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提倡科學,很少聽說有人去遷墳,但是在過去,甚至是古代,遷墳這種事看起來就比較正常了,因為過去的人們都比較相信風水,尤其是逝者的墓穴。
過去的人們普遍認為逝者的墓穴能夠影響著家運財運,甚至是後輩子孫的命數,所以有很多人在發達之後,就會去找風水先生,算出一塊風水寶地,順利遷墳,也有部分人在認為自己「倒黴」的時候,也會找風水先生算上一算。俗話說得好,窮搬家富挪墳,也許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但是也有老人會說「十遷九敗」,為什麼呢?因為祖墳是逝者的安詳之地,遷墓的話就必須要掘墳,這樣也會驚擾了逝者的「休息」,也是對逝者的冒犯。那些發達之後就去遷墳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成功全都仰仗祖宗的庇佑,自己發達了自然也不會忘了祖宗,覺得這是祥順的做法。
但遷墳可是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最講究時機,古人將清明節定為破土修墳的時間,但是如果真要遷墳,最好還是要選擇在清明節來臨之前,好讓逝者在清明節當天能夠「入土為安」。開始之前首先要擺案上香,祭祖燒錢,虔誠地禱告遷墳的原因、遷到哪裡,對於先人的屍骨一定要仔細擺放整齊,萬一有遺失,也要去找出來,避免對後背的肢體關節帶來傷害;也要非常注意墳地人員關係的位置,以免造成子孫的「淫亂」現象。
在行動的過程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首先必須要由主家有決斷能力的人隨同地師一起去選擇遷入的地址;地下黃色土質是比較好的;千萬不要由螞蟻,因為螞蟻會吃掉死者的骨肉,是非常不利的;也忌見棺上加棺;忌有寒風洞,可以用蠟燭來驗證;在墓坑穿好後,要「暖坑」,就是用多層黃紙鋪到墓坑下平面上,用硬幣壓到黃紙上,用松香沫撒到黃紙上並點燃,意味著後輩盡孝心之意等等。
遷墳規矩實在是太多了,過去的人對於遷墳十分謹慎,錯一處都是不行的,現在的過程也簡化了不少,不過自古以來都是講究入土為安,如果沒有發生變故就去遷墳,讓逝者在地下也不得安寧,對後輩的影響也不會好的。不過話又說回來,沒有具體的科學依據,屬於迷信,還是要看你願不願意去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