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出國留學的門檻越來越低,這不僅僅是中國特有的現象,整個世界都變的富裕起來,從一個國度跑到另一個國度無論是方式還是價格都變的越來越令人容易接受。接踵而來的一個現象是留學生的年齡開始變得越來越小,前年大火的電視劇《小別離》完美的詮釋了這一現象和趨勢。
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儘早融入西方環境,當孩子小學畢業後就送出去國外留學。中國家庭選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會比較多,很多國家都要求學生在未滿18周歲以前不能申請住校,同時需要有監護人,這也就推動了這些國家寄宿家庭產業的出現和繁榮。很多送孩子出國留學並且需要找寄宿家庭的中國父母都了解,孩子出國留學除了學習的開支外生活的開支也很大,像美國寄宿家庭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價格自然也不一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那麼對於需要寄宿家庭的人來說,會覺得找寄宿家庭很貴;可是反過來,寄宿家庭會覺得自己很賺錢嗎?
下文寫的是加拿大一個寄宿家庭主人的心聲,有需要找寄宿家庭的家庭可以了解一下國外寄宿家庭是怎麼想的?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區公校教育局(YRDSB)開設了一個項目,負責給國際生聯繫當地的寄宿家庭和監護人。教育局對留學生的收費為每人每年超過3萬加元(1加元=5.2542人民幣),但付給寄宿家庭為每名學生每個月900加元。
據CBC報導,萬錦市陳女士(Lily Chen)通過約克區教育局,為高中生提供家庭寄宿2年,2017年11月之後不再提供此類服務。陳女士說,一開始覺得能幫國際學生安頓下來挺好,但後來發現並不容易。最困難的,是給青少年買足夠多的營養食物,尤其是男孩。物價在漲,教育局付錢又少,她要為寄宿孩子支付所有費用,包括食宿費和網絡費。教育局一年收大約3萬元,每月只付給她900加元元,她覺得自己簡直成了廉價勞動力。
陳先生(Ken Chen)和母親同住,他通過教育局該項目,為兩名國際生提供家庭寄宿剛6個月,但他也表示,正在考慮是否繼續做下去。教育局付給陳先生的費用是每個學生每月900加元。「我們不想幹了,」他說,「入不敷出,不值得再做下去。不過,我覺得很對不起這些學生,因為我們相處得很好。」此外,教育局還要求陳先生做學生的監護人,並給他發電郵稱,這是對所有寄宿家庭都適用的強制性程序,如果他繼續不肯做監護人,2018年6月以後,他就不能繼續為學生提供寄宿服務。
約克區教育局向CBC提供了學校的國際學生人數,但不知其中有多少學生通過教育局找到寄宿家庭和監護人。2017~18學年,學校的國際學生總數為2,655人,比2014~15學年的1,582人增加了68%。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國際生的家長,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