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類別設置
基於事業單位不同招聘崗位對人的能力素質有不同要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公共科目筆試分為綜合管理類(A類)、社會科學專技類(B類)、自然科學專技類(C類)、中小學教師類(D類)和醫療衛生類(E類)五個類別。
綜合管理類(A類)主要適用於事業單位中以行政性、事務性和業務管理為主的崗位。
社會科學專技類(B類)主要適用於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
自然科學專技類(C類)主要適用於事業單位自然科學類專業技術崗位。
中小學教師類(D類)主要適用於中小學和中專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
醫療衛生類(E類)主要適用於醫療衛生機構的專業技術崗位。
二、公共科目設置及測評內容
1.公共科目名稱
綜合管理類、社會科學專技類、自然科學專技類、中小學教師類和醫療衛生類五個類別筆試的公共科目均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為客觀題,全部以選擇題形式考察;《綜合應用能力》為主觀題,除C類中有個別選擇題外,其餘全部以文字形式在方格中作答。
2.考試時間及分值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考試時限為90分鐘,滿分為150分。
《綜合應用能力》考試時限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兩科總分除以三,最後轉換為百分制,再與面試成績一起根據各地方不同情況,按照比例進行核算總成績。兩個筆試科目用一上午時間全部考察完畢,中間不休息。這也是對工作中有些時候需要連續作戰做好準備,考察一下參考人員是否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三、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科目特點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是事業單位聯考考試當中新出現的科目,它脫胎於公務員考試中的《行測》,但卻依據事業單位的特點有了自身特色。那麼這門科目到底是什麼?考什麼?小編為你徹底解惑!
事業單位聯考將公共科目筆試分為五類,分別為A:綜合管理類、B:社會科學專技類、C:自然科學專技類、D:中小學教師類和E:醫療衛生類,統一考核《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兩科。而根據類型的不同,儘管同屬一科,內容也會有所區別。
下面是五類《職測》各自的模塊佔比(以2016年事業單位筆試為參考依據)。
事業單位筆試(職測)
事業單位筆試(職測)
分析:
從分值而言,雲南省考《行測》滿分200分,雲南事業單位《職測》滿分150分;
從考試時間而言,雲南省考《行測》考試時間120分鐘,《職測》90分鐘;
從試卷難度而言,《職測》難度相對較低。A類《職測》內容與《行測》最為接近,B、C、D、E類均出現新題型,對此應重點關注。
四、綜合應用與傳統科目的區別
1.與申論的區別,主要表現為以下六個方面:
(1)適用範圍:《申論》考試面向公務員,考查社會共性問題,比如教育改革,更多側重考核考生的政治敏感度,對政策的把握,屬於方向性。而《綜合應用能力》考試面向事業單位,考查考生在某一領域內、專業性更強,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處理具體問題。
(2)考查能力:五大基本能力是相同的。但《申論》側重於整體性,是政策和方向上的,《綜合應用能力》會考察到具體角色,側重某一領域的某一件事情的處理。
(3)考試題型:《綜合應用能力》考試包括除了《申論》中基本題型外,還增加了校閱改錯題、認證評價題、科技文獻閱讀及科技實務題等。
(4)材料呈現:《申論》一般是一個長材料,然後考核小題和大題,而《綜合應用能力》一般是幾個短些的材料,每一個材料後邊有一道或兩道小題或大題。《綜合應用能力》當中的B、C兩類材料要求專業性更強。
(5)答題難度:申論側重於考查政務熱點和焦點問題,材料相對集中。《綜合應用能力》由於材料較少,出題更靈活,考核範圍更加廣泛,這也給了考生更多的發揮空間,所以難度更大一些。
(6)解題思路:《申論》側重對材料的掌控,強調細摳材料,從材料中找答案。而《綜合應用能力》在立足材料的基礎上,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作答。《申論》強調抄材料,而《綜合應用能力》在多數時候沒什麼太多可抄的東西。
2.綜合應用與公共基礎知識的區別
公共基礎知識考察知識面的廣泛度,有的地方全部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考察,有的地方在選擇題後面會加一道綜合寫作題。而綜合應用的考察是以主觀題為主導,考察的是思維形式。
備考指南
一、角色代入,機關思維
了解機關工作的基本流程、各種角色的職能職權,培養辯證思維、抽象思維、發散思維、問題思維。
二、強化訓練,夯實基礎
通過大量習題,反覆訓練,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培養機關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積水成海,積土成山
素材積累: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積累事件素材,並且關注相關人士的分析角度和深度。詞句積累:通過閱讀政府新聞、經典的優秀樣文,積累作答過程中的規範用語,標準措辭,行文邏輯。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運用。