫入到CUSO SATA SSD的傳輸性能為273.6MB/s,速度上出現明顯的下降。
但是從CUSO SATA SSD到E盤的傳輸性能卻提升到了492MB/s,與前面視頻和壓縮包的數據較為接近。
下面用一張表格進行總結,CUSO SATA SSD 480G整體的表現就是讀取性能高於寫入性能,但差異上不是太大,實際的讀寫性能上可以達到官宣的數據水平。
前面也有提到,CUSO SATA SSD無緩存設計,參考同類型的SSD來推斷,一般也就是在30G或50G寫入時不會掉速,那麼CUSO SATA SSD的表現如何呢?空盤狀態下直接跑個50G試試掉速情況。從實際的情況來看,讀取性能上波動幅度不大,能夠基本維持在530MB/s,寫入性能上在36G左右的時候出現掉速,由450MB/s降至了50MB/s。
在來看看剩餘空間100G下的讀寫性能。同樣選擇4G,CDM的順序讀取為561.2MB/s,順序寫入性能為482.8MB/s,相比與空盤下的數據,讀取性能未變,寫入性能略有下降,4K相關數據未見明顯下降。
AS SSD這裡將參數部分選擇了5G,順序讀取上為503.89MB/s,順序寫入上為475.04MB/s,相比於空盤下的性能沒有太大的變化。
那麼再來看看HDD Tune Pro下的文件基準測試結果,同樣是設置文件長度為50G,讀取性能變動幅度依舊不大,寫入性能上則在6G左右出現明顯下降,最終速度穩定在60MB/s上下。
作為一款採用國產主控以及Q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入門級SATA SSD,價格上相比於同類產品有一定的優勢,在實際的讀寫性能上也相對較為出色,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用戶接受度如何,畢竟大部分人還是會對QLC顆粒持觀望態度,這麼看來三年質保時間感覺短了些,還是有必要提升到五年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