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窮人的發家致富都難上加難,從眼界到能力培養,都比不上富人的投入。
最要命的是:我們,沒有試錯的資本。
富人一旦失敗,也許會遭受許多打擊。但就算回家待著,車子房子還在,總還有再博的機會。
而草根的創業,往往是一次性的。不會連吃飯的傢伙也賠上還要做。
平民創業與資本家創業有何不同?成功的大佬和失敗者的區別又是什麼?
今天,就來嘮一嘮窮人創業的血淚史。
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我們談大佬發家,「憑著一腔熱血,誓要將這番事業做大給眾人瞧瞧」往往是一段恢弘事業的開端。從下往上爬的人,往往心生出一份「狠勁兒」。
除了自己別無依靠,不狠狠心,哪有往上爬的膽氣。
好在現在是人人皆可「創業」的時代,鋪天蓋地的微商宣傳,各個平臺都充斥著想要帶貨的人群。像極了當年淘寶剛興盛的繁榮景象。
從前的人利用地域隔斷,把東西從原產地拉到其它地方賺差價。如今利用信息不對稱,也還是有人把阿里巴巴進的商品,放到淘寶上賣。只是如今,更為封閉的朋友圈和小紅書等平臺,更適合帶貨。
產品自帶些新奇感,牌子越小眾,越不易查詢,貨源越不穩定,生意就越好做。好奇的顧客不清楚有沒有其它購買渠道和價格,通常也不會考慮那麼多。
大佬也有做這類生意起家,多半做得還比一般人好。只是他們下水,往往只是為了掙第一桶金。
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但沒有這第一桶的資本,就做不成生意,更不要說創業了。
微商固然機會多多,但同時被浪拍死的微商不多麼?也多,但我們讚嘆微商從業者的毅力與勇氣
諸如四季優美這樣的微商公司,能從2014微商初始階段,成長到今天,已成為相當規模化的公司
如果趕不上浪頭,確保不了穩坐釣魚臺的進益。那麼比大多數人多看一步遠,就更重要!
草根創業這份狠勁是志氣,也是決心。
二、跪下去是為了站得更穩
韓信歷來都是一個讓人嗟嘆的人物。
他要幹一番大事業,即使窮得吃不起飯也要背著一柄劍。
他不願殺無賴,為了等到在戰場上功成名就的機會,他寧願從別人的胯下鑽過。
輸不起,是每個草根的痛!
如果資金雄厚,誰不想大幹一場。
可我們缺乏的經驗和技能太多太多。甚至比起缺乏經驗,更糟糕的是我們對感興趣的創業方向存在大量的盲區,連基本的認知都很難建立。
2000年前後,有很多人去創業做電商。他們其實並不比劉強東笨,但就是做不成。
要知道,當時還沒什麼線上支付的用戶,物流配送更是要從零建起。
在沒有任何契機的情況下去撬動一個市場,失敗幾乎是必然的。
對草根青年創業者來說,最忌的就是追求全面,或是追求完全自我創新,對別人的成功模式不屑一顧。
絕大部分草根創業,開頭不要先想著創新、理想這些大道理......你首先最重要的是,一定一定,要先想辦法活下來不可!
只有活下來,才能夠想未來。
除了資金之外,對行業的熟悉、商業規則的了解、產業鏈上下遊的認知、客戶需求的把握以及自身提供價值的定位,這些都是創業之前必須做的功課。
創業,意味著從0到1的試錯。
一開始應該什麼賺錢做什麼,這樣才能活下來。
跟緊能夠學習的領頭羊公司,先模仿再創新。
低人一等總是難受的,但為了站得更穩,就不要介意從別人那兒汲取經驗!
外行可能看到一個東西或產品火了,卻弄不清楚原理,而我們也不能淺顯地模仿。一般來說,只有在一個行業沉澱很長時間,才能挖掘這個行業的痛點。
許多創業的人,一開始是先潛入一家還不錯的公司打工,然後通過打工的累積摸清楚行業的狀況,掌握一定的資源後,再出來創業單幹。
由於已經掌握了行業先鋒的成功模式,就可以用成熟的套路迅速發展自己。雖然不一定成為翹楚,起碼活下來沒有問題了。
雖然創業者各有各的死法,但跑偏了一定死的更慘!
三、伯樂不常有,千裡馬也不常有
還是韓信,自認為有將才,甘心從底層做起。
可項羽識不出他的才能,劉邦也將信將疑。等韓信27歲,劉邦也被蕭何勸了半天才肯用他。
草根創業,最希望遇到一個知人善任的投資人或合伙人。
可伯樂不常有,千裡馬也不常有。
創業是在構建一整個系統,沒有說補上某一塊短板就一定能活的道理。前輩死掉的坑千千萬,能活下來的路才對我們有價值。
要跟著跑得快的人,發掘自己的潛力,一個好老師遠重於伯樂。
而成為能人,遠比成為一個天才靠譜。
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雖然編程技術一流,卻是個社交苦手。他向同樣身為極客的肖恩·帕克尋求幫助,學習著資本世界的規則。
對於創業合伙人來說,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那個能引導你的人,或許稀缺,但我們仍需耐心尋找。
許多加盟店鋪,正是以商業上的幫助為賣點,迅速招徠自己的合伙人。畢竟對草根來說,本身的階層與經驗,就限制了結交到商業人士的機會。
為了幫助自家餐飲學員創業,專營餐飲教學的王森教育集團也一再邀請餐飲界大牛為學員解惑。並邀請多年餐飲創業經驗的行業顧問茅雷雷擔任文創餐飲品牌總監。
茅雷雷是創過業的,自己創業,拿著資本創業,帶著團隊創業,摸索了一條極高成功率的創業規則,對於想要自己創業的學員,會安排畢業前先到公司文創品牌孵化基地門店試運營三個月。「嘗試是不可避免的,一開始就自己創業成功率極低。很多人缺乏的不是初步的啟動資金,而是初步的試錯資本。」
他要讓一個創業者明白,「創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要不斷以最小的代價不斷試錯。擁有資源資本去試錯固然好,甚至資源或資本本身也能成為競爭的勝出點。但此類思維模式不屬於草根創業者,因為大多數人是沒有投資公司的資源的。
知道自己缺乏什麼,我們尚可以展開學習。不知自己需要什麼,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