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編覺得挺好搶的,華為mate40系列正式售賣的第一天,在線下專賣店搶到了。
不過還是有一點小曲折,本來定的是mate40 Pro+,店員說那就要等,只有mate40 Pro,那就要要綠色素皮後蓋、512G版的,店員說也沒有。店裡只有黑白兩色256G,且加價300,打包碎屏險,於是就買了黑色的。之前的P40 Pro在抽屜吃灰,mate系列用起來還是好啊。
閨蜜是在華為商城搶到的。她第一次搶是看到商城廣告,點進去看,到點就開搶,剛好沒幾分鐘就到了,時間一到,馬上點進去,顯示排隊中,幾秒後就跳到支付訂金界面,非常順利,買的是mate40 Pro,8+256G黑色版本。不過她之後每天在官網搶mate40 Pro+,搶了5次,全部失敗。
總結就是在華為商城,第一秒點進去,mate40 Pro白色和黑色都比較容易,而mate40 Pro+就很難。
當然網上也有好多人說網上搶華為手機就是耍猴,那小米K30至尊版還有K30S至尊版,哪個不搶?
其實華為也不容易,國外受制裁,國內友商還得不停的找水軍發帖子黑。就納悶了,高通也制裁小米了嗎?聯發科也制裁小米了嗎?是驍龍865不管夠,還是天璣1000不管夠啊?為什麼這兩個機器都要搶啊?是怕黃牛拿嗎?性價比高的利潤少的就得搶,標價貴利潤高的就隨便買?
據現在網上消息講,大概只從臺積電獲得了800~900萬顆。而這個級別的機器一向是華為的旗艦系列,旗艦系列一般出貨量會在1000萬臺往上的數量級。而且麒麟9000這個晶片除去用在手機上之外,還會用在比如平板電腦以及榮耀系列的對應機型上,可想而知800~900萬顆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暫不談華為mate40系列手機怎麼樣,先想一下華為mate系列以後的路,面對晶片斷供,華為可以能在其他廠商能隨心所欲發布手機的時候,自己一部也生產不出來。眾所周知華為對於研發是很重視的,可是要讓大眾都嘗到研發的果實不僅僅是投入財力那麼簡單了,華為現在完全可以研發下一代mate50,可是有什麼用呢。有錢買不到晶片,只能憋在自己手裡。
另外都是商人都要賺錢嘛,何必這麼黑華為呢。之前同事守了半月了,小米這兩個機子一個沒搶到。我同事難道也是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